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jīng)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曾經(jīng)的飛度,是國人眼里的“省油神車”,10萬不到的價格,三年保值率高達75%。然而在上個月飛度卻只賣出23輛。
這兩年,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的崛起,給“日系三強”也帶來了不少壓力,再加上美國關稅,導致日系車的利潤被嚴重擠壓。
![]()
如今在“日系三強”中,只有豐田混得比較好。導致有不少人認為“日系三強”的其中兩強快要不行了?
曾經(jīng),本田飛度被人們看作是“省油神車”,在二級市場里,飛度也是相當保值。最巔峰的時期,飛度每個月都能賣出上萬臺。
然而就在上個月,飛度的銷量僅僅只有23臺。
![]()
巔峰時期月銷超萬臺
如今慘被消費者“拋棄”?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今年以來,飛度的銷量一路下跌,7月份和8月份的銷量加起來僅僅是98輛。
![]()
在去年的時候,飛度每個月都還能賣上百輛。然而這些銷量,只是飛度巔峰時期的零頭罷了。
![]()
2018年,飛度的年銷量達到了12.9萬輛,平均每個月都能賣1萬輛。
作為一款神車,飛度誕生于2001年,第二年的銷量就打敗了隔壁豐田卡羅拉,成為了日本乘用車市場的“銷冠”。
![]()
飛度之所以會被捧上神壇,不是沒有原因的。別看飛度價格便宜,但在配置各方面并不輸本田的其他車型。
飛度搭載的發(fā)動機,具有省油耐用的特點,因此被人們戲稱是買發(fā)動機送車。那個時候的年輕人都以買到一臺飛度為榮。
![]()
并且飛度的乘坐舒適性堪比一些緊湊型的車輛。2003年,飛度首次引進中國市場,在那以后飛度的銷量就跟開了掛一樣飆升。
即使在疫情的那幾年,飛度的年銷量都能超過5萬輛。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如今的飛度竟然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
而賣不動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內(nèi)新能源崛起。在上個月,賣的最好的都是一些新能源車,比如吉利星愿、比亞迪海鷗和海豚等。
在這時,飛度即便再省油也沒有用,因為人家已經(jīng)不用油了。更重要的是,飛度如今的價格已經(jīng)不能算便宜了。
在小型車銷量榜中,有不少車型九萬不到就能買到手了,并且什么通風座椅、大屏幕輔助駕駛,統(tǒng)統(tǒng)給你安排上。
在這些新能源小車面前,飛度已經(jīng)不能自稱是“性價比之王”了。
![]()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油車都賣不動了,隔壁日產(chǎn)軒逸的銷量依舊堅挺。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買軒逸,最低8萬就能開走。這樣一來,飛度就顯得更沒有性價比了。
同時,如今比較流行的的車型一般都是中大型SUV,像飛度這種A0級的小型車已經(jīng)沒有之前那么吃香了。在2021年的時候,小型車的市場份額僅僅為2.1%。
![]()
不過,在經(jīng)過一輪低谷期之后,A0級小車市場開始回暖,5月份的時候,A0級小車市場份額達到了13.43%。
同時,新款飛度即將上線,據(jù)了解,新款飛度將會擁有全新的外觀以及內(nèi)飾,不僅配置了1.5L的發(fā)動機,并且還加入了混動。
![]()
利潤暴跌49%!
本田站在生死存亡邊緣?
