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度,上海土地市場降溫趨勢還會持續,對部分房企而言,又到了“撿漏”時刻。
中房報記者 付珊珊 上海報道
臨近年末,上海土地市場的整體熱度有所下降,但核心區仍誕生新“地王”。
10月20日,上海2025年第八批次土地出讓(以下簡稱“土拍”)正式開拍,共推出6宗地塊,分布于徐匯、靜安、楊浦、寶山、松江五個區,起始總價約185億元,最終地塊全部成交,3宗地塊溢價成交,3宗地塊底價成交,共攬金198.77億元。
此次土拍共吸引了約20家房企參與競拍,顯示出上海樓市的韌性與活力,參拍企業中,多數為央企、國企以及本地城投平臺,但也不乏濱江集團這樣看好上海市場的民營房企。
在中指研究院上海數據總經理張文靜看來,上海本輪土拍持續釋放優質地塊,結合9月出臺的“好房子”建設新政,此次出讓地塊具備較高開發潛力。但同時,此次土拍整體溢價率維持在15%以內,說明市場熱度在趨于平穩。
對此,一些市場人士分析稱,當前樓市環境復雜,一些房企拿地預期也趨于謹慎,且臨近年末,不少上市房企出于業績考慮會保存現金流,不輕易出手拿地,而這反倒給一些資金充裕的房企提供了“撿漏”機會。
上海核心區地塊單價再破紀錄
此次土拍中,最引人關注的非徐匯濱江地塊莫屬。該地塊從一上架就吸引業界關注,因為該地塊起始樓板價就達到13.5萬元/平方米,只要成功出讓,就鎖定了板塊新“地王”。
從競拍信息來看,該地塊吸引了3位競買人,分別是中海地產、保利發展以及招商蛇口、西岸集團、濱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其中,中海地產、保利發展、招商蛇口都是上海土拍市場的常客,其中中海地產前9月在上海拿地金額達到了324億元,招商蛇口同期拿地金額也超200億元,保利發展拿地金額為139億元,均位居上海拿地金額榜前列。
濱江集團算是此次土拍中相對新鮮的面孔。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濱江集團首次布局上海。 濱江集團的大本營在浙江,尤其是杭州的土地布局占比較大,也被稱為“杭州一哥”。2017年左右,濱江集團曾重點布局上海,代表作有濱江公園壹號,但初入上海的濱江集團也遭遇了水土不服,此后布局的幾個項目最終都不了了之。
最近兩年,隨著房企布局區域逐漸聚焦,濱江集團也再次將目光瞄準上海。在2024年媒體懇談會上,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就表示,原則上2025年公司對不確定的城市要收縮戰線,但上海除外。據接近濱江集團的人士表示,從2024年起,公司對上海土地市場持續關注,一直在尋求一個合適的機會。
在此次土拍中,濱江集團與招商蛇口、西岸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參與了上海徐匯濱江地塊的競拍,但可惜,最終這塊地被中海地產以總價44.65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14.85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0%。這一樓板價也超越了綠城潮鳴東方創造的板塊“地王”紀錄,且僅次于徐匯天平路全國“地王”樓板價。
雖未能競得意向地塊,但濱江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上海是中國門檻最高的市場之一,后續還會繼續努力參加上海土拍。畢竟戚金興曾表示:“有實力的企業,進駐上海永遠不會遲。”
中海地產拿到該地塊也在不少業內人士預料之中。去年,中海地產在同板塊開發銷售的領邸玖序/玖章項目曾五開五罄,加上此前入局徐匯東安“地王”,中海地產持續深耕徐匯核心區域的決心很大。
靜安蘇河灣地塊和楊浦東外灘地塊也位于市中心較核心區域。其中,蘇河灣地塊是這一批次中起始總價最高地塊,起拍價70.96億元,共有3位競買人競拍,最終招商蛇口聯合體以總價77.37億元競得該地塊,成交樓面價81415元/平方米,溢價率9.03%;楊浦東外灘地塊是參拍房企數量最多的地塊,共4位競買人,包括中鐵建地產、保利置業、北京建工聯合體和越秀地產聯合體。最終,保利置業以總價26.12億元競得該地塊,溢價率14.69%。
市場趨于理性 拿地出現分化
當下,拿上海核心區地塊已經成了實力房企們的共識。
之所以出現這種競爭格局,主要還是因為在止跌企穩的整體牌面中,上海市中心豪宅的市場表現甚至超過預期。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上海萬科·高福云境推出25套新房,雖然套均總價均在1億元以上,但依然快速售罄,創造熱銷紀錄。不久前的金陵華庭,平均單價亦超20萬元/平方米,但認購率達到190%,開盤即售罄,一舉實現銷售額近百億元。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根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統計,2025年上半年,上海總價3000萬元及以上新房成交套數為1096套,觀察歷史數據,上海已連續兩年該類豪宅交易超過千套(其中2024年為1542套),此外上半年億元豪宅交易套數共計15套,這些數字說明頂級豪宅的購買力非常強。
對比之下,一些上海郊區地塊熱度相對較低,房企拿地出現分化。在此次所推地塊中,有3宗地因僅有一位競買人最終底價成交。其中寶山楊行地塊由金茂和寶冶聯合體拿下,松江新城低密地塊則是由國貿地產和松江交投組成的聯合體斬獲。相較于徐匯、楊浦、靜安這種絕對市中心區域,寶山和松江的市場預期稍低,拿地企業往往是對區域比較熟悉的深耕型企業。
徐匯華涇地塊雖然也位于徐匯區,但由于該地塊是集商、住、辦為一體的屬性,對開發商的資金和開發實力要求較高,所以最終也僅有一位競買人,起到托底作用。
目前,相比市中心高端豪宅,上海郊區新房去化也存在壓力。為了激活市場,8月底,上海再次打出政策“組合拳”,對外環外限購政策進行松綁,以進一步釋放購買力。政策也對市場起到了立竿見影的助推效果,有數據顯示,新政發布一周后,上海郊區的新盤成交量翻倍,二手房帶看增多。市場的止跌回穩也讓開發商們更有信心拿地,即使郊區去化存壓,但上海樓市整體韌性仍在,這也是臨近年末但上海新推土地均能成功出讓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