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折疊煙火——2025藝術旌陽”在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啟幕,藝術走出白盒子,融入公園的草木,與市民的日常。以“美育經濟”為路徑,探索公共空間的美學煥新,讓文化在融合中生長出產業活力,讓消費在藝術浸潤中釋放潛能。這是一場生活與藝術的雙向奔赴,更是一座城市以文化人、向美而生的生動實踐。
德陽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劉艷,德陽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鄭燕平,德陽市文旅局黨組成員、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江春,旌陽區委書記、天府旌城黨工委書記、天府數谷黨工委常務副書記謝斌,旌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天府旌城管委會主任、天府數谷服務中心主任李得立,旌陽區政協主席謝坤,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直屬黨支部書記韓文超,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高高,中央美術學院副研究員、青年藝術100聯合創始人彭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策研部劉宇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部梅琦,參展藝術家王相潔、蔡雅玲,設計師楊紹諄、冷靜,以及旌陽區級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或鎮長(辦事處主任)、分管領導、區文聯、區社科聯代表、媒體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
![]()
開幕現場
![]()
![]()
![]()
![]()
![]()
![]()
![]()
![]()
![]()
折疊煙火——2025藝術旌陽現場
![]()
在“美麗四川”政策背景下,依托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城市基建與鄉村振興優勢,2021年“藝術旌陽?煥彩城鄉”全域美育提升行動啟動。該行動由旌陽區委區政府牽頭、藝術專家團隊策劃、中央美術學院校地合作開展美育課題,同時依托“青年藝術100”平臺積累的藝術家資源,以全域全民美育為宗旨,圍繞美學教育、城市更新、鄉村振興三大方向,搭建六大美學體系,通過六條藝術路徑,形成“一三六六”方法論,旨在構建美麗空間、發展美力經濟、打造“四新”(新時代、新藝術、新風景、新美育),推動全域全民美育提升。
“藝術旌陽”,是基于前期美育行動實施,整合藝術駐留、展覽(含藝術地標)、美育課堂等路徑,聯動校園藝術嘉年華、文創資源打造的全民參與型藝術節日,既是美育提升的重要路徑與綜合呈現方式,也是打造特色IP、梳理階段成果的契機。其通過挖掘本地文化符號、結合當代表達與線上線下互動,喚醒大眾文化記憶,助力形成旌陽發展新發力點。
歷年藝術旌陽呈階梯式發展:2022年以“回歸”為關鍵詞,號召回歸土地;2023年以“自造”推動城鄉資源聯動,實現藝術從“作品落地”到“平臺化運營”升級;2024年以“創生”深化“藝術+”跨產業融合;2025年進入文旅深度融合期,將藝術范疇擴展至音樂、戲劇、體育、研學等泛文化藝術領域,推動項目從“階段性活動”轉向“常態化經濟發展模式”。
![]()
![]()
2025藝術旌陽以“折疊煙火”為主題——“煙火”象征城市生活的真實日常,取材自四川飲食文化,以日常生活等親切載體進行公共藝術再造。在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的折疊式空間場域中,創造一場藝術與生活交融的盛宴。“折疊煙火”,結合了文德湖空間特征與四川城市文化氣質,旨在打造一個有煙火氣、在地性、社交感、藝術深度兼具的文化藝術IP。以“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為核心試點,以其幾何構圖+立體層級為特征,構成“折疊”式多重場景的結構性空間,推動從美育深化走向藝術公園消費場景構建。
本屆藝術旌陽引入中央美術學院資源,打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西南地區首展,通過年度IP化運作、文旅消費場景轉譯與藝術內容共創,成為一個集藝術、音樂與體育于一體的文化型消費新場景,賦能城市空間,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激發市民與游客的消費潛力,形成創新型消費模式,推動西區的城市更新與文化產業融合。
![]()
折疊煙火——2025藝術旌陽現場
![]()
![]()
