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只會偽裝,不會消失”
以色列,哈馬斯簽署停火協議,哈馬斯武裝釋放了最后一批以色列人質,這個飽經戰火的地區終于看到了一條通往和平的道路。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協議,而是中東局勢的轉折點。
被扣押兩年的20名人質回家,流離失所的加沙民眾返鄉。面對特朗普政府團隊所創造的這個歷史性成就,特朗普昔日的政敵,希拉里,克林頓,拜登,彭斯等都公開發表聲明,稱贊特朗普所做的歷史性貢獻。
希拉里·克林頓,這位特朗普2016年大選的宿敵,她以前國務卿的視角甚至在CBS新聞上公開表揚:“我真的贊揚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以及該地區的阿拉伯領導人,為致力于這個20點計劃并看到前進道路。”
跟特朗普一向不對付的主流媒體也對表達了對特朗普促成中東停火的肯定,《時代周刊》甚至將特朗普作為封面人物。
這一刻,美國的政界精英們罕見地跨越了黨派鴻溝,美國政治似乎回到了美國兩黨和而不同,但共識大于撕裂的時代。
然而,在這些贊譽聲中,卻有另一個格外刺耳的聲音,它來自華盛頓深層政府的陰影中,來自那位昔日美國總統: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這位平日里張口閉口公平、民主、和平的政治人物,遲遲未發聲。在洶涌的民意下,兩天后才酸溜溜地發表推文,表面贊美停戰決定,實則因無法自控的嫉妒刻意回避特朗普團隊的努力。
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感到鼓舞和寬慰,因為沖突即將結束.....”沒有一個字提到特朗普和他的團隊,沒有一絲認可。
只有那一如既往地的官話和冠冕堂皇的詞語,奧巴馬仿佛一頭獨狼在自己的森林里低吼,拒絕加入特朗普的中東和平計劃。
奧巴馬故意視而不見的舉動宛如被拋棄的怨婦,醋意橫生,對他口中所稱的博愛﹑原諒﹑寬廣胸懷是極大的諷刺。
但在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未頒給特朗普時,而是授予來自委內瑞拉的反對派領導人時,奧巴馬卻迅速發文祝賀。言辭間仿佛在暗自慶幸:“幸好不是特朗普得獎,否則搶走了我的風頭。”
![]()
在隨后接受媒體采訪時,奧巴馬抨擊特朗普:“我所代表的很多東西,以及我和米歇爾試圖展現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對美國的價值觀。我的繼任者似乎代表了相反的觀點。不是看起來,而是確實如此。”
奧巴馬的這種極端反差并非偶然,它是奧巴馬政治DNA的真實寫照:在正襟危坐的外表下,藏著對權力的執著和對對手的刻骨仇恨。
“獨狼”的陰影
2020年,特朗普的亞伯拉罕協議已然是中東外交的里程碑。那時,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蘇丹和摩洛哥的正常化協議,不僅打破了長達數十年的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對立,還為區域經濟合作打開了大門。
如今,2025年的加沙停火協議,更是這一戰略的延續。特朗普團隊開創性地促成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參與調解,在強大的“以實力促和平”的威懾下,哈馬斯在限定的時間內釋放了所有幸存人質,以色列也釋放了巴勒斯坦囚犯。這為加沙的重建與和平,帶來了新的希望。
但在奧巴馬看來,對手的成功,遠比自己的失敗更為痛苦。
2016年總統大選,奧巴馬曾公開警告:“特朗普的當選將是對美國民主的巨大威脅。”八年過去,他的這種敵意非但未消,反而更加偏激,變成了一種對特朗普近乎病態的對抗。
特朗普在中東的成功,不僅讓奧巴馬的“伊朗核協議”成為一紙笑話,更暴露了奧巴馬外交的軟弱:他對伊朗的綏靖和對以色列疏遠的中東政策,導致了中東動蕩的加劇。
所以,在特朗普的中東和平進程中,這頭獨狼選擇舔舐自己的傷口,而不是加入。
抨擊匈牙利與波蘭
就在整個中東進入和平的歡呼聲中的時候,奧巴馬卻邀請三位“民主斗士”——匈牙利的桑多爾·萊德勒和斯特法尼亞·卡普龍查伊,以及波蘭的祖贊娜·魯津斯卡.布魯什參與對話,主題是“對抗威權主義”。
奧巴馬聲稱:“我越來越擔心全球威權主義浪潮的興起,即使在那些一度被認為不受自由侵蝕影響的國家。”
這已經不是和平的民主對話,而是對匈牙利和波蘭保守派勢力的直接攻擊。而他為什么選擇抨擊這兩個國家?
