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功行賞,意思是按照功勞大小,依次給予賞賜。成語出自南朝宋范曄的《后漢書·李云傳》,“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舉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
漢順帝時,選取梁商的女兒和妹妹進入皇宮做嬪妃,后來梁商的女兒被立為皇后,妹妹被立為貴人,梁商因外戚的身份,官職地位得以迅速提升,官至大將軍,梁氏外戚因此迅速崛起。
永和六年(141年),梁商去世,還未下葬,漢順帝便將其子梁冀任命為了大將軍。相較于謙恭溫和、虛心薦賢的父親,梁冀卻是飛揚跋扈。
三年后,漢順帝去世,皇后梁妠因為無子,于是立年僅兩歲的太子劉炳為帝,是為漢沖帝。因為皇帝年幼,所以由皇太后梁妠臨朝攝政,梁冀雖然拒絕了領尚書事的職務,但卻愈加飛揚跋扈、奢侈殘暴。
![]()
永憙元年(145年)正月初六,在位僅僅五個月的漢沖帝駕崩,梁冀于是利用權勢,擁立漢章帝劉炟玄孫,年僅八歲的劉纘為帝,是為漢順帝,依舊由太后梁妠臨朝稱制,而朝政則基本被梁冀所掌控。
漢順帝雖然年幼,但卻十分聰慧,對于梁冀的驕橫十分不滿,甚至朝會時當著群臣的面,直指梁冀為“跋扈將軍”。梁冀自知如此下去十分危險,遂于次年六月毒殺了漢順帝,又強立漢章帝曾孫、年僅十五歲的劉志為帝,是為漢桓帝,依舊由太后梁妠臨朝。
![]()
建和元年(147年)八月,為了報答梁冀的擁立之功,劉志立梁冀的妹妹梁女瑩為后,梁冀依舊大權在握。河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病重,臨終之時還政于漢桓帝。梁太后死后,梁冀依舊大權在握。
延熹二年(159年)七月,梁冀的妹妹梁女瑩去死,貴人鄧猛女受寵,梁冀擔心自己會因此大權旁落,于是派遣刺客意圖刺殺鄧猛女的母親,但因被其鄰居發現而失敗。漢桓帝得知后大怒,開始密謀誅殺梁冀。
![]()
同年八月,宦官唐衡、單超、徐璜、具瑗、左悺五人協助漢桓帝,誅除了大將軍梁冀,以及衛尉梁叔、河南尹梁胤、屯騎校尉梁讓等梁氏宗族大臣,其黨羽賓客則或捕或貶,眨眼間梁氏外戚集團便被一網打盡,就此灰飛煙滅。
八月四日,因誅除梁氏外戚之功,唐衡、單超、徐璜、具瑗、左悺五人被同日封侯,宦官干政開始顯現 。漢桓帝又立鄧猛女為后,并在數月間先后封鄧康、鄧統、鄧會、鄧秉等外戚為侯,且賞賜甚眾。
![]()
當時,各地發生數次地震,各種災異頻發,白馬令李云平素就剛正不阿,對于朝廷亂象早有不滿,于是憤而上奏,“臣聽聞皇后乃天下之母,德行與地靈媲美,若所任合適,則五氏來備,若所任非人,則地動宮搖。近年來,災異可比往年要多太多了。
高祖受命立國,至今已三百六十四年了,君期一周,當有黃精代見。因此,凡是姓陳、項、虞、田、許者,不可令其位居太尉、太傅掌兵之官,該舉措至關重要,不可不慎。論功行賞,應當名副其實。
梁冀雖然掌權,但卻為亂天下,今獲罪被殺,這好比誅殺家臣那般簡單。可是亂封謀臣萬戶以上,高祖若是知道,會同意嗎?那些西北立功的將領,能沒有怨言?孔子說‘帝者,諦也’,意思是說做皇帝就要審查萬事萬物。如今官位錯亂,小人因阿諛奉承進升高位,行賄受賄公開施行,政治教化日益敗壞,頒發奏疏不經皇上審閱。難道這是皇帝不想諦嗎?”
![]()
漢桓帝看了這種滿篇嘲諷之意的奏疏后大怒,立即命令有司衙門將李云逮捕,押送至黃門北寺獄,交由中常侍管霸與御史廷尉審訊。弘農五官掾杜眾可憐李云因忠諫獲罪,上書愿與李云同日死,漢桓帝得知后更為惱怒,命人將杜眾也交由廷尉問罪。
與此同時,大鴻臚陳蕃、太常楊秉、洛陽市長沐茂,郎中上官資等人也都上書替李云求情,漢桓帝更為惱怒,有司官員認為幾人犯了大不敬之罪,結果陳蕃、楊秉被免職,沐茂、上官資被貶秩二等。最終,李云和杜眾于同日死在了獄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