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汽車,淘寶汽車,拼多多汽車,茅臺汽車,五糧液汽車,老干媽汽車,十三香汽車,茶葉蛋汽車,涪陵榨菜汽車將陸續上市!”,一位網友調侃道。
![]()
最近,熱搜爆了,京東居然湊齊了造車局,前陣子官宣和廣汽、寧德時代搞聯名新車,雙 11 直接開賣,這速度快得讓人以為在搶家電庫存呢!
肯定有人要罵:“又來一個跟風的!” 打住打住,人家京東精著呢,才不會傻到砸百億自建工廠當冤大頭。
這波操作的核心,說白了就是把手里的 “王牌” 往汽車圈一甩 —— 那幾億用戶的消費數據,比 4S 店銷售的嘴靠譜一萬倍!
![]()
賣了這么多年汽車用品,誰愛貪便宜、誰怕售后被坑、誰買車就盯著大空間,京東門兒清得像揣著用戶的購物車日志。所以它壓根不碰生產,直接拉來廣汽當 “代工廠”—— 畢竟人家有燈塔工廠和安全技術兜底,造個車跟玩似的;再拽上寧德時代管電池,巧克力換電技術一加持,續航焦慮直接拜拜。自己呢?專心搞用戶需求、獨家銷售和售后,這分工比外賣平臺派單還精準!
你瞅瞅這效率,11 月 9 號發新車,雙 11 就開賣,把電商玩剩下的 “快節奏” 甩給了汽車圈。要知道傳統車企搞款新車,沒個三五年別想落地,京東這波直接把周期砍到 “按天算”,簡直是降維打擊!
![]()
千萬別以為它是來搶新能源蛋糕的,人家盯著的是自家數據和服務的變現路子。3000 家養車門店 + 4 萬家合作網點不是白建的,現在直接串起 “買車 - 配裝 - 養護” 全流程,連車衣定制都能一站式搞定。這種輕資產玩法多雞賊,不用擔工廠虧損的風險,還能給電商業務找新活錢,穩賺不賠的買賣。
對比蘋果造車十年打水漂的慘狀,京東這步棋太聰明了。蘋果非要自己搞技術壟斷,結果跟車企談崩,百億投入全泡湯;京東直接抱大腿,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自己只當 “用戶翻譯官” 和 “銷售總管”。
![]()
最狠的是要改寫買車邏輯 —— 以后買車可能真跟買手機一樣簡單。線上看數據選配置,線下門店試駕保養,連保險金融都能一鍵搞定,再也不用跟 4S 店銷售斗智斗勇砍價了。有分析師說這是 “1+1+1>3” 的效應,我看根本是 “用互聯網思維吊打傳統模式”!
不過話說回來,這模式真能復制嗎?別家有京東這么全的用戶數據嗎?有近萬家線下門店打底嗎?恐怕沒那么容易。畢竟不是誰都能把 “賣貨的本事” 變成 “造車的底氣”。
家人們,你們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