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周藝
開云集團的“打包出售”行動還在繼續,這次輪到了表現優異的美妝部門。
10月20日,開云集團和歐萊雅集團宣布了一項交易,歐萊雅將以40億歐元收購開云集團的美妝業務,其中包括高端香水Creed以及Gucci、葆蝶家、巴黎世家等多個奢侈品牌50年美容美妝產品授權。除了40億元的一次性交易外,歐萊雅還將每年支付開云集團品牌特許授權費用。
與今年進行的多處房產交易不同,美妝業務的出售對于開云來說是一次核心業務的退場,畢竟自2023年組建了美妝部門之后,開云對其也進行了極大的投入。
雖然上半年美妝部門只為開云集團貢獻了1.5億歐元的業績收入,但9%的增長已經成為財報難得一見的亮點,并且就在今年,美妝部門已經升級至集團的一級事業部,向CEO直接匯報。
此時的出售計劃顯得有些意外,但對于開云集團來說,趁著美妝業務在當下還有故事可講,盡早拋售,才是明智之舉,甚至前期投入的精力以及業務戰略評級的提升,或許都是為了給此次交易“抬價”。
由此,開云集團則可以回到奢侈品的主路線上,全身心地“挽救”Gucci。
01
養肥割肉
除去此次收購,此前兩年每一次關于開云集團美妝業務的新聞,都帶給市場一個錯覺:開云集團正在全力以赴地向美妝業務進發。
2023年是開云的“美妝元年”,2月份便成立了“Kering Beauté”。
![]()
圖片來源:開云集團
當奢侈品牌的主業開始向下探索,但美妝尤其是彩香條線開始出現新的機會,開云集團除了決定成立自己的美妝部門外,首要任務就是收回曾經授權出去的的奢侈品牌美妝業務。
葆蝶家、亞歷山大麥昆、巴黎世家先后“回歸”,開云集團著手為這些品牌打造自己的彩妝和香水線。時任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則表示沒有續簽任何香水美妝的授權協議。
收回權限是一方面,但新部門依然需要一個“即時生效”的品牌——同年6月,開云集團以35億歐元收購了法國高端香水品牌Creed。
根據開云集團當時的介紹,Creed已經連續幾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并且在截止2023年3月的過去一年,營收已經超過了2.5億歐元。
2024年,開云美妝快速發展——收購法國香水品牌Matière Première的少數股權、推出葆蝶家首個高端香水系列、巴黎世家也重啟1947年的Le Dix香水系列。這一年,開云美妝的營收達到3.23億元,當時的財報明確提及Creed增長強勁。
2025上半年,開云集團美妝業務收入1.9億歐元,同比增長了9%。
業務的發展背后是開云集團極力籠絡業內人才。2023年-2025年,開云集團從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業內知名公司挖角了首席執行官、財務官、銷售總監等崗位,并且在2025年的5月份,為Creed新任命了一位CEO。
而這一切大張旗鼓的鋪排,在此次40億歐元的交易下,都顯得“蓄謀已久”。因為從開云集團的業績和資產狀況來看,其已無力持續投入,以承擔美妝業務所需的高關注度和投資。
從營業情況來看,開云集團已經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營收從2022年的203億歐元下滑至2024年的172億歐元,歸屬于集團的凈利潤則從36.14億歐元降至11.33億歐元;2025年上半年,開云集團的下探勢頭越發嚴重,營收降至75.87億歐元,歸屬于集團的凈利潤僅有4.74歐元。
![]()
開云集團2025上半年財報 | 圖片來源:開云集團
與集團同樣下行的還有Gucci、YSL兩個核心品牌,幾乎每期財報都在刷新“底線”。
2024年底,開云集團的凈債務超過105億歐元,到今年6月份,債務還有95億歐元。過去幾年,開云集團購買了不少高端地產,然而伴隨著業績和資產的不斷縮水,收購不久的地產被瘋狂甩賣,僅今年就進行了巴黎、米蘭、紐約的房產交易。
只賣地產顯然不夠,所以當美妝業務已經小有收獲后,開云集團也決定在“高點”做個順水人情,交棒給更專業的團隊,從而得以專注主業。
02
“防御性”收購
Creed無疑是這場交易中的核心角色。
