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凱岳
“政府今年給蘋果交易市場蓋的這個大棚子,深得人心,不然這將近一個月的雨就把果農害慘了。”朋友圈內,一位果農朋友由衷感慨,字句為政府工作點贊。
金秋時節,宜君縣堯生鎮街道人頭攢動,果農拉著紅彤彤的蘋果接續進入街道一側的蘋果交易市場售賣。熱鬧場景的背后,是宜君蘋果產業從“單打獨斗”到“全鏈升級”的蛻變。
聚焦設施短板 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蘋果是宜君縣主導產業之一。過去,宜君的果園普遍存在防災能力弱、機械化水平不高等問題。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投入幫扶資金,在哭泉鎮淌泥河村建設220畝高標準示范果園,配套防雹網、防護欄及智能監測系統,顯著提升了防災減災與精細化管理水平,也為周邊群眾的高質量種植提供了樣板示范。同時,協調引進全縣首套果品自動分選機、彌霧機等設備,推動農事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并通過農校培訓賦能果農,為蘋果產業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延伸產業鏈條 激活集體經濟動能
近年來,宜君縣委、縣政府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拓展蘋果產業擴能增效,打通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
這兩天,宜君縣堯生鎮的蘋果產銷融合服務基地一派忙碌,冷庫、分選線、果筐加工等設施設備高效運行。不時有果農前來送果入庫,而門口,大貨車正等待工人裝車拉貨,運往全國各地。
“我們堯生鎮90%以上的群眾從事蘋果產業、90%的群眾收入來源于蘋果產業,但以往產業鏈條配套不足等問題制約了果業高質量發展。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援助我們建設了這個服務基地,今年又援助建設了蘋果交易市場,進一步健全了蘋果產業配套體系,現在鎮上的蘋果產業服務越來越好,農民們種蘋果增收的信心更足了!”范東旭笑著向記者說道,言語間滿是對豐收的期待。
這兩年,中國人民銀行深度參與蘋果產業規劃與幫扶,推動堯生鎮建設蘋果交易市場,通過優化基礎設施、拓寬貨運通道,為果商與果農的蘋果交易提供便利。同時建設蘋果產銷服務基地,進一步健全鎮域蘋果產業以農事服務、分揀包裝、果品交易、金融服務、冷鏈倉儲、物流配送、信息發布、果商服務、電商交易為主的產業配套體系,基地內組團業態目前均已發揮明顯作用。
目前,該蘋果產銷服務基地已簽訂千萬元銷售訂單,通過打造村集體經濟產業飛地,抱團經營,把村集體經濟捆綁在產業鏈上、群眾增收鑲嵌在產業鏈上。
打通銷售堵點 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為助力宜君蘋果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中國人民銀行還積極構建“四新”銷售體系:創新消費幫扶模式,通過“互聯網+”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推動建成全國首個縣域菜鳥鄉村上行物流中心,打通“最后一公里”。引入文化包裝與直播帶貨,提升產品附加值;培育本土電商人才,打造“新農人”隊伍,去年通過多渠道協調銷售農產品超760萬元,一批本土主播嶄露頭角,成為鄉村振興新生力量。
“每年我們都通過電商直播和其他銷售平臺銷售蘋果,因為咱們蘋果品質好、包裝好,物流方便,做高端產品,價格比原來高了很多!”宜君縣新農人譚戰說。
中國人民銀行駐宜君幫扶干部表示:“我們始終堅持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產業鏈關鍵環節,推動產業全鏈條升級。宜君蘋果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是金融資源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
暮色漸濃,冷鏈車的車燈劃破夜色,載著新鮮蘋果駛向全國各地。風吹過蘋果園,“嘩啦啦”的聲響,成了宜君農戶最動聽的“豐收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