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后一次坐公交車是什么時候?可能連你自己都記不清了。
但現在,公交車已經悄悄變了樣,白天載人,晚上竟然開始送快遞了。
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
千萬級虧損成常態
說起公交車的現狀,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從2015年開始,全國城市公交的客流量就像滑滑梯一樣往下掉,平均每年減少2.8%。到了2022年,客運總量竟然不到2014年高峰期的一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想想20世紀末那會兒,公交車里總是擠得水泄不通,學生上班族擠成一團,每到一站都有人拼命往里鉆。那時候公交車可是城市的血管,特別是小城鎮,公交車就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唯一紐帶。
![]()
現在呢?許多公交車跑一趟下來,乘客稀稀拉拉,司機師傅開著空蕩蕩的車廂,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些線路甚至從"有站必停"變成了"響應式公交",很多站點成了擺設。
現在公交車每跑一公里要花5.7元,但票價收入只有3.2元,連成本的六成都覆蓋不了。你說這生意還怎么做?全國公交運營總成本超過2000億元,但票務收入根本填不了這個窟窿。
就拿幾個城市來說吧,成都公交集團去年營收11.23億元,看起來不少,但凈虧損1.08億元。蘇州更慘,營收才2.28億元,營業成本卻高達28.72億元,即便政府大把大把地補貼,最后還是虧了4864萬元。
![]()
這種虧損已經是全行業的普遍現象。于是,停運潮就來了。廣州一個月內取消了24條線路,北京2024年也減少了24條線路。一些中小城市更直接,河北保定、湖南耒陽等地都出現過大范圍停運,很多還在堅持公交出行的市民直接受影響。
公交司機這個曾經的"鐵飯碗"工作,現在也不香了。以前公交司機可是搶手的崗位,能干到退休,現在不僅工資發不出來,有些師傅甚至還得自己貼錢。這種情況下,誰還愿意開公交車?
![]()
多重夾擊下的危機
公交車為什么會混到這個地步?說白了,就是被時代拋棄了。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私家車,想走就走,不用等班次,也不用擔心擠不上車。網約車也越來越方便,手機一點就來,服務還好,雖然貴點但體驗好啊。電動車更是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便宜又靈活,穿街走巷都方便。
這些選擇一多,誰還愿意擠公交車?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上都不坐公交了。剩下的主要是老年人、學生這些對價格敏感的群體,但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根本支撐不起公交車的運營成本。
![]()
以前政府還能大力補貼公交事業,畢竟這是民生工程。但現在教育、醫療、養老這些剛需領域需要更多資金投入,財政資源分配的優先級發生了變化,公交車自然就排不上號了。
再加上燃料價格、人工成本、車輛購置和維護費用不斷上漲,公交企業的運營壓力越來越大。這些成本是剛性的,不可能說降就降,但收入卻在不斷萎縮。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傳統公交車真的可能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
公交車的自救
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頭,公交企業也不是坐以待斃。
南京的"公交+快遞"模式是一個例子。白天公交車正常載客,到了晚上,這些車就變身快遞車,利用固定線路和站點送貨。公交線路本身就覆蓋了城市的主要區域,站點分布合理,這不就是現成的物流網絡嗎?
效果怎么樣?南京的同城配送時間被壓縮到2.5小時,線路覆蓋60個站點,每天傍晚準時發車。原本第二天才能到的貨物,現在當天晚上就能送達。這不僅為公交公司開辟了新的收入來源,也提高了城市物流效率。
![]()
鄭州更狠,直接把閑置的修理車間改造成快遞分揀場地,租給順豐使用。這一招既盤活了國有資產,又獲得了穩定的租金收入,還避免了資源浪費。目前已經規劃了38個合作場地,佛崗站已經投入使用,其余37處也在陸續改造中。
對快遞企業來說,這也解決了大問題。市內倉儲和分揀場地一直是快遞行業的痛點,地價高、選址難,現在有了現成的場地,成本大大降低,配送效率也顯著提升。
![]()
南昌公交則走了另一條路,搞起了定制化服務。他們推出"婚慶公交",把公交車裝扮成婚車,讓新人體驗不一樣的浪漫。一輛裝飾精美的公交車當婚車,既有儀式感又有紀念意義,關鍵是容量大,親朋好友都能坐得下,一起見證這個美好時刻。
沒想到這個創意還挺受歡迎,南昌已經有近500對新人選擇了公交婚車。這種復古又新潮的方式,滿足了年輕人追求個性和獨特體驗的需求。
![]()
還有"文旅公交",專門設計線路串聯各大景點,讓公交車變成移動的觀光平臺。游客可以一票暢游多個景點,既方便又經濟,還能深度體驗城市文化。南昌推出的"網紅"景點路線就很受歡迎,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景點串聯起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
公交車的明天在哪里?
這些自救措施雖然有創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當公交車忙著送貨、搞婚慶的時候,那些真正需要公交服務的老年人、學生和低收入群體怎么辦?公交車的公共屬性會不會被商業化沖淡?
![]()
說到底,公交車承擔的不只是交通功能,更是城市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社會公平和城市包容性。它是很多人負擔得起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包容性的重要體現。如果一味追求商業效益,可能會偏離公交車的本來意義。
但現實是,傳統的運營模式已經走不通了,單純依靠財政補貼維持運營也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有所改變,關鍵是如何在商業化和公共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能保證公交車的生存,又能維護其公共服務功能。
![]()
也許未來的公交車會是一個混合型的城市服務平臺,白天提供基本的公共交通服務,晚上和閑暇時間開展多元化經營。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重新定義公交車在現代城市中的角色。
公交車會消失嗎?短期內可能不會,但它肯定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這些創新嘗試讓我們看到了公交行業擺脫困境的希望,也讓城市交通服務變得更加多元化和高效。
![]()
你多久沒坐過公交了?或許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正在變化的老朋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