因為這兩個國家,正是歐洲大陸反非法移民政策的堡壘,是歐洲最后的盾牌。在2015年移民浪潮危機中,匈牙利在歐爾班領導下,迅速修建邊境圍欄,拒絕歐盟的移民配額,強調“生育而非移民”的國家政策。波蘭的法律與正義黨(PiS)政府,也推行嚴格的邊境控制,優先保護本國公民的就業和社會福利。
但他們保護本國國民和邊境的政策行為,在奧巴馬眼中卻是“逆全球化的”,是不折不扣的“威權主義”。
因為他的Obama基金會充斥著來自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的資助者,表面上強調“反腐敗”和“人權”,實則推動開放邊境議程。匈牙利的評判者反擊道:“奧巴馬不關心民主,他關心的是維護自由精英的霸權。”
奧巴馬將匈牙利和波蘭的移民政策,貼標簽為“反移民情緒”和“右翼民粹主義”。卻忽略了這些政策的成效:匈牙利的經濟增長率在2024年達4.5%,失業率低至3.5%,社會治安更是遠超歐盟平均水平。波蘭的拒絕移民配額的政策,不僅提升了生育率,還穩定了社會結構,波蘭成為歐洲發展最快的國家。
就在匈牙利和波蘭成為歐洲最安全國家的時候,英國﹑法國﹑德國卻深陷非法移民犯罪和文化撕裂的漩渦中不能自拔,倫敦﹑巴黎﹑柏林街頭抗議此起彼伏。
這些歐洲國家明顯的現實對比,凸顯了奧巴馬的“全球主義”本質:他不是守護民主,而是用“民主”幌子,推動無國界的世界秩序,而歐洲正是他完成計劃的重要環節。
民主黨滑向極左
奧巴馬的激進主義,不止于外交。他是民主黨向極左傾斜的最大推手,他一手促成了民主黨從溫和轉向激進。
在奧巴馬的重塑下,民主黨從藍領工人的代言人,變為社會精英的政治會所,少數族裔﹑LGBTQ群體等成為它最直接的選票倉。他在演講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膚色﹑性別﹑種族等“身份標簽”,卻刻意掩蓋能力和品德,他將美國社會切割為“邊緣化群體” vs“白人特權”,加劇了族群對立。
奧巴馬的遺產,不是團結,而是分裂。但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總有一天會被沉默的大多數拋棄。
在他的任內,民主黨丟掉了900多個州議會席位、12個州長職位、69個眾議院席位和13個參議院席位,民主黨處于50年來最糟狀態。
在2016年大選中,民主黨在愛荷華的工人階級白人支持率暴跌23個百分點,在俄亥俄跌15.5%,在密歇根跌11%。希拉里的敗北,正是奧巴馬激進政策的直接后果。
可以說,正是奧巴馬的激進政策,一手促成了特朗普的橫空出世。
2025年,他在接受采訪時警告“右翼民粹主義打開大門”,卻無視民主黨自身的極左滑坡。他將民主黨從克林頓時代的基層代言推向“身份政治”的激進主義。這頭獨狼,不是民主的守護者,而是破壞者。
奧巴馬的“獨狼”遺產,是歐美政治的定時炸彈。從他當選之日起,就通過全球主義腐蝕國家主權。從巴黎氣候協定,到伊朗核協議,將國家利益拱手讓予國際機構。
奧巴馬對匈牙利和波蘭的抨擊,正是這一腐蝕的延續,他支持開放邊境,削弱歐洲主權,最終反噬美國的安全。
但是,奧巴馬鼓勵的“多邊主義”,卻忽略了國家主權的核心:保護本國公民。所以,特朗普“美國優先”戰略的成功,正是對這一模式的絕地反擊。
奧巴馬的黨內重塑,推動了“覺醒文化”的泛濫。從大學校園到華爾街,從聯邦機構到世界500強企業,任何異見都會被貼上“歧視”的標簽。
“政治正確”不是包容,而是制造新的歧視。
好萊塢影星﹑大學高知人群,民主黨精英們自娛自樂,而工人階級﹑農場農民卻轉向了特朗普。為了非法移民,為了膚色政治﹑為了LGBTQ群體,民主黨已經偏離了初衷。在歷經2016年﹑2024年的慘敗之后依然沒有反省和自我糾正,反而愈陷愈深,越來越激進。
![]()
奧巴馬的傲慢,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危機:民主黨在奧巴馬的影響下,正滑向極左的深淵。
奧馬爾.伊爾汗,AOC,佐蘭.馬姆達尼,奧馬爾.法塔赫......
這些民主黨的后起之秀,正在接過奧巴馬的衣缽,他們不再隱藏,比奧巴馬更加激進。如今民主黨的戰車已經被綁架,查克.舒默﹑南希.佩洛西等老牌的民主黨人在他們面前已經成為溫和派。
奧巴馬的獨狼心態,正是個人野心的產物。他退而不休掌控權利,從美國國會到奧巴馬基金會,他拉動絲線,操控敘事,等待時機。
在全球右轉的大趨勢下,奧巴馬的全球主義雖然漸弱。但幽靈只會暫時藏匿,不會就此結束。除非華盛頓下定決心,否則這頭野獸,必將在黑暗中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