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法獅龍網站
苗野|發自北京
一天七名高管職務調整,同時宣布設立AI子公司,這家集成吊頂老牌企業試圖用一場自我革命回應市場挑戰。
近日,法獅龍的一則人事公告打破了行業沉寂,涉及總經理、董事、董秘、獨立董事等關鍵職位的七名高管在一日內悄然完成“換血”,這場劇烈的人事地震涉及面之廣實屬罕見。
此外,這家公司還宣布了一項大膽的決定,斥資2.5億元設立AI子公司北辰星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科技領域。
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法獅龍近年來持續業績承壓的困境。2025年中報顯示,公司凈利潤虧損761.21萬元,同比下滑26.3%;營業收入2.31億元,同比減少5.35%。2024年全年,法獅龍凈利潤虧損已達2898.73萬元。
在集成吊頂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的紅海,法獅龍的AI跨界狂想,是一場深思熟慮的轉型,還是對未來的一場豪賭?
“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是基于公司發展戰略考量。”法獅龍在公告中表示,旨在為業務轉型和新業務發展打造新的載體和平臺。這項投資將對公司整體規模擴大、盈利能力提升產生積極作用。
10月14日,法獅龍股價報收50.67元,上漲8.13%,市值達63.71億元。近期法獅龍股價不斷突破新高,近一個月累計有10個交易日股價刷新歷史紀錄。
![]()
高層“換血”+跨界AI的背后邏輯
法獅龍的這場高層大“換血”發生在9月底,共涉及7名高管,同時空降具有投資背景的高管。
具體包括:沈正華辭去總經理職務,仍擔任董事長;王雪娟、申屠寶卿分別辭去董事及獨立董事職務;陸周良、沈中海辭去董事職務,繼續擔任副總經理;朱凱辭去副總經理職務,轉任投資部經理;蔡凌雲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留任副總經理。
與之同步法獅龍迅速填補了職位空缺。李敬祖、常蘭萍被提名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王磊被提名為獨立董事候選人。同時,董事會同意聘任李敬祖擔任公司總經理,聘任縱菲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新掌舵者的背景頗具看點,李敬祖擁有深厚的投資界履歷,曾擔任國開金融旗下國開開元股權投資基金執行董事、上海孚騰私募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等職。現任屹華科創(北京)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屹華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另一位核心新高管常蘭萍同樣來歷不凡,曾任中信國安下屬全資公司鴻聯九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公司副總經理,同時兼任甘肅、佛山、江門等公司總經理,現任深圳山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這兩位核心新高管的共同點在于,均具備傳統家居行業少見的投資與資本運作能力,與離任的實業派管理層形成鮮明對比。
這場人事地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前期股權變動后的必然結果。今年7月,法獅龍實際控制人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25.29%的股份轉讓給屹華山匯、博智興宇等機構及自然人,交易總額8.46億元。屹華山匯正是新任總經理李敬祖實控的企業。
法獅龍的這場人事變動引發市場對其核心團隊穩定性的熱議。
對此,法獅龍方面表示,人事變動屬工作調整需要,不會影響公司日常運營,公司實際控制人未因股權轉讓而變更。
人事震蕩的同時,法獅龍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決定,出資2.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北辰星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擬定經營范圍涵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等多項科技業務。
市場人士認為,從戰略層面看,法獅龍的“換血+跨界”組合拳旨在借助投資系高管的資源整合能力與行業洞察力,為企業打通資本與產業的連接通道。押注AI,既是對主業的賦能升級,也是對第二增長曲線的探索。雖然方向明確,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首要挑戰是投入與回報的不確定性。
法獅龍表示,此次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是基于公司發展戰略考量,子公司設立后,將成為法獅龍在京津冀地區的技術創新中心,與嘉興總部形成“南制造、北研發”的產業協同格局,助力公司從建材供應商向智能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
業績承壓,AI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法獅龍跨界AI的另一種解讀企業在困境中的主動突圍。
法獅龍起家于浙江嘉興,主營集成吊頂、集成墻面等建筑內裝產品,近年來受房地產行業低迷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業績持續承壓。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法獅龍實現營業收入6.1億元,同比下降17.62%;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898.73萬元、2852.57萬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325.69%、173.03%。
進入2025年,業績壓力未緩解,上半年法獅龍營業收入2.31億元,同比減少5.35%;利潤虧損761.21萬元,同比下滑26.3%,整體盈利水平持續走低。
法獅龍給出的虧損原因包括銷售規模縮減、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市場競爭加劇。
法獅龍的轉型抉擇也須放在集成吊頂行業整體困境的大背景下審視。據市場統計,中國集成吊頂行業相關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但行業集中度極低,第一梯隊TOP10企業市場份額僅20%。
市場規模的限制同樣不容忽視。2020年中國集成吊頂行業總規模約18.3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8億元,同比僅增長5.9%,增速放緩且競爭異常激烈。頭部企業均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戰。
法獅龍并非唯一一家向AI轉型的家居企業,轉型成為家居行業關乎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
但法獅龍的這場豪賭也面臨雙重考驗。一方面,2.5億元的投資對業績已然承壓的法獅龍來說不是小數目。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較上年度末下降10.6%至9.04億元。如何確保這筆資金能夠帶來預期的回報,是管理層必須直面的問題。
另一方面,從傳統制造行業向AI科技領域跨界,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是另一大難題。“AI技術如何與法獅龍現有的集成吊頂業務有效結合,產生協同效應,而非簡單的業務疊加,需要技術積累和商業模式創新。”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法獅龍可分階段投入資金,將有限的資源聚焦于能最快為傳統主業賦能的環節。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法獅龍跨界AI是一場由內在求生壓力和外在競爭動力共同驅動的戰略豪賭。“AI”、“智能制造”等新標簽能有效吸引資本市場關注,重塑估值體系。盡管跨界AI存在投入與回報的不確定性,但戰略“卡位”優于短期回報,關乎企業在未來智能家居生態中的話語權。
“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將AI技術與傳統主業深度融合,并培育出新的增長曲線。”柏文喜認為,跨界AI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技術本身有多前沿,而在于能否將AI技術深度融入集成吊頂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切實提升效率、優化體驗,并最終找到一條可持續的商業化路徑。
盡管基本面承壓,法獅龍的股價卻在近期表現強勁。10月10日收盤,法獅龍報收于45.98元,較上周的41.78元上漲10.05%。當日該股盤中最高價報45.99元,股價觸及近一年最高點。漲勢延續到了下一周,10月14日,法獅龍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報收50.67元,上漲8.13%。
從集成吊頂到AI科技,兩條截然不同的賽道能否順利融合,新高管團隊能否帶領公司走出業績困境,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