想了解河南醫療,一定要關注本號
長年無休,每篇都是精選
“微信公眾號金水路7號站”
2025年特別關注欄目第294-2期: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信息稱,近日,經法國巴黎國際標準刊號ISSN中心批復,由該院主辦的英文期刊《ESOPHAGEAL CANCER》(中文譯名:《食管癌》)成功獲批辦刊。
據悉,該期刊由河科大一附院院長高社干擔任主編,消化腫瘤內科一病區主任賈瑞諾擔任執行主編。該期刊為季刊,將聚焦食管癌基礎研究、臨床診療、轉化醫學等前沿領域的。
![]()
讀到這里,很多人會困惑,什么是英文期刊?等于SCI嗎?
這不是一個概念。大多數SCI都是英文刊,但是需要達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為SCI。
SCI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1957年創辦的引文數據庫,后來發展為科技文獻檢索與引文分析平臺,其核心合集包含SCIE(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A&HCI(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ESCI(新興期刊引文索引)四大期刊索引。
美國、英國、荷蘭的SCI期刊數量排名全球前三,分別為5923、4625、1383本,中國大陸的SCI期刊數量為514本。
上海現有英文科技期刊約60本,其中SCI期刊33本、Q1區(影響因子排名前25%的區域)期刊35本。
但是按照中國的管理規定,一本雜志能不能在中國發行出版,必須具備兩個刊號,國際刊號ISSN和國內刊號CN。
如果只有國際刊號,而沒有國內刊號,是不能在國內出版發行的,也不被萬方知網等國內數據庫收錄。想進入國內,需要通過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自然,職稱晉升和一切湊數的都不認。
中國的醫生護士發文基本是為了晉升職稱和評選,這就導致既不是SCI國內又不能湊數的英文刊面臨稿荒,沒有高質量的文章,就很難有加入SCI的可能。惡性循環。
還有個短板是缺少專業的英文編輯,大部分是大學的英文老師兼任,英語老師和英文編輯不是一個概念。
鏈接:
閱讀量超過5000的文章
10月
9月
說明:本文為今天第2次推送,為區分,加了-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