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零碳
碳中和領域的《新青年》
![]()
01
又一千億級大市場,要來了
新華社記者10月20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電池使用壽命推算,我國即將迎來動力電池規模化退役階段。預計到2030年動力電池回收國內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據統計,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回收量突破30萬噸,對應市場規模超480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司長劉洪生說,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圍繞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積極推進相關國家標準研制發布,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22項,涵蓋動力電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規范、拆解規范、余能檢測、再生利用、鋰離子廢棄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個方面,有力支撐和引領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華社)
02
《風能北京宣言2.0》:“十五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不低于1.2億千瓦
10月20日,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發布《風能北京宣言2.0》,提出到2030年全球需累計開發風電27億千瓦,到2035年風電累計裝機達到43億千瓦以上。
其中,中國“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500萬千瓦,確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到2035年累計裝機不少于20億千瓦,到2060年累計裝機達到50億千瓦。
(來源:第一財經)
03
在美國壓力下,國際海事組織將全球碳價計劃推遲一年
路透社10月17日消息,在美國的壓力下,聯合國航運機構的大多數國家未能就減排措施達成共識,因此投票決定將國際航運全球碳價的決定推遲一年。
推遲該協議的決定對歐盟、巴西等其他國家是一個打擊,這些國家一直在推動全球航運業變得更加環保,并制定脫碳價格機制。
世界最大的兩個石油生產國——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在倫敦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會談中強烈反對對航運征收碳價。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投票前呼吁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投反對票,他在“真相社交”平臺上表示,華盛頓“不會容忍這項針對航運的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方式遵守它”。
(來源:路透社)
04
前三季度鋰離子電池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兩新”“兩重”等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向生產端傳導,帶動了設備制造、消費品制造相關行業和產品生產,更推動了智能智造、綠色制造、數字技術等領域的生產擴張與技術迭代,為產業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按下了“快進鍵”。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電機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9.8%、22.9%、17.1%,數控鍛壓設備、包裝專用設備等更新類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7%、26.0%,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平板電腦等換新類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7%、27.1%、9.5%。
(來源:財聯社)
05
前三季度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35.3%
10月2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發布9月能源生產情況。
前三季度,我國能源消費呈現出電力增長動能強勁、消費結構綠色轉型加速的特點。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3.7%。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穩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電源結構綠色轉型步伐加快,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35.3%,較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來源:中國電力報)
06
交通運輸部發布《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
10月19日,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交通運輸部發布《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
《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提出共同采取七方面措施,推動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穩步推進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形成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網絡;推動綠色低碳船舶發展,逐步提高國際綠色航運走廊航線上清潔能源船舶的比重;打造(近)零碳港口,推進在港船舶使用岸電,強化港口綠色燃料加注能力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綠色燃料供給能力,構建集生產、運輸、儲存于一體的供應鏈體系,共同打造多方互認的可持續航運燃料認證體系;發揮政府、市場的協同作用,推動簽署政府部門間、港航企業間不同層級的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文件;分享綠色航運最佳實踐;推動綠色航運創新發展。
(來源:新華社)
07
國家管網進軍光伏行業
國家管網集團投資建設的首個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發電項目——西部管道公司精河縣34萬千瓦光伏項目10月17日實現并網試運行,將有力推動我國油氣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經理趙云介紹,西部管道公司精河縣34萬千瓦光伏項目占地面積約10636畝,設計年平均發電量6.23億千瓦時,設計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409.70小時,在限電率5%的情況下,年均上網電量約5.92億千瓦時。
(來源:財聯社)
08
中國華電陽邏充換電站投入試運行,船舶換電僅需5分鐘
新華財經10月20日消息,近日,隨著載有滿電電池的平板拖車駛離華電湖北陽邏車船兩用(V2G)充換電示范站前往碼頭,標志著中國華電陽邏充換電站投入試運行。
據介紹,中國華電陽邏充換電站是國家首批“車船網互動(V2G)規模化應用試點”示范項目。中國華電與湖北港口集團、中船712所合作,推進“電化長江”戰略實施的樣板工程,制定了“綠色航運”的華電方案。
作為方案落實的重要項目,陽邏充換電站設置4工位電動船舶箱式電源充電設施、24車位電動重卡充電設施,并配套分布式光伏發電,為站點提供綠電保障。
(來源:新華財經)
09
中國與冰島合作簽約綠色甲醇項目
10月16日,吉林省華錦能源有限公司與冰島碳循環國際(CRI)/麥芬隆完成綠色甲醇項目暨全球承購合作簽約;中環新能源控股集團旗下中環新能源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吉林省華錦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各方圍繞華錦能源三大綠色甲醇項目:吉林榆樹項目(2GW)、吉林白城項目(規劃中)、遼寧葫蘆島項目(規劃中)展開深度合作。
各方計劃在吉林及周邊區域深化光伏、風電、氫氨醇、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等領域的協同開發,打造“綠電-綠甲醇-綠色應用”的閉環生態,進一步構建起“中環新能源(技術+投資)+華錦能源(產能)+冰島CRI/麥芬隆(碳技術+全球承購)”的國際化合作范式。
(來源:北極星氫能網)
10
歐洲需求低迷,維斯塔斯暫停波蘭風電廠建設
丹麥風力渦輪機制造商維斯塔斯10月18日在發給路透社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由于歐洲需求弱于預期,該公司已擱置在波蘭建設最大工廠的計劃。
維斯塔斯去年宣布計劃在波蘭建立第二家海上風力渦輪機工廠。該工廠預計將創造1000多個就業崗位,生產葉片,并于2026年投入運營。
然而,該公司表示,“由于歐洲對海上風電的需求低于預期”,該開發計劃現已暫停,并補充說“在海上風電市場規模和確定性允許的情況下,它將繼續投資于本地制造業務”。
(來源:金融時報)
11
英國啟動清潔能源工人需求增長計劃
英國10月20日宣布了一項國家計劃,旨在為清潔能源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培訓和招募數十萬名工業工人。
政府表示,近期公共和私人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投資,推動了對產業工人的需求激增,其中管道工、電工和焊工的需求尤其旺盛。
根據新計劃,五所新學院將為年輕人提供清潔能源職業培訓,而一項國家計劃將幫助工人找到太陽能安裝、風力渦輪機制造和核電領域的工作。
此外,工作計劃將支持前罪犯、畢業生和失業者,同時努力提高現有工人的技能,例如幫助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工人轉型到海上風電、核能和電網行業的崗位。
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清潔能源行業的就業崗位增加一倍至860,000個。
(來源:BBC)
12
南非政府擬投資1200多億美元推進能源轉型
南非新批準的《2025年綜合資源計劃》(IRP2025)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23萬億蘭特(約1267億美元)新增發電投資路線圖。政府表示,此舉將平衡能源安全、脫碳和工業增長。
該路線圖由電力和能源部長科西恩喬·拉莫豪帕(Kgosientsho Ramokgopa)于10月19日宣布,引入了多元化能源結構,并將核電定位為該國長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非核工業協會(NIASA)對此表示歡迎,稱其為“大膽而務實的里程碑”,符合國家實現清潔、安全能源未來的目標。
(來源:ESI-Africa)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
![]()
聯系和關注我們↓(公眾號后臺留言聯系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