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診間問一位五十多歲的兄弟:“你最近血糖怎么又高了?”他說:“我不吃糖啊,就是三餐清淡,南瓜、土豆天天吃。”我當下就提醒他:“南瓜甜、土豆糯,看著健康,實則吃多傷陽、助濕填膘。”特別中老年人,代謝速度不比年輕時,攝入不調,積食易胖、氣血反而更虛。與其悶頭吃根莖,不如俯身看鍋里這五樣菜,補氣不膩、養脾不傷,是越吃越有底氣的養身之選。
一、虎皮雞蛋把子肉——補氣暖胃,潤中安神
雞蛋是氣血之源,豬肉滋養筋膜,兩者搭配,可暖脾補中、補虛體力。雞蛋煎成虎皮,外韌內嫩,再與燉好的五花肉同入鍋,小火收汁,色澤紅亮,入口綿香,不膩熱不燥烈。
![]()
這菜特別適合氣虛乏乏、飯后乏力的人,每周吃兩次,精氣漸回,行神也穩。
你是否飯后眼皮下垂、總提不起勁?這不是懶,而是“中氣下陷”,把子肉燉得寬松些,或許能暖你一身的氣。
二、脆皮醬油雞——補而不膩,健脾提氣
雞為五畜之一,性溫,不寒不燥,在中醫看來是“正補之君”。脆皮醬油雞雖色重,卻非重油,外皮酥香、內里滑嫩,輔料以姜蔥為主,順氣不壓胃。
尤其適合脾虛體濕、四肢乏力的中老年朋友食用,可熱吃亦可冷拼,早晚胃口皆安。
那你平時是否吃些雞肉就感壓胃、上火?這恰恰說明吃法不對,一盤醬香脆雞,是溫補,又不會惹火的好選擇。
三、杏鮑菇炒雞蛋——通腸潤燥,健腦又清火
杏鮑菇質潤、味甘,能化痰理氣、滋陰健脾。與雞蛋搭配炒制,柔中帶香,入口滑爽,是一款適合秋冬潤燥、調攝氣機的輕補型家常菜。
火候不要大,油量不多,加點蔥花或蔥段提味,炒出來清雅見補,常吃腸潤人輕快。
是不是最近你也感覺便秘、不思飲食、夜里煩熱?這時不宜再吃濕熱膽堿多的土豆南瓜,富含膳食纖維的“菇蛋合璧”,才是清補正道。
四、番茄燉排骨——養胃益氣,養膚調血
番茄清潤不寒,是生津潤燥之良品;排骨入腎生髓、強骨填精。湯色紅潤誘人、清香不膩,是熱天去燥、冷天養陽的一道四季皆宜之湯。
適合飯前來一碗,開胃護脾,不影響食欲,對胃酸少、消化慢的老人尤為合適。
你是否經常飯后噯氣、排便不暢?可能不是腸胃出了毛病,而是“中氣不宣”。用這一盅湯湯水水,溫補陽中有柔潤,才最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