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的一個深夜,解放軍301醫院的病房里,彌留之際的蕭華上將突然睜開眼睛,他用盡力氣對身邊的家人說把杜鏈叫來。
![]()
這個請求讓所有人愣住了,此時的蕭華,連說話都困難,為什么偏偏要見大女婿?床頭那份6000字的材料,藏著什么秘密?
![]()
病房里的托付
1985年4月,蕭華的臉色一天比一天差,妻子王新蘭勸他去醫院,他總說工作忙。等真正去檢查,結果出來了,胃癌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
7月,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來醫院探望。
![]()
"你個人還有什么要求嗎?"
蕭華搖搖頭,吸著氧氣說:"組織上已經很關心我了,孩子們也都長大成人。我只是想,青年人是國家的希望,關于人才的開發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就是蕭華,連死都要給國家提建議的人。
病情急轉直下是在8月初,蕭華把家人叫到床前,單獨點名,把我的大女婿杜鏈找來。
杜鏈趕到醫院時,蕭華已經說話很困難了,他艱難地抬起手,指向床頭柜,那里放著一份厚厚的材料。
"這是......我寫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和技術市場......"
6000字,他已經逐字逐句改了兩遍。
"周一上午......交給中央......"蕭華緊緊握住女婿的手。
![]()
杜鏈的手在發抖,他怎么也想不到,病成這樣的岳父,還在惦記著國家建設。
"你要......努力......"
就這四個字,蕭華說得格外用力。
![]()
西子湖畔的淚水
說起蕭華,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長征組歌》。
你可能不知道,這部史詩是他流著眼淚寫出來的。
![]()
1964年2月,蕭華因肝炎去杭州療養。48歲的他,本該好好休息,可他偏偏在西子湖畔一座小樓里,把自己關起來了。
長征三十周年快到了,全軍都在籌備紀念活動,很多報刊約他寫文章,他覺得寫不過來,干脆寫組詩。
他選取了12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告別、突破封鎖線、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大會師......每一段都采用"三七句、四八開"的格式,12行,68字,一詩一韻。
妻子王新蘭在一旁看著,她親眼見證了丈夫是怎么寫出這些詩句的。
"寫《告別》那段時,他哭了。"
"寫《過雪山草地》,又哭了。"
蕭華后來說:"我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淚,想起長征中犧牲了那么多好同志,怎么能不難過呢?"
![]()
他18歲參加長征,親眼看著戰友倒在雪山上,倒在草地里,那些孩子啊,有的才十幾歲,淚水濕透了紙背。
1965年初,四位作曲家帶著初稿來杭州匯報,他們四個人組成臨時演唱小組,從第一曲唱到第十曲。
蕭華聽著聽著,眼淚又下來了,他不由自主地跟著吟唱,揮動拳頭,踏著步子。
作曲家們提了個問題:"'毛主席用兵妙如神',這個'妙'字不太好唱。"
蕭華略一思索,當場改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一個字的改動,成就了經典。
![]()
1965年8月1日,《長征組歌》在北京首演,兩毛錢一張票,場場爆滿。周恩來總理一共看了17次演出,還專門請歌唱家教他唱,一句一句學。
當年參加長征時,蕭華才18歲,一路上那么艱難,他沒哭過,因為沒時間哭。寫下這些文字時,他哭了。
![]()
從"娃娃司令"到共和國上將
很多人好奇,蕭華為什么這么年輕就能當上將?
答案藏在他的經歷里。
![]()
1916年1月,蕭華出生在江西興國縣一個泥瓦匠家庭,父母都是早期共產黨員,家里就是中共興國縣地下黨的交通站。
蕭華從小聰明,每年考試都是第一名,12歲那年寫作文《我的將來》,立志要"打倒軍閥"、"鏟除列強"。
1929年,13歲的蕭華參加了毛澤東主持的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1930年,毛澤東第二次來興國,這時蕭華已經是少共縣委書記了。
1933年,博生縣成立少共國際師,戰士平均年齡只有18歲,蕭華任政委,那年他17歲,周恩來稱他為"娃娃政委"。
![]()
長征開始時,蕭華已經是軍團組織部長兼師政委。他參與了那場著名的"彝海結盟",在他的撮合下,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為異姓兄弟。
抗戰爆發,蕭華率部參加平型關大捷,建立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揮師北上,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
1949年,毛澤東在北平接見四野干部,看到蕭華,他說:"你我多年不見,可是我的耳朵長得很,你一時司令,一時政委,一時山東,一時東北,出息好大喲!"
![]()
1955年授銜時,蕭華39歲,是最年輕的開國上將。
這是用腳走出來的,是用命拼出來的。
![]()
革命伴侶王新蘭
說完蕭華,不能不說王新蘭,這個女人的經歷,比小說還傳奇。
1924年6月,王新蘭出生在四川宣漢縣,她叔叔王維舟是著名革命家。國民黨派了一個連駐扎在村里,叔叔讓小小的王新蘭給地下黨送信,她才6歲啊。
![]()
1933年,9歲的王新蘭成了紅軍。1935年春,她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征,11歲走完了二萬五千里。三過雪山草地,她都挺過來了。
1937年春,13歲的王新蘭轉為中共黨員。
同年夏天,王新蘭去延安途中因大雨被困在云陽鎮,巧的是,村里也住著八路軍部隊,其中就有蕭華。
那天傍晚,王新蘭幾個小姑娘在村頭唱歌跳舞,陳賡把蕭華介紹給她:"他是蕭華,我們最年輕的指揮員。"
蕭華對這個唱歌好聽的川妹子產生了好感,陳賡開玩笑說:"小蘭啊,你要是我女兒,我一定把你嫁給蕭華。"
![]()
蕭華把心事告訴了羅榮桓,羅榮桓親自出馬,把窗戶紙捅破了。就這樣,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
可蕭華很快被派往山東,有一次,毛澤東在延河邊遇到了王新蘭,得知她是蕭華的對象,毛澤東笑著說:"我們派他到山東去跟鬼子打仗了,那個地方非常危險,那個地方也有很多東洋美女哦。你可要小心呀。"
毛澤東當即決定:"我給蕭華拍個電報,你馬上去找蕭華。"
從延安到山東,王新蘭走了整整一年,1939年底,她終于找到了蕭華。
見到蕭華,王新蘭行了個軍禮,蕭華一把把她擁在懷里:"你長大了,也長高了......"
![]()
兩人在冀魯邊區的一個農村里舉行了簡樸的婚禮,當時蕭華24歲,王新蘭16歲。
后來,她生了蕭雨、蕭云、蕭霜、蕭露、蕭霞五個孩子。
1985年8月12日,蕭華離世,享年79歲。
那份6000字的材料,杜鏈按照岳父的囑托交給了中央,中央很快回復,采納了蕭華的建議。
杜鏈后來在信息化建設領域繼續工作,擔任國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國信息協會原副會長,在國家經濟信息系統、電子政務外網等重點信息化工程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沒有辜負岳父的囑托。
![]()
王新蘭和蕭華相互陪伴了46年。從13歲認識他,到他離開,她的身邊再沒有這么一個人。2022年12月30日,王新蘭逝世,享年9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