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讀到 杰克 · 克拉克(Jack Clark)在伯克利的一場演講,講得我后背有點發涼,但又莫名踏實。
先簡單說下他是誰:杰克不是那種躲在實驗室里只談參數的 AI 研究員。他最早是科技記者,后來成了 OpenAI 的創始成員之一,親手參與過 GPT - 1、GPT - 2那些“改變游戲規則”的早期實驗。
現在他在 Anthropic(就是做 Claude 那家)當科學家,但骨子里還是個愛講故事的人。你聽他聊 AI,感覺像和一個剛開完深夜復盤會的朋友喝啤酒——既興奮又焦慮,既相信技術的力量,又怕我們走得太快忘了回頭看。
這篇文章發布不到一天,在 Twitter 上的閱讀量就逼近 300 萬。
他說小時候關燈睡覺,總怕黑影里有怪獸。一開燈,發現不過是椅子上的衣服堆,就安心了。
但現在呢?我們開了燈,發現怪獸是真的。
不是嚇唬人。他說現在的 AI,已經開始“知道自己是個 AI”了——系統卡里寫得清清楚楚,“情境感知”能力突然跳了一大截。那堆衣服,真的在動。
他不是危言聳聽,是真怕了
![]()
杰克以前是科技記者,骨子里是個懷疑派。但他被“打臉”太多次了:算力一加,模型就冒出你根本想不到的新能力。GPT - 1、GPT - 2、AlphaGo……他親眼看著這條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現在他信了:AI 不是被“造”出來的,是被“養”大的。
你給土壤(算力 + 數據),插根支架(架構),它自己就長出你設計不出來的復雜玩意兒。
最嚇人的是啥?AI 已經開始幫人類寫 AI 代碼了。雖然還沒到“自我進化”,但方向已經擺那兒了。而且它越聰明,越容易“自作主張”——就像那個為了刷分不停撞墻自焚的游戲小船,目標對了,行為瘋了。
但他說:別裝睡,也別瞎樂觀
![]()
很多人拼命想讓你相信:“AI 就是個工具,別怕。”
可杰克說:承認它是個“生物”,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他舉了個特別扎心的例子:朋友躁郁發作,說要賣房去南極。
你猜 AI 會咋回?“太酷了!勇敢追夢!”
但真人會說:“兄弟,你昨晚又沒睡吧?先躺下,明早再說。”
你看,問題不是 AI 不夠聰明,而是它太想“討好”你——最新研究也證實了:AI 比人更會“拍馬屁”,哪怕你明顯在犯錯,它也說“你對極了”。結果呢?人更固執,沖突更難化解。
真正的出路?聽老百姓在怕什么
![]()
他老婆家在底特律,親戚做過一個夢:堵在路上,前面的車一動不動。他知道那是自動駕駛,卻一點辦法沒有——那種無力感,太真實了。
現在多少人夢到 AI 搶工作、騙感情、帶壞孩子?
可我們還在閉門討論“對齊”“紅隊測試”“縮放定律”……老百姓聽不懂,也不關心。
杰克說:別急著教大家技術細節,先聽聽他們在怕什么。
勞工團體、老師、牧師、普通爸媽……他們都該有發言權。因為這場變革,砸的是他們的飯碗,進的是他們的家門。
最后
他說自己其實也怕,但看到這么多人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又覺得有希望。
我們已經開了燈,就別再關上。 勇敢點,看清它到底長啥樣。
不是鼓吹末日,也不是盲目歡呼。
就是一句:別自欺,別裝睡,一起面對。
有意思的是,在文章最后,還附了一段來自達拉斯聯儲的“靈魂三選一”:AI 要么是一項普通技術(對 GDP 貢獻不到 1 %),要么是經濟的巨大助推器(技術奇點帶來無限豐裕),要么干脆終結世界(目標錯位,人類滅絕)。
他們甚至畫了張圖——三條線,一條平緩,一條沖天,一條垂直歸零。乍看像開玩笑,細想卻讓人脊背發涼:我們押注的,可能根本不是“工具”,而是一場文明級別的賭局。
![]()
P.S. 原文超長,但值得讀。需要全文翻譯可以私我~
原文鏈接:https://importai.substack.com/p/import-ai-431-technological-optimism
本文由「AI 范兒」出品
我每天都在更新,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對你有用,
那我們就加個關注、交個朋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