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Bryan Berg
撰文 | 阿嫻
審校|Ziv???????????????????????????????????????????????????????????????????????
當我們拿起撲克牌,往往是和朋友打斗地主、算24點,或是玩摜蛋。但有人卻把這張薄如蟬翼、表面非常光滑的紙牌,玩出了新花樣——用上萬張紙牌,搭起了一座座打破世界紀錄的紙牌屋。
![]()
這座打破吉尼斯紀錄的紙牌屋是布萊恩的作品,高約7.6米,是為德克薩斯州博覽會建造的。|Bryan Berg
創造奇跡的人,名叫布萊恩·伯格(Bryan Berg),出生于1974年3月21日,他自8歲起便和祖父一起疊撲克牌,搭建一些規則的盒子狀“房子”。雖然很困難,但布萊恩堅持不懈,不斷探索自己的疊牌技巧,讓牌堆得更穩固、更長久。
1992年,年僅18歲的布萊恩堆疊出來的一座塔高達4.4米,首次打破了世界最高獨立紙牌屋的世界紀錄。為了對真實建筑結構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習建筑的受力,布萊恩在大學期間選擇了建筑學專業,最后拿到了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建筑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的設計研究碩士學位。
![]()
威尼斯人賭場曾委托布萊恩搭建了世界規模最大紙牌屋(該紀錄后被印度的Arnav Daga超越),建造了威尼斯人、四季酒店、澳門金沙城賭場、鐘樓和里亞托橋的復制品。這個項目耗時約45天,使用了4000副、約21萬張撲克牌。|Bryan Berg
此后的數年間,布萊恩多次創造并刷新了世界紀錄,比如他將世界最高獨立紙牌屋的紀錄從原來的4.4米更新至7.86米。
他還刷新了“在八小時內搭建最高獨立紙牌屋”的世界紀錄,成功搭建起一棟54層的紙牌屋,過程中不使用膠水、膠帶,僅憑一張張撲克牌的相互堆疊。紙牌屋建成后,布萊恩還成功在頂部放置了一臺重226克的手機(當然這個紙牌屋是該手機品牌的軟廣)。
![]()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房間必須幾乎密閉且高濕度,為此設置了7個加濕器,讓撲克牌維持在穩定狀態。布萊恩幾乎不間斷持續搭建,偶爾中停下來喝水或吃點點心。|Bryan Berg ???????????
如今,51歲的布萊恩是一名職業的撲克牌疊牌師,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以疊牌謀生的人。那么,他的收入來源是什么呢?布萊恩的紙牌屋擁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其作品極具吸引力,非常適合在特別活動、廣告宣傳或博物館中展示。于是,他的客戶有迪士尼、雷克薩斯、蒂芙尼、LG、維珍、金沙集團和舊金山歌劇院等公司。
例如,2005年,海嘯襲擊印度尼西亞,造成數十萬人死亡。布萊恩花了14天時間,用17.8萬張卡片復制了紐約天際線的標志性建筑,比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熨斗大廈,吸引眾人在活動現場駐足,讓更多支持者通過慈善機構向幸存者捐款。
![]()
洗衣機一直在運轉。|Bryan Berg
在和LG電子公司合作的一個項目中,為了充分展示LG洗衣機卓越的減震性能,他提出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構想——在一臺以1000轉每分速度運轉的LG洗衣機上,利用撲克牌搭建起一座高達3.3米的紙牌建筑。洗衣機在整個制作和拍攝過程中裝滿濕衣服,有工程師在現場讓它每天連續運轉24小時。最終,布萊恩在12小時內成功搭建出了一座高達4.6米的紙牌屋。
那么,伯格究竟是怎么做到不用膠水、膠帶搭建紙牌屋的呢?都有哪些獨門秘技?
大多數人嘗試搭建紙牌屋時,都會用金字塔形或三角形作為地基,并在此基礎上再建一層。但是這種結構并不能幫助你搭出更高的紙牌屋,一般只能搭三層。而伯格開發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技術,他采用的是正方形,一個簡單的四張卡片單元結構。
![]()
有點類似蜜蜂搭建的蜂房。|Bryan Berg
建筑建得越高,卡片的總重量實際上會使紙牌屋更加穩定。此外,由于他將卡片排列成網格狀,它們可以防止彼此倒塌或彎曲,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它們的強度和穩定性。布萊恩·伯格稱,正是撲克牌的重量和特殊的格子狀結構共同產生作用,才能使這些“撲克牌摩天大樓”屹立不倒。
![]()
不過,和嚴謹、專注且枯燥的搭建過程相比,布萊恩最喜歡的是親手摧毀自己的心血結晶。他說 :“ 我喜歡推倒這些建筑,因為我認為每個項目的拆除都是創作過程的一部分。 我最喜歡的破壞方法是用吹葉機,因為這樣可以真正控制風力,控制風吹向何處,以及風力造成的破壞程度。看著高塔在風中搖曳,看著墻壁或柱子因巨大的氣流或其他部分倒塌的沖擊而倒塌,這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思。我從推倒紙牌中學到的東西和從搭建紙牌中學到的東西一樣多。”

????
參考資料:
[1]https://shuffledink.com/bryan-berg-world-record-playing-card-stacker/?srsltid=AfmBOorselhKhx1dPmJ3f0D-FBjL4gphiHegfjUZAZyJ_BDJny1-pOd8
[2]https://nojoeschmo.com/2013/03/19/the-cardstacker/
[3]https://www.cardstacker.com/about-cardstacking
[4]https://www.cardstacker.com/#/venetian-macau/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yan_Berg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