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的名字被眾人知悉,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這個名字讓他屢次身處危險中。
毛岸青生下來不久,毛主席就離開了家,從小他是跟著母親楊開慧長大的,他和母親的感情很深。
那時的毛主席,成為有心之人的眼中釘,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楊開慧特地給毛岸青改名“楊岸青”。
風平浪靜的日子過了幾年,但1930年楊開慧還是被湖南軍閥何鍵逮捕,楊開慧誓死不愿公開和毛主席脫離關系,最終被敵人殘忍殺害。
母親去世那年,毛岸青才7歲,正是需要母親的年紀。
![]()
后來在組織的安排下,兄弟三人來到上海生活,但上海的形勢突然變化,地下組織遭遇破壞,三人被迫流離失所。
最小的弟弟在流浪過程中因病去世,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在上海流浪,為了活下去,他們什么苦活累活都干。
一次,毛岸青意外在報紙上看到叔叔毛澤覃被敵人殺害的消息,憤怒之下他找到了半截粉筆,在墻上寫下“打倒帝國主義”六個字。
這六個字意外引來了巡捕房的注意,毛岸青遭到了毒打,打到了他的腦子,從此患上了腦疾。
那段流浪的歲月,毛岸青和哥哥相依為命,這幾乎是他們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幾年后,組織才找到二人,隨后將他們送往蘇聯。
![]()
在蘇聯學習的生活很艱苦,蘇聯正值戰爭,物資條件有限,但在有限的條件下毛岸青還是努力學習知識,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想像哥哥一樣在戰場上殺敵,但是因為身體原因,他只能做一些后勤工作。毛岸青也想開了,打倒敵人不止上戰場一種方式,努力學習知識也是手段。
十年后,毛岸青從蘇聯返回中國,后被組織派往哈爾濱從事土改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毛岸青被調回北京,這是他闊別多年后第一次見到父親,但在毛岸青的心里,雖然父子許久沒見,但是毛主席的教誨始終牢記于心。
![]()
建國后毛岸青從事翻譯工作,這對他的腦子產生了極大的負擔,他往往一邊工作,一邊承受巨大的痛苦。
哥哥犧牲的消息傳來后,毛岸青遭受巨大打擊,腦疾再次發作入院,他不愿意相信,曾經和自己那么要好的哥哥竟然犧牲了。
之后毛岸青來到大連休養,在這里他遇到了未來相守一生的人——邵華。
![]()
晚年的毛岸青身體一直不算太好,總是恍恍惚惚的,腦疾頻繁發作,分不清現實和想象。
他總是一個人拿著父母的照片念念叨叨,嘴里說著:“我想媽媽了!”說著說著,眼淚隨之落下。
2007年,毛岸青突發心臟病,臨終前,他用盡全身力氣,顫抖著寫下“楊岸青”三個字。
![]()
他的嘴里反復說著一句話,只有貼近他才能聽清楚,原來是“要葬媽媽旁”,可以說作為毛主席最長壽的孩子之一,毛岸青幾乎大半生都在思念親人中度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