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飲咗未?”這句廣告語對于大灣區長大的人來說,實在再熟悉不過。
來自日本的益力多,除了到便利店或超市購買,還有一種購買途徑——找尋“益力多阿姨”。
她們身著淺藍工裝、頭戴遮陽帽、自行車上放著一個藍色保溫箱,她們被街坊親切稱為“多多姨”。
![]()
▲圖源網絡
不過,令人想不明白的是,在超市、便利店以及網購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什么還有“益力多阿姨”——這種踩單車沿街推銷飲料的崗位存在呢?
01
益力多阿姨源于媽媽崗
談到益力多阿姨的出現,就要先從益力多品牌講起。
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很多孩子因為病原菌感染而失去幼小的生命,日本京都大學的醫學博士代田稔博士便開始研究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的腸內細菌。
1930 年,“益力多的活性乳酸菌”誕生。代田稔博士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乳酸菌飲料,并于1935年在日本福岡市開始了益力多的銷售。
![]()
▲代田稔博士,圖源網絡
為了加強營銷和推廣,益力多公司希望嘗試面對面的直銷方式。
與此同時,當時日本有許多家庭婦女,其中相當一部分希望在照顧家庭之余,能夠有一份不太占時間的工作。
兩種需求“一拍即合”,日本益力多在1963年創造“益力多阿姨”崗位,聘請年紀稍大的女性銷售人員,分區域推銷售賣益力多并上門配送。
![]()
▲圖源網絡
隨后益力多進軍中國市場,益力多阿姨這一崗位也開始在國內出現。
2002年6月,廣州益力多第一工廠正式投產。2003年,益力多阿姨開始在廣州大街小巷出現。
![]()
▲益力多越秀家庭配送中心,圖源網絡
中國的益力多阿姨也延續了日本“媽媽崗”的特色,她們每天的工作時間較短且較靈活,一般從早上九點工作到下午四點,中午休息一小時。
如此時間安排,方便她們在上班前先送孩子上學,然后到配送中心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后就可以接孩子放學。
![]()
▲圖源網絡
至于收入,根據益力多官網資料,益力多阿姨的工資主要由底薪加提成組成,還有五險一金。
而從網絡招聘信息來看,益力多阿姨月薪從2500元到8000元不等,賣得越多賺得越多。
有做過益力多阿姨的市民透露,其工作底薪為15元一天,加上21%左右的銷售提成,一般工資在3000元到5000元之間。
![]()
▲網友評論
而益力多阿姨的工作內容也沒有大家想象中的輕松。
一方面,她們負責所分配區域的家庭客戶、小型店鋪的益力多配送工作。一個配送箱能裝400瓶益力多,加上冰塊和箱子本身的重量,益力多小姐最多要搬運近40斤的產品。

▲圖源公眾號SOHO廣州
另一方面,她們需要開拓與維系區域內客戶,在區域內進行臨街銷售、派單宣傳,與消費者建立良好關系。
02
益力多阿姨正是“活招牌”
“益力多阿姨”的模式,在日本市場以及海外市場范圍內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目前,全球有8萬多名“益力多阿姨”,日本國內約有34000人,海外約有47000人。
2016年,日本市場的益力多阿姨撐起了53%的銷售量,不輸商超等傳統渠道。
此前,日本還出現了益力多阿姨的系列手辦,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
▲日本益力多小姐的手辦,圖源網絡
除了日本市場,益力多阿姨也成為海外市場中的重要角色。
益力多總部負責人丸山,在總結益力多在全球市場的成就時,也將成功原因總結為“品牌研發能力+益力多阿姨的獨特銷售渠道”。
![]()
▲印度益力多小姐,圖源網絡
那么益力多阿姨為什么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呢?
從商業角度分析,益力多阿姨承擔了區域經理和業務員兩種角色,主要模式為社區直銷。
由于益力多阿姨每天都在固定區域銷售與配送,不少員工憑借自身的親和力很快能和街坊們熟悉起來。以人為銷售連接點,益力多阿姨與所在區域的社群連接緊密。這種人情紐帶,便能為益力多打開銷路。
![]()
▲圖源公眾號SOHO廣州
根據媒體報道,一位在崗十年的“益力多阿姨”廖阿姨,對負責片區“熟得和自己家一樣”。聊起這附近哪里有哪家店鋪,前面小區居民發生了什么事情,廖阿姨都如數家珍。
還有很多網友也曾夸贊益力多阿姨親和與可愛,由此對品牌產生好感。
![]()
![]()
![]()
▲網友觀點
有趣的是,據2021年的一項調查,益力多60%的客戶群體年齡在65歲以上,而且大都飲用超過7年以上。
益力多阿姨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流和關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齡群體的情感需求
![]()
▲圖源網絡
另外,益力多阿姨走街串巷,保溫箱外大大的的品牌logo,也在無形中起著宣傳作用。
03
益力多阿姨會消失嗎?
不過,有很多網友反映,近年來在廣州見到的益力多阿姨似乎越來越少。據統計,目前內地的益力多小姐數量只有3000人左右。
益力多與益力多阿姨,正面臨著什么樣的沖擊呢?
以前益力多阿姨的出現,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并沒有專門的配送員,益力多公司只能自行配送。
但如今網購與外賣行業的發展如火如荼,消費者想喝益力多可以直接在外賣平臺上下單,足不出戶就能收到。
![]()
▲外賣大軍,圖源水印
益力多阿姨的減少,也與益力多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下降息息相關。
如今益生菌飲料市場競爭加劇,蒙牛、伊利、君樂寶等內地企業也紛紛下場。
隨著國內益生菌產品增多,益力多的銷量在近幾年出現下滑趨勢。數據顯示,益力多在中國市場日均銷量在2018年為752.6萬瓶,同比增速下降至7.5%;2021年,其日均銷量再下降為698萬瓶。
![]()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各種新口味包裝飲料層出不窮,遍布大街小巷的現調飲料店也來分走一杯羹,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
未來,益力多還能憑借“多多姨”的“人情牌”,在飲料界江湖上留住一席之地嗎?
各位自己友,
你覺得“益力多阿姨”未來會消失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