作為近年來備受矚目的藝術盛事,“美院畢業展”代表著中國青年藝術創作的學術前沿與公眾美育的深度共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西南地區首展將在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近1200㎡的展覽空間中呈現,觀眾將與這些凝聚時代印記的作品展開跨時空對話,系統感知中國青年藝術家十年間的審美流變與思想鋒芒,演繹一場在地文化煥活與青年藝術新風的生動結合。
“時空圖層—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以中央美院十年來的畢業作品收藏為主體,共120余件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的畢業創作精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影像、裝置和綜合材料等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分為“華章”“共生”“成長”“納新”四個單元。切片式地展示了青年藝術家在文化傳承、生態關懷、個人敘事和跨界創新等方面的卓越探索。希望借助此次展覽拓寬學院教學成果的社會傳播維度,以美育賦能新質生產力提升,構建起高校藝術教育與城市文化建設的新型互動模式,從而勾勒出由美育傳播、在地更新與青年創造力共同構筑的未來。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排序):鮑妮娜、蔡雅玲、陳戈霖、陳光耀、陳欣悅、但文杰、杜雪、傅旭航、高嵩、高趙、郭雙、郭玉龍、韓知松、何佩璇、黃翠、黃珍、金月、李大偉、李豐任、李羅、李思哲、劉高翔、劉宏超、劉家豪、劉金濤、劉啟光、盧軼、馬程程、孟佳寶、苗菁菁、倪政鵬、祈慶齡、冉華明、孫逸文、孫宇、譚森垚、王晨旭、王海迪、王俊婷、王啟凡、王瑞濤、王相潔、王小滿、王志浩、魏子雄、許高源、徐圣倫、薛文靜、葉娉婷、尹伊陽、于安琪、原曉軒、詹佶昂、張家祺、張依、周宏博、朱玄玄、朱雁嫻、鄒達聞
學術指導/中央美術學院
主辦單位/中共德陽市旌陽區委宣傳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承辦單位/德陽市旌陽區文旅局 德陽市旌陽區融媒體中心 青年藝術100
執行單位/北京名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四川旌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
聯合執行單位/北京時代在召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小天才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時空圖層—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將展覽至11月30日,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閉幕后,展廳1、2將轉型為常態化當地特色展覽空間,讓文化從“短期亮相”變為“長期在場”。同時設立研學基地,結合展覽開發沉浸式課程,打破傳統觀展模式,助力青少年建立文化認同;藝術衍生品商店則將文化符號轉化為實用藝術品,既讓市民“帶文化回家”,也為本土文化產業搭建市場化出口。
![]()
該戶外藝術裝置由2025藝術旌陽的主視覺延展而來,將主視覺中的核心元素——旌陽日常(體育、音樂節、蓋碗茶、竹椅、桂花)與名勝(德陽文廟、鐘鼓樓),從平面抽象圖形轉化為立體幾何模塊與色塊裝置。
裝置以“錯位疊壓”為空間邏輯,通過立體模塊的層疊錯落、色塊單元的穿插咬合構建動態形態:行人穿行時,隨視角切換,裝置會呈現“記憶碎片重組”的視覺效果,暗合主視覺中“時間流逝與記憶折疊”的隱喻,讓旌陽的煙火氣——如蓋碗茶的溫潤、音樂節的活力、文廟的厚重——從平面視覺落地為可觸摸、可駐足的公共風景,實現“生動煙火”與“永恒記憶”的立體表達。
![]()
![]()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美育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2025藝術旌陽積極引入中央美術學院這一優質藝術資源,并將于10月25日至11月30日在德陽市旌陽區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隆重呈現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今年藝術旌陽不僅是高水準的藝術盛會,更是一次精心策劃、富有深意的美育實踐,旨在將頂級藝術力量有效轉化為基層美育的生動課堂,為提升青少年審美素養和人文情懷注入新動能。
10月25日,來自東電外國語小學的20余位師生率先體驗這一藝術盛宴,在青年藝術100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專業導覽下,學生們將近距離觀賞央美特展精品,感悟藝術魅力。觀展結束后,學生們將在研學區親身體驗“非遺潮扇”,這一環節旨將美的啟迪與傳統文化傳承相結合,讓學生在創造中深化理解,實現從鑒賞到實踐的美育閉環,切實提升審美素養與文化自信。
![]()
研學現場
![]()