對于歐萊雅來說,投資、收購高端香水品牌是這兩年的主要基調之一。2025年,歐萊雅投資了韓國奢華香水品牌 Borntostandout、收購法國設計師品牌Jacquemus以及東奢華香水品牌 Amouage 的少數股權;2023年則投資了中國高端香水品牌觀夏。
在歐萊雅高端美妝業務的版圖中,香水是一個新鮮且重要的角色。2024年的財報會議中,歐萊雅高端美妝部總裁Cyril Chapuy就表示,香水業務是歐萊雅近年來持續發力的增長引擎之一,2023年-2024年,香水品類已經連續兩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此時收購已經有不錯市場基礎的Creed,對于歐萊雅是一次重要的補充。
Creed在2021年以天貓旗艦店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并在年底于上海國金開出線下首店。Creed小程序上顯示,其目前在中國已有12家門店。
![]()
圖片來源:天貓旗艦店
憑借歐萊雅在中國地區的“深耕”,Creed也可以更好地完善其商業布局。
過去一段時間,當開云集團、歷峰集團、LVMH以及愛馬仕在美妝業務上不斷落子和提高該業務的優先級時,歐萊雅、雅詩蘭黛等美妝集團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即使對方在某種程度上屬于“門外漢”,但高端美妝的商業邏輯里,品牌的含金量永遠被置于首要位置。
這也是阿瑪尼打算出售業務時,歐萊雅的態度頗為積極的原因之一——高端化和高奢華已經成為歐萊雅的整體戰略方向。
觀察歐萊雅目前高端美妝部門的品牌組合可以發現,以阿瑪尼、YSL、PRADA為代表的奢侈品牌矩陣數量在越來越多。2024年時,歐萊雅就與Prada達成協議,將推出miumiu香水。
![]()
圖片來源:歐萊雅官網
此次歐萊雅打包收購的開云集團奢侈品美妝品牌授權里,Gucci又是一個亮眼的存在,但該品牌目前還在科蒂集團的手中,2028年協議到期后才能移交至歐萊雅手中。
如今,加上葆蝶家和巴黎世家兩個品牌,歐萊雅的奢侈品牌“集郵”路線已經有了十分豐厚的成果。
而拿到這些奢侈品牌的美妝業務授權對于歐萊雅來說,與其說要靠它們大賺一場,不讓別人擁有它們或許是更重要的。
03
劃算嗎?
35億元收購Creed,40億元賣出Creed+開云美妝+部分奢侈品牌的美妝業務,這場交易對于急需“救火”的開云集團來已經顯得很優渥了,但從歐萊雅的角度看,又顯得有些慷慨。
根據Creed進入開云集團后的表現,其身價應該不會縮水,所以按照兩次交易的差價來看,歐萊雅相當于花了不超過5億元拿下了包含Gucci在內的多個奢侈品牌授權。
雖然2008年時,YSL的美妝業務是被開云集團以17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歐萊雅,但時過境遷,奢侈品牌的生意并不如以往好做。
首先,所有關于奢侈品牌的衍生業務的展開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主線業務的影響。
Gucci作為這次交易中較為顯眼的品牌,近兩年在開云手中并不如意。自2023年開始不斷業績下滑顯著,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均呈現兩位數下滑。如何緩解Gucci的衰退已經成為了一個業內十分熱衷探討的話題,而答案卻不清晰。
另外,距離科蒂集團移交授權還有3年,如果三年時間內Gucci的頹勢無法扭轉,最后交到歐萊雅手中的品牌價值也可能面臨縮水的危險。
其次,市場上真的需要那么多“奢侈品”香水嗎?
當小眾和高端兩大市場都被傳統和新近品牌們啃噬殆盡,奢侈品入局彩香業務,能分得的蛋糕并不多。對于亞歷山大麥昆、巴黎世家、葆蝶家這類中檔以及入門級別的奢侈品牌來說,不亞于“虎口奪食”。
后期歐萊雅還將投入大量精力為這些品牌開發各自的產品,后續的難題還在路上。
歐萊雅近兩年的業績增長正在放緩,雖然比隔壁下滑的資生堂和雅詩蘭黛好很多,但在不斷地收購和擴張中,它依然需要從中獲得顯著的增長。
在當前的消費趨勢下,任何重金收購來的品牌,未來都有可能被歸攏到“非核心”品牌中,而開發奢侈品牌,既是一個機會,但更多的還是挑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