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云:從志愿軍工程兵到家鄉建設引領者
![]()
陳國云
陳國云,1936年10月27日生,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萬燈村人。1955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獨立營任工程兵,負責工程建設并幫助朝鮮戰后重建,曾榮立三等功。1958年回鄉后,擔任漢旺公社萬燈大隊大隊長(萬燈村村主任),1987年離任。現居住于漢旺鎮青龍社區7組。
貧苦出生,立志參軍報效祖國
1936年10月27日,陳國云出生在漢旺鎮萬燈村一個貧苦的家庭,家里一共七口人,租的是地主楊經柏的田地,一年到頭累死累活,糧食還是不夠一家人吃。有一年,該陳國云家給楊經柏交租了。可是這年天旱少雨,莊稼收成不好,陳家連地主要的幾斗玉米都交不起,受到楊地主狠狠地一番奚落。陳國云的父親陪著笑臉,好說歹說,楊地主才答應他,來年把所欠的租子補上。
為養活一大家子,陳國云的父親只好到馬尾沒日沒夜地背炭,結果把自己累倒了。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十一二歲的陳國云也跟著幺爸一塊兒去馬尾背炭。他身體比較瘦小,一次只能背十多斤煤。為了讓一家人活下去,母親想了不少辦法。她把大麥粒炒熟了磨成面粉,加上野菜做成菜饃饃,一家人以此為食。大麥粉當然不如小麥粉的口感好,但有啥法呢,能夠有食物充饑已經不錯了。
終于等到了綿竹解放,陳國云家分得了土地,他們感受到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給老百姓帶來的幸福,決定要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自此,陳國云就立下了要參軍的志向。可惜他年紀實在太小,僅僅只有14歲,只得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那些大哥哥們穿上軍裝。
奔赴朝鮮,成為一名工程兵
1953年7月,雖然戰爭雙方在朝鮮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但朝鮮戰場仍不安寧。一方面,戰備不能有絲毫松懈;另一方面,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百廢待興,還需要志愿軍戰士幫著建設家園。
1955年1月,在家人的支持下,為響應黨和國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陳國云報名參軍。他在縣武裝部體檢過后步行到羅江集中,一個星期后,他和其他新兵又步行到廣元,然后乘坐卡車翻越秦嶺到達寶雞,接著他們以連為單位坐悶罐車經過幾天幾夜的行程直達朝鮮。
剛到朝鮮,陳國云所部駐扎于高往山130高地(軍事上特指地勢較高能夠俯視、控制周圍的地方)。他們在這里搭好帳篷就地宿營。后來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獨立營,這個營專門搞工程建設,下屬有四個連,陳國云成為了一名工程兵。陳國云開始接受挖坑道的培訓。當時條件很艱苦,吃的是高粱米,但他心中常想:這是人民群眾給我們的糧食,我們要珍惜,總比以前吃大麥面背煤炭強。
在一次坑道建設中,陳國云不知疲倦地和戰友一起抬方料,結果不小心把腰閃了,一時間疼痛難忍。連長叫陳國云到醫院治療,他卻只是讓戰友給腰部做了些簡單的按摩,休息了片刻,又堅持上了一線。太重的方料抬不了,他就抬稍微輕點的,反正堅持不離開部隊。有位朝鮮大媽知道陳國云受傷了,就給他送來了一些雞蛋補身體。在部隊和朝鮮老鄉的關心下,陳國云帶傷繼續堅持工作。
![]()
志愿軍戰士在進行坑道作業
在工作中,陳國云總是干勁十足,什么苦都不怕。陳國云和戰友們一天八個小時苦干實干,身上的棉服被汗水打濕后重達幾十斤,可是沒有一個人叫苦。他們的雙手盡管戴著兩層手套,仍然把手指磨破皮。在他們的艱辛努力下,一個個水庫、娛樂場、伙食堂、武器庫等軍用和民用設施陸續建立起來。
因為陳國云的突出表現,他榮立了三等功。他說,這個三等功不是他個人的,那些戰友都做出了成績,這項功勞是屬于集體的。這些也離不開朝鮮人民對他們的關懷,朝鮮人民真把志愿軍當成他們自己的兄弟姐妹。陳國云覺得要當好工程兵,為祖國和朝鮮人民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光榮轉業,繼續在家鄉發揮余熱
1958年3月,陳國云離開朝鮮回到家鄉。1958年4月,他被家鄉萬燈大隊(后更名為萬燈村)村民選為大隊長,直到1987年才離開工作崗位。陳國云說,他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擺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三十多年來,陳國云帶領當地老百姓發展生產,搞好建設。
全大隊只有七百多個人,可是要生產80多萬斤糧食。他們全力支持國家建設,每年都積極上交公糧。陳國云經常給村民講志愿軍戰士的事跡,教育村民吃苦敢干,不拿國家和集體一分一毫。同時,陳國云也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積極支持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建設,有國才有家。1980年,陳國云把獨子陳幫全送去參軍。不幸的是,陳幫全于1982年在西藏犧牲。陳國云說,兒子是光榮的,他的犧牲是為了保衛國家的安全。
陳國云說,自己為參加志愿軍,為在大隊工作的這三十年感到自豪。他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擺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來源:綿竹史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