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新規刷屏了朋友圈:
以后家里老人去世,取錢不用再跑斷腿、被銀行氣出病!
國家終于出手,老百姓的呼聲,真讓人松了一口氣。
![]()
先看兩組關鍵數據:
截至2024年底,
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已經超過 3.1億人,
全國存款總額突破 160萬億元,
其中中老年人手里的存款,占了很大一塊。
這些錢,不是什么“巨額財富”,
是老人一輩子攢下的養老錢、看病錢、壓箱底的錢。
可問題是——
人走了,錢取不出來,家屬還得被銀行一通折騰!
![]()
以前怎么辦?一句話:麻煩、太麻煩!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父母突然去世,家屬拿著死亡證明去銀行取錢,
結果銀行說:
“存款超過1萬元,必須帶公證書!”
啥意思?
就是說,哪怕只多一塊錢,也得跑去公證處。
公證處呢?
要你提供一堆材料,還得掏手續費——
按存款金額的 1%~2% 收,
最低300塊,最高沒上限!
很多家庭又氣又無奈:
“爸媽的錢,我們拿自己的遺產,還要公證花錢?”
就是因為這樣,不少人干脆放棄取款,任錢“睡”在銀行。
![]()
?好消息!新規來了!6月1日起全國執行!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央行聯合發文:
從2025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執行新規——
免公證取款限額從原來的 1萬元提高到5萬元!
這意味著:
以后只要老人留下的存款 不超過5萬元,
家屬帶上身份證、死亡證明、親屬關系證明,
直接去銀行柜臺,就能取出。
不用公證、不用跑腿,
半小時搞定,沒人為難!
這一舉措,可以說——
真正把人性化落到實處。
![]()
那超過5萬元怎么辦?還有兩種辦法
如果存款金額超過5萬元,就要公證,
但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方法一:知道賬號+密碼
如果家屬知道老人賬戶和密碼,
可以直接登錄該銀行的APP,
將余額轉到自己的賬戶上。
這算是“最省事”的方式。
當然,這得是在合法繼承的前提下操作。
![]()
方法二:分次取款
比如老人賬戶上有7萬元,
超過了5萬元限額。
那也可以用ATM機分幾天取完,
每天上限2萬元,
三四天就能取出來。
這在不少農村地區尤其實用。
![]()
那要是家里人不知道老人有幾筆存款呢?
這種情況很常見,
尤其是老一輩人,
喜歡存幾筆“私房錢”,
甚至自己都記不清在哪個銀行。
怎么辦?
帶上死亡證明+戶口本+繼承人身份證,
去附近銀行查詢,
銀行會查出死者去世前后6個月的賬戶明細。
這時候,錢在哪里、多少、怎么取,就一目了然了。
![]()
一句提醒:信息溝通比錢更重要
其實,很多矛盾的根源不是銀行,而是家人之間的“信息不透明”。
建議家里老人,特別是 65歲以上 的:
? 把存款信息、銀行賬戶記清楚
? 告訴信得過的配偶或子女
? 提前立遺囑,把分配寫明白
別怕麻煩,
比起去世后家里人為幾萬塊鬧矛盾,
現在多說一句,反而能少一堆事。
![]()
最后說一句
這次的銀行新規,確實是個大好事。
它讓普通人不再因為一點小錢被流程“卡死”,
也讓銀行辦事更高效。
但在農村和偏遠地區,
政策宣傳、信息普及還得跟上。
能不能真落地、真方便老百姓,
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不過,至少這一步,
走在了讓老百姓心里踏實的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