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深藍財經
撰文丨王鑫
最近幾天大盤再次受關稅戰沖擊,小登股退潮,老登股崛起,市場風格悄然轉變,重倉銀行股的中郵核心成長混合這次總算踏準節奏了。
10月13日,當上證指數在關稅沖擊波中大幅震蕩時,中郵核心成長混合A單位凈值上漲1.12%,14日的凈值尚未公布,但銀行股的持續發力預示著又是大漲的一天。
![]()
對于飽經滄桑的持有人來說,這般連續上漲猶如沙漠中的偶然降雨——珍貴,卻難以改變長期貧瘠的生態。
1
十八年迷途,半數本金蒸發
這之前,中郵核心成長混合似乎是被“下蠱”了,成立18年經歷12任基金經理,累計虧損近50%,在中國公募基金史上極為罕見,基民忍不住在基金吧留言,“成立十八年跌了十八年,腰斬,垃圾!”
![]()
今年以來,該基金同樣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年內虧損5.42%,在市場8000多只混合型基金中,屬于145只虧損基金中的一員。
截至上半年末,中郵核心成長混合A類規模26.09億元,C類規模27.07萬元,整體規模并不小,系中郵基金旗下規模最大的一只權益產品,可以說是寄托了全公司的希望。
該基金在半年報中寫道,本基金在投資策略上充分體現“核心”與“成長”相結合的主線,將重點投資處于成長期的行業,對這些行業給予相對較高估值。
![]()
然而,從交易軌跡來看,投資策略卻呈現完全不同的畫面,調倉節奏也是一塌糊涂。
例如,該基金從最初的重倉金融地產,到中期追逐中小創,再到近年布局科技制造,最后再到金融,投資主線并不清晰。今年上半年投資組合中,金融業占比高達73.06%,前十大重倉股中有8只銀行股,另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比15.87%,采礦業占比3.36%。
![]()
從價值和成長風格維度分析,其重倉的銀行股屬于典型的價值股——估值低、成長性弱、普遍破凈。這種持倉結構與基金宣稱的“成長”策略形成鮮明反差,不免讓人產生“掛羊頭賣狗肉”的質疑,更名為“中郵核心價值”更合適。
再看調倉節奏。如果從2024年開始就重倉銀行股,該基金年內收益可達50%。實際情況是,該基金直到2025年一季度才大舉建倉銀行股,恰好是在銀行股經歷2024年全年大漲之后高位“接盤”。
隨著7月以來小登科技股瘋漲,銀行等老登股進入盤整期,該基金上半年靠獲得的收益迅速回吐,最終轉為虧損。
![]()
看過往交易,這種追高買入的操作模式并非孤例。
再以中國移動的交易為例。在中國移動A股股價從40多元漲至80-100元區間后,該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以99元均價買入140萬股,成為第三大重倉股。隨后從2024年一季度開始減倉,至2025年一季度清倉,期間中國移動漲勢緩慢,該基金最多只賺取了微不足道的“魚尾收益”。
2
十二任經理輪替,能否打破業績魔咒?
2021年至今,管理該基金的是陳梁,從熊市到牛市,任職回報1.94%。資料顯示,陳梁擁有超11年的任職經歷,現管理規模38.45億元,管理過的15只產品中有9只處于虧損狀態。
![]()
繼續翻開中郵核心成長的履歷表,仿佛打開一部中國基金業的人才流變史。彭旭、劉格菘、國曉雯、鄧立新、王曼……這些在業內響當當的名字都曾執掌過這只產品。
![]()
彭旭曾以激進風格在2007年大牛市中聲名鵲起;劉格菘后來在廣發基金憑借科技股投資躋身頂流;國曉雯在中郵其他產品上也有過不錯業績。但詭異的是,這些明星經理們執掌中郵核心成長期間,均未能扭轉乾坤。
![]()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鄧立新。作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曾任中郵基金投資總監的他,最終卻因“老鼠倉”問題被調查。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其管理期間,該基金收取的管理費累計超過10億元,留給投資者的卻是長期虧損的巨大窟窿。
天天基金網顯示,中郵基金管理規模700多億,規模前10產品除了排第8的中郵核心成長混合A外,均是固收類,公司管理的債基合計規模超500億。
這充分說明,中郵基金以固收扛大旗。根據最新數據,中郵基金“固收+”產品規模穩健增長,在總規模中占據重要地位,堪稱業績的“穩定器”。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是首家登陸新三板的公募基金公司,目前市值16億元。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首創證券,第二大股東是中郵證券,第三大股東為三井住友銀行,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這種分散的股權結構,雖然有利于權力制衡,但也可能導致戰略決策效率低下,缺乏長期統一的投研文化。
3
結語
十八年間,A股市場經歷了多輪牛熊轉換,不同風格各領風騷。但中郵核心成長似乎始終在與市場節奏錯位共舞。當價值股受寵時,它追逐成長;當成長股起飛時,它回歸價值;當板塊啟動時,它觀望;當行情見頂時,它沖鋒。
對于持有該基金的投資者而言,最近兩日的凈值上漲或許能帶來短暫慰藉。但一時的風格契合能否真正打破困擾其十八年的業績魔咒?答案只能交給時間。
中郵基金總經理張志名的最新表態,似乎給投資者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他表示,“穩健是公司經營的基礎,更是對投資者的承諾。”
這意味著,中郵基金正在跟行業傳統的“規模導向”說再見,轉而擁抱可持續價值。
深藍財經新媒體集群發源于深藍財經記者社區,已有15年歷史,是國內知名財經新媒體,旗下賬號關注中國最具價值公司、前沿行業發展、新興區域經濟,為投資者、上市公司高管、中產階級提供價值內容,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