扎根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五載的"藝術旌陽"文化品牌IP,在2025年金秋時節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升級,本次升級突破傳統視覺藝術邊界,將音樂、戲劇、體育、研學等泛文化藝術形態有機融合,構建起立體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態體系。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旌陽區自主培育的音樂品牌——"藍鯨音樂季"將正式納入藝術旌陽IP體系,在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打造周末音樂盛宴。每逢周末,這片城市綠肺將化作音樂海洋,通過系列主題音樂會,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文化滋養。
時間: 2025年10月25日-11月30日(周末)
地點: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
![]()
蓬勃發展的體育脈動將成為2025藝術旌陽的另一亮點,在旌陽區教體局的深度協同下,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的周末,將化身為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全民健身賽場,突破 “靜態藝術”邊界,以“籃球表演賽”為載體構建“力量與美感、競技與創意”的折疊關系——讓籃球從“賽場競技”升級為“全民參與的美育場景”,讓藝術從“展廳陳列”延伸至“運動現場的每一處細節”。此舉充分體現了“藝術旌陽”作為平臺型IP的強大整合力與包容性,不僅豐富了品牌內涵,更是推動文體產業深度融合、構建常態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關鍵一步,讓運動精神如春風化雨,滋養城市活力,為“健康旌陽”建設注入持久動能。
時間: 2025年10月25日-11月30日(周末)
地點: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
![]()
![]()
2021年以來,藝術旌陽的藝術地圖以美育為核心持續拓展,實現了從鄉村啟蒙到全域深耕的跨越式發展并連續兩年獲得“四川省十大城鄉融合案例”。
2021年作為起點,以藝術駐留為核心形式,在孝泉鎮、德新鎮、新中鎮等鄉村落位《黃金芝士》《竹蜻蜓》《如意渡》等十余件公共藝術裝置,用藝術語言激活鄉村文化脈絡。
2022年啟動年度性呈現,“環流”公共藝術展成為核心載體,12位藝術家在多鄉鎮完成14件在地創作,打造“鄉村最美藝術公路”并形成特色藝游路線,將分散的藝術點位串聯成線,標志著鄉村藝術生態初步成型。
2023年開啟城鄉聯動新篇章,以文德會展中心為主展區舉辦三大主題藝術展,400余件作品構建城市藝術客廳,同時通過“一核兩校兩翼一線”模式,將藝術地圖延伸至黃河路小學、廬山路小學校園進行藝術街區改造,實現城市核心區與鄉村片區的雙向賦能。
2024年“三駐計劃”啟動,藝術地圖全面覆蓋鄉村、社區、校園三大場景:鄉村推進仙橋村改造與戶外美陳;結合鎮江、涪江苑等社區特色與居民共創舉辦社區展覽、藝術療愈工作坊等;建立實驗小學“校園音樂廳”、岷山路小學“校園美術館”并聯動九所學校開展美育項目,最終形成城鄉互通的全域美育生態閉環。
2025年藝術旌陽引入中央美術學院資源,打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畢業作品特展”西南地區首展,通過年度IP化運作、文旅消費場景轉譯與藝術內容共創,成為一個集藝術、音樂與體育于一體的文化型消費新場景,賦能城市空間,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激發市民與游客的消費潛力,形成創新型消費模式,推動西區的城市更新與文化產業融合。
2025藝術旌陽首度融入旌陽城市公園
我們邀您親臨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
體驗這個沒有圍墻的全民美育課堂
讓藝術滋養每一位市民的生活
時間:10月25日至11月30日(10:00-18:00)
地點: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文德湖中央公園西區
中共德陽市旌陽區委
德陽市旌陽區人民政府
中共德陽市旌陽區委宣傳部
德陽市旌陽區教體局
德陽市旌陽區文旅局
德陽市旌陽區融媒體中心
執行單位
北京名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四川旌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
聯合執行單位
北京時代在召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小天才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青年藝術100
總策劃
彭瑋
學術主持
趙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