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零碳
碳中和領域的《新青年》
![]()
撰文 | 維小尼
編輯 | 小雨
→這是《環球零碳》的1718篇原創
中國能源的“Deepseek時刻”到了! 當風機和儲能開始思考,新能源迎來“智能體時代”。
10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人工智能與未來能源系統”為主題的遠景閉門科技會上,遠景科技集團董事長張雷拋出了一個震動新能源行業的新概念——“物理人工智能”。
張雷在演講中表示:AI不是工具,而是主體。未來能源系統不會再是設備的堆疊,而將進化為一個智能體生態系統。能源行業的競爭核心也將從傳統的“物質資產”轉向“人工智能資產”。
同一天,遠景能源重磅發布了伽利略AI風機,這款基于“天機”氣象大模型和“天樞”能源大模型的產品,以更靈活精準的發電策略和更高的可靠性,刺破了新能源行業長期存在的預測不準(功率/負荷/消納/電價)、風機發電性能差、安全質量隱患高痛點,為新能源未來發展開辟了新圖景,引領行業進入物理人工智能應用的新階段。
![]()
遠景發布的氣象大模型和能源大模型驅動下的伽利略AI風機
來源:每日風電
在現場,很多新能源業內人士感到一種“時空錯位”的沖擊。過去,能源系統的核心競爭力是“設備”——比的是誰的風機更大、更穩、更高效;但張雷的邏輯完全顛覆了這一傳統認知:未來新能源的競爭,不在風機葉片,而在算法大腦。
張雷稱,這將標志著新能源行業,正式進入“物理人工智能”的時代。
什么是能源的“物理人工智能”?要理解這個概念,得先回到目前AI大模型的基本邏輯。
以往人工智能多被用于虛擬世界——語言、圖像、交易、生成內容。但張雷提出的“物理人工智能”,是把AI的主體能力嵌入物理世界的能源系統中。
張雷在演講中說:能源領域的“物理人工智能”,即AI與物理定律、系統邊界,知識圖譜深度耦合的新范式。他強調,將數據智能與能量守恒定律、空氣動力學方程、潮流計算等物理規律相結合,能有效消除傳統語言大模型的“幻覺”,讓AI在真實物理世界中可靠地發揮作用。
張雷表示:“能源的核心,不只是發電,而是對不確定性的管理。物理人工智能,是讓能源系統具備理解世界、預測變化、主動響應的能力。”
這是一個從“人-機交互”到“智能體協同”的躍升。張雷認為,與此前的蒸汽機、電力、計算機和互聯網等生產力革命不同,AI的根本特性在于其實現了從“自動化”到“自主化”的飛躍,這種根本性的范式轉變意味著系統開始能夠自我感知、自我決策、自我進化。
在張雷看來,能源系統的未來,不是靠人類操作設備,而是由AI智能體協同調度,實現自平衡、自進化。
“設備時代,風機是發電的機器;智能體時代,風機是會思考的經濟體。”張雷表示。
![]()
換句話說,新能源系統將從“被動反應”走向“主動智能”。
張雷還強調,我們不應再將AI視為簡單工具,而應與之協同創造。“人工智能正在擺脫工具屬性,從客體走向主體。我們不應再僅僅視其為工具,而應視其是一個需要培育的、擁有無限潛力的‘孩子’,和能與之共創的‘同事’。”
這意味著,能源行業正在經歷一次“類互聯網化革命”——過去互聯網重構了信息傳遞,如今AI正在重構能量傳遞,重塑能源系統的底層邏輯。
張雷認為,中國擁有豐富應用場景和產業數據,有望在“物理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全球領先。
在提問環節,張雷還向聽眾勾勒了“AI能源文明”未來藍圖和幾大主張:
一是AI賦能物理世界,將全面拓展電能在更多領域落地。
張雷認為,人工智能正從虛擬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并在能源領域率先形成“物理人工智能”的應用體系。
AI不只是讓發電更高效,而是讓整個能源系統具備了自我學習、協同調度和預測決策的能力。
這一革命性變化帶來了風機智能化,提高風電場收益,實現儲能與電網協同,降低系統損耗,提高穩定性。
除此之外,AI讓綠電能在更多領域落地,包括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零碳產業園,綠電直連工業制造,海水淡化、熱能替代、綠色氫氨醇制取等新型能源應用。
二是算力與電力的融合,將創造海量機遇的能源需求。
張雷多次強調:未來的工業文明核心,不再是化石燃料,而是算力與電力的結合。
人工智能的大規模計算正在倒逼能源系統重構。智能算力本身將成為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與此同時,綠色能源在AI驅動下也在擴大需求邊界——生產綠氫、綠氨、綠醇(新石油),都需要龐大的綠電輸入。
張雷指出:“僅靠中國2035年規劃的36億千瓦裝機還不夠。未來數十年全球能源系統將實現十倍的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算力”與“電力”形成了相互驅動的閉環:AI 需要電力來計算;而AI 又能反過來優化電力生產、傳輸與使用。
第三,AI驅動的能源增長,將帶來人類能量富足和經濟繁榮。
張雷描繪的終極圖景,是一個“能量極大豐富”的文明新階段。
他指出,人類過去兩千年文明增長僅三倍,是因為能源受限;而工業革命后僅兩百年,增長了一百多倍,因為能源供給增長了一百倍。
未來,當AI全面介入能源系統,能源生產將實現“智能化—低成本—指數增長”。
張雷甚至預判:AI賦能能源系統,將大幅降低獲取能量的成本。當能量足夠便宜,人類就能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淡化海水、重塑環境。那將是一個能量驅動的繁榮文明。
在他看來,新能源將是支撐人類未來經濟增長10倍以上的根本力量。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