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族新娘 北京,1871-1872年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1837-1921),英國攝影家、地理學家、旅行家,是最早來遠東旅行,并用照片記錄各地人文風俗和自然景觀的攝影師之一。早期他在新加坡和泰國開設照相館,1867年移居香港后,照相館業務也隨之遷移過來,提供拍攝肖像、風景,以及民居和商業建筑的服務。1869年至1871年湯姆遜進入中國內陸游歷,用照相機記錄途中的所見所聞;1872年回到英國后,他將這些照片和日記結集出版了幾部有關中國的攝影集,其中最具份量的,是1873-1874年出版的四卷本圖冊《中國與中國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是對19世紀七十年代晚清中國一個全景式的展示。湯姆遜的旅行從香港開始,由南到北,先后去過廣州、潮汕、福州、臺灣、寧波、上海、煙臺、天津、北京,并沿長江而上探訪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放的幾個沿江口岸,最遠行至巫峽。途中湯姆遜拍攝了各地的山川秀色,人文風光,更關注社會各階層民眾的生存狀態。經過他鍥而不舍地努力,很多對攝像術和外國人都還心存恐懼的普通人站到了鏡頭前,一些閉闔了幾千年的深宅內院輕輕地敞開了大門;似乎是高不可攀的皇室成員和中央政府機構,也通過湯姆遜的鏡頭為世人所了解。
湯姆遜被譽為紀實攝影的先驅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到達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甚至深入到從沒有外國人涉足過的中國內地,而且還源于他在中國人普遍對攝影尚一無所知的時代,憑借其良好的溝通能力,拍攝到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等各個階層,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
湯姆遜(左)
他更多地拍攝的是普通的中國人,這就要克服內地居民對攝影的恐懼。 當時很多中國人認為照相機會把人的‘靈魂’帶走,攝影者甚至被認為是死亡的預言者,尤其當面對的是來自異國的白種人時。人們更為恐懼。
湯姆遜親眼看見中國人跪下哀求他不要把他們的影像乃至生命抓走。 還有一次,他在廣州拍攝古塔時,被人抓住推到江水里,幸虧被兩個好心的中國姑娘搭救才得以逃脫。
![]()
在香港的皇后大道上,有個叫阿芳A-hung的攝影師向湯姆遜介紹了中國人的攝影趣味,西方人總喜歡在攝影時脫離直線和垂線,而中國人喜歡直視鏡頭,臉部沒有陰影,這樣他們的朋友在遠處觀看照片時就能看到他們的雙眼和雙耳,也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全部容貌。
但受西方攝影教育的湯姆遜并不贊同這個觀點,認為這樣的構圖太平淡了。 A-Hung為本地幾個穿著節日盛裝的男女拍攝了照片,他們都是一個姿勢,旁邊是一方幾,幾上的花瓶里插著一束假花,背景布上裝飾著兩個窗簾。 A-Hung給湯姆遜精心挑選的幾張照片上的人臉都看起來很白,很平淡,湯姆遜打趣地說:你拍攝的人好像剛剛在石灰水里泡過了。 A-Hung得意地說:“是的,我覺得你應當喜歡他們,他們很精美,我們是通過給拍攝者臉上擦粉才得到這樣的效果的。”
![]()
“在湯姆遜拍攝的中國人肖像中,有不少夫妻相視,母子相望,主仆眼神交流的照片,這是不符合當時傳統習俗的,有人說,這都是外國人給拍攝者銀兩才達到的效果。確實,在當時有很多外國攝影師為了讓中國人配合拍照給一些所謂的‘報酬’,但我認為,取得這樣的效果更多來自于湯姆遜真誠的溝通和杰出的導演才能。”
![]()
“翻看西方攝影師早期在中國拍攝的照片,大部分是抱有一種獵奇的心態,對中國人充滿了敵意和曲解。因此,小腳女人,乞丐等社會陰暗面成為攝影師拍攝的主題,拍攝的人物大都表情木訥,呆板。而當我審視湯姆遜拍攝的中國照片時,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人的笑臉,看到了更多放松的中國人。”
![]()
正在梳妝的滿族女子 北京,1871-1872年
1898年,湯姆遜在他之后一部關于中國的出版物《鏡頭前的中國》第一章結束時曾說:我希望中國能夠盡快從他毫無生氣的現狀中覺醒。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在他的作品再次返回家鄉之際,他善良的愿望也正在這里變成現實!
![]()
大清官員董恂 北京,1871-1872年
![]()
庭院里的滿族和漢族女子 北京,1871-1872年
![]()
滿族婦女和她的兒媳 北京,1871-1872年
![]()
修腳師 北京,1871-1872年
![]()
拾荒者 北京,1871-1872年
![]()
街邊古董攤 北京1871-1872年
![]()
更夫 北京,1871-1872年
![]()
母親和兩個孩子 北京,1871-1872年
![]()
穆斯林屠戶 北京,1871-1872年
![]()
閑談的婦人 福建廈門,1871年
![]()
苦力 福建廈門,1870-1871年
![]()
女人的裹腳和天足 福建廈門,1871年
![]()
老嫗 廣東廣州,1868-1870年
![]()
兩個年輕女人 廣東廣州,1869-1870年
![]()
學童 廣東廣州,1869-1870年
![]()
船家女 廣東廣州,1869-1870年
![]()
身穿蓑衣的船夫 廣東廣州,1869-1871年
![]()
女童 廣東,1869-1870年
![]()
拿陽傘的貴婦 廣東,1869-1871年
![]()
老人和他的騾子 北京,1871-1872年
![]()
買頭飾的滿族婦女 北京,1871-1872年
![]()
磨刀工 北京,1871-1872年
![]()
銅香爐邊的滿族女子和仆人 北京,1871-1872年
![]()
![]()
![]()
![]()
![]()
1872年秋,湯姆遜結束自己在遠東長達十年的旅行和攝影回到英國。湯姆遜整理了自己在中國拍攝的照片和日記,結集出版了兩部有關中國的攝影集,分別是1873年出版的《福州與閩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1873-1874年出版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People),此外還有1898年出版的游記形式的《鏡頭前的中國》(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他經常在學會和學校演講,但也從未停止過拍照。
![]()
觀看西洋景 北京,1871-1872年
![]()
廣州城西門
![]()
廣州芳村茶葉作坊
![]()
廣州海山仙館長廊
![]()
廣州買辦
![]()
廣州旗人士兵 背后為六榕寺花塔
![]()
廣州舢板
![]()
廣州華林寺五百羅漢堂
![]()
廣州郊區的百姓
![]()
廣州客廳內景 中西結合非常華麗
![]()
廣州牙雕工藝師
![]()
廣州英國領事館內
![]()
廣州英國使館區遠眺花塔
![]()
香港外銷銀商鋪
![]()
香港鐘樓
![]()
小蓬仙館
1910年湯姆遜決定退休,返回愛丁堡。1921年10月7日,湯姆遜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84歲。去世之后,他大部分作品的底片都捐獻給了維爾康姆圖書館,并保存至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