本田失速的不僅僅是飛度,今年以來,本田在中國市場都有點賣不動了。據(jù)本田2025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今年4月~6月,本田的凈利潤暴跌49.6%。
![]()
同時,在今年1月~8月,本田產(chǎn)銷出口業(yè)績?yōu)?28.1萬輛,這已經(jīng)是連續(xù)13個月同比下降了。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車銷量前10名,也沒有了本田的身影。
![]()
作為本田曾經(jīng)的銷冠,雅閣、CR-V等車型在如今的造車新勢力以及價格戰(zhàn)面前失去了優(yōu)勢。
為了能夠清庫存,不少4S店用一口價的優(yōu)惠活動吸引消費者,但這也進一步擠壓了經(jīng)銷商的利潤。
![]()
而最大的沖擊就是美國的關稅,美國作為本田最大的市場之一,高額的關稅對本田出口美國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就在第一財季里,本田就因關稅失去了大約125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0.15億元)。
實際上,早在2022年的時候,本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開始出現(xiàn)下滑,一直到今年都沒有反轉。
![]()
除了燃油車賣不動以外,本田純電車的銷量也是慘不忍睹。今年4~6月,本田純電動車的銷量僅為2900輛。
就連在日本本土,本田的純電車銷量也不如人意。去年,本田純電車在日本的銷量還不到200輛。
一般來說,一款車賣不動,不是因為價格原因就是因為配置原因,而本田恰好兩個都有。
今年4月份的時候,本田官宣了“燁”品牌,并且推出了S7和P7兩款純電車型。起初,S7的價格為25.99萬元,但僅僅過了一個月就把價格下調至19.99萬元。
即便如此,S7也沒能在中國市場激起太大的水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如今無論是多少錢的新能源汽車,都搭載了智駕功能。
而本田卻堅持使用“Honda sensing 360+”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并不支持NOA等輔助駕駛功能。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本田錯失了新能源的這個風口。在2019年的時候,本田的前CEO認為由于技術原因,新能源汽車并不會發(fā)展太快。
![]()
不過,本田也不是一直啃老本,而是在研發(fā)氫能源汽車。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日本政府說要發(fā)展氫能。
收到消息的本田便連夜研發(fā)關于燃料電池車,并且還推出了多款燃料車,速度比隔壁豐田還快。
結果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本田的氫能源技術還未成熟,而特斯拉的爆火直接掀起了一陣新能源的風,并且延續(xù)至今。
直到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本田才說要“全面電動化”,并且在2040年實現(xiàn)全面電動化,但那個時候已經(jīng)有點晚了。
在燃油車時代,本田的發(fā)動機無疑是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不僅生產(chǎn)效率高,發(fā)動機故障率也不到1%。
![]()
但在電池方面,本田就像一個“學渣”。2022年,本田開始從寧德開始采購電池,但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這也就意味著本田的利潤也變少了。
![]()
業(yè)績紛紛亮紅燈
日系車集體進入至暗時刻
和本田一樣慘的,還有日產(chǎn)。在2024財年,日產(chǎn)業(yè)績由盈轉虧,向市場交出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單。并且它也是“三強”中國市場唯一出現(xiàn)虧損的一家車企。
![]()
據(jù)財報顯示,在2024財年,日產(chǎn)的虧損達到了6709億元(折合人民幣約321.67億元),相當于賣一輛車虧一輛了。
與本田一樣,日產(chǎn)業(yè)績暴跌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美國關稅。為了降本增效,就在前段時間,日產(chǎn)計劃在2028年之前裁掉2萬人,并且關閉7個工廠。
在曾經(jīng)的“日系三強”中,目前只有豐田正在盈利。去年,豐田仍然是燃油車市場中的“銷冠”。
同時,豐田仍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去年一年的營收比5個中國車企加起來賺得還多。
中國市場在這兩年以來是不少外國傳統(tǒng)車企最頭痛的重要市場之一。車企不僅瘋狂內(nèi)卷還大打價格戰(zhàn),這讓傳統(tǒng)車企們不得不“以價換量”。
而豐田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市場站穩(wěn)腳跟,是因為它想明白了,想要抓住國人的心,還得需要有了解中國人的人。
于是,在今年豐田正式啟用了一支由中國人組成的工程師團隊。在過去中國團隊在豐田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對全球車型進行本土化適配。
![]()
而現(xiàn)在,中國工程師變成了主導者,每一步流程都由他們主導,為中國人量身造車。
今年3月份,豐田推出鉑智3X,這輛緊湊型智能純電SUV上市即火爆,成為了合資品牌中的一匹黑馬。就在上個月,鉑智X3的銷量飆升至7324輛。
![]()
在智駕方面,豐田找來了智駕市場中第一梯隊中的的momenta合作,并且將價格打到了14.98萬元,這種價格很難不讓人心動。
在這場新能源浪潮中,日系車屬于是反應較緩慢的那一批。當比亞迪、特斯拉等競爭對手在純電動車賽道上全力沖刺的時候,日系車們卻在研究別的業(yè)務。
同時,日本本土對新事物接受慢,直到今天,日本的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這使得車企們在轉型這件事上并不著急,直到其他地區(qū)市場銷量的失速,才反應過來要著急了。
![]()
曾經(jīng),有不少年輕人把飛度看作是人生第一臺必買的車,當看到本田上個月只賣了23輛的時候,不少車迷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從“國民神車”到走下神壇,飛度不過是傳統(tǒng)燃油小車在電動化浪潮下的一個縮影。換句話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神車”,但若沒有順應時代,就很容易被時代拋棄。
![]()
如今消費者的需求,已經(jīng)不再是一再追求“省油”“開不爛”,而是開始追求更加智能化的體驗。
不過好在,如今本田已經(jīng)與momenta進行了合作,傳統(tǒng)車企+科技公司的方式,或許會讓飛度在未來煥然一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