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補是什么意思?”
1945年6月,七大選舉剛剛結束,陳賡就有疑問了,大家一看發問的人是他,立馬就明白了,這是在逗樂呢。
![]()
這時候,有人給了個回答,所有人都捧腹大笑,樂成一團……
1945年,共產黨在延安開七大,這場會議不簡單,從4月23日一直到6月11日,足足開了快兩個月。
為什么開這么久?因為要選出新的中央領導班子,必須充分發揚民主,為了讓每個代表都能充分表達意見,大會甚至專門推遲了選舉時間。
6月10日下午,到了投票選舉候補中央委員的時刻,在這批當選的人里,陳賡絕對是個“異類”。
選舉前,陳賡就開始“拉票”了,聲稱自己把當中央委員的衣服做好了,照片也拍了,懇請大家投自己一票,說完自己先笑得樂不可支,把周圍人也逗樂了。
當時戰爭還沒結束,大家內心都繃著弦,陳賡幽默風趣的風格一下子讓與會者輕松下來。當主持人宣布當選消息后,只見陳賡幾步跳上主席臺,沖大家做了個鬼臉,又有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大家笑成一片。
會議結束了,該拍照留念了,大家站好位置,攝影師正準備按快門,陳賡湊到毛主席身邊問:“主席,什么叫候補啊?”
![]()
這話一出,旁邊的人都樂了,有人立馬跟他開玩笑:“屁股上插黨參,后(候)補!”說著還真有人拿樹枝往陳賡屁股上比劃。
陳賡哪里招架得住這陣勢,嘻嘻哈哈往毛主席身邊躲,拍照現場一下子滿是愉快的氛圍。這件事后來在延安傳開,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笑料,大家能開玩笑、輕松一樂,還多虧了陳賡。
陳賡的幽默感眾所周知,上世紀30年代初,曾在上海搞情報工作。身處龍潭虎穴,他心理素質過硬,扮成一位王姓商人,在國民黨特務機關、警察局、幫會里都交了“關系”。
有一次,法租界巡捕房的頭目找到陳賡:“國民黨讓我抓個叫陳賡的人,你認識嗎?”
陳賡面不改色:“聽說過,我幫你留意著。”那位頭目哪里知道,眼前這位經常一起吃飯喝酒的“王先生”,就是他要抓的人。白色恐怖最嚴重之時,都能“忽悠”住敵人,可見水平不一般。
到了國家困難時期,陳賡變了,臉上的笑容少了,餐桌上的玩笑也沒了。深知各地老百姓都在挨餓,他內心愧疚。
![]()
大家都沒過上好日子,自己和孩子們憑什么享受待遇?陳賡開始“攆”兒女,讓孩子們搬到工廠去住集體宿舍,跟工人一樣吃穿。
陳賡開始變得“摳門”,國家因他心臟病嚴重,給他特殊供應,他卻經常不讓家人去買,生怕國家增加困難。
有一天吃完飯,陳賡帶著孩子上街散步,看見一家店門口擠滿了搶購面包的人。一個老太太領著小女孩,被人群擠得東倒西歪,怎么也擠不進去。
陳賡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緊閉著嘴,眼睛里含著淚。去世前一年,陳賡回了趟老家,當地干部怕他看了難過,提前給鄉親們發了些糧食,準備了飯菜。
陳賡看著飯桌上的菜,又看看面黃肌瘦的鄉親,心里明白了。
“我要看看米桶和糧倉。”當地干部聽到這個要求,一下子傻眼了。糧倉是空的,這可怎么辦?
![]()
好在陳賡理解干部們的苦處,沒有多責備,只希望他們帶領群眾渡過難關。回北京后,他想辦法給縣里撥了些部隊退役物資,平時看起來“沒心沒肺”,是個樂天派,實則心里一直裝著國家和人民。
參考資料《重回七大現場》《陳知建憶父親大將陳賡:為人幽默 救過蔣介石》《餐桌旁的傳奇大將陳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