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在一場關于計算的展會上。我與一家做AI Infra的企業交流,這家企業告訴我,他們正在密切關注AI工作站市場,正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想要通過工作站的方式部署算力。甚至有客戶表示,直接購買幾臺工作站,甚至比調用自家算力中心的算力來開發AI更高效。畢竟前者往往集成了大模型,可以一步到位用上AI。
![]()
至此我們也可以確定,AI工作站正在開啟AI的“小型化革命”。
![]()
1958年,集成電路技術橫空出世。曾經動輒上噸的計算機開始不斷小型化,從機柜走向桌面,從實驗室走向企業和個人,開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信息技術黃金年代。其中誕生于八十年代的工作站,在“桌面級設備”中一直承擔著最重要的計算任務。而它,也是AI“小型化”的最佳路徑。
一方面,產業層面正在井噴式爆發AI落地需求。比起自己部署算力的繁復,更多企業期望用更輕便簡易的方式實現AI部署,并且高度關注AI應用的安全問題。同時,隨著大模型技術架構的不斷更新,7B到70B左右的模型已經能夠滿足很多產業業務中的AI需求,加之單卡AI算力不斷突破,這種規模的模型可以通過工作站直接部署、開箱即用。我們采訪過很多企業的設計、市場、人力等部門,他們都表示過,想用上最新的AI智能體能力,直接買一臺預裝了大模型的工作站,比通過自家公司IT部門部署大模型來得更快。
![]()
這種趨勢,也體現在了市場上。
Gartner報告顯示,2024年,企業級AI服務器采購量增速達184.4%。而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AI工作站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AI工作站市場里已經闖出了不少佼佼者,從他們身上就能看到,AI“小型化”革命,需要怎樣的助力。
根據IDC 9月數據,聯想以49.1%的出貨份額和57.1%的收入份額穩居中國市場第一。
畢竟聯想從2008年就開始落子工作站,有充足的供應鏈產能保障和對工作站落地場景的深入了解。
在2025年2月,聯想集團率先發布業內首個AI工作站解決方案,全面預裝DeepSeek大模型。從此業界開始意識到,這種AI算力本地化模式,可以保證企業核心數據資產不觸網。工作站的快速部署優勢,也能讓企業快速追趕AI熱潮。
![]()
如今,聯想已經打造了ThinkStation系列臺式工作站和ThinkPad P系列移動工作站等產品線,滿足桌面和移動兩大主流場景,覆蓋1人到200人團隊規模。
PC能夠實現小型化,不僅得益于集成電路技術帶來的硬件進步,更來自軟件生態的成熟。
同樣,在AI小型化的進程中,硬件與軟件的協同進化正成為關鍵推力。
聯想工作站預裝了DeepSeek、Qwen、智譜等十余款主流大模型,并且圍繞智慧辦公、公文寫作、編程等典型場景,在AI工作站里集成了模型調用、知識接入和本地部署等多種能力。這種軟硬協同的模式,讓工作站能夠開箱即用。
不論是企業中想要應用AI的部門,還是想要利用AI創業的小型團隊,亦或是個人開發者,都有了部署AI的新選擇。讓AI工作站的定義從“硬件”進化為企業出手可得的智能化引擎。
![]()
這種趨勢之下,AI工作站似乎正在驅動著AI小型化革命加速發生,落地于千行百業。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火種在每一個實驗室、工廠和辦公室中點燃。
但除去AI工作站這種模式本身,AI小型化想要縱深發展,還有一個重要根基——算力國產化。
首先,全球算力供給的不平衡會推動算力成本持續攀升,提高AI應用的門檻,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其次,關鍵領域對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的要求日益嚴格,依賴國外算力存在供應鏈風險。
最后,算力、操作系統、軟件等底層基礎設施在自主化上的飛速進步,也讓AI工作站能夠擁有更多選擇,滿足細分產品需求。
![]()
而國產算力本身,也需要AI工作站這個重要觸點。
國產算力發展的主要訴求,是保障技術落地的穩定可信,這和AI工作站的本地化部署不謀而合。AI工作站可以加速國產算力從實驗室下沉到業務一線,真正的“用起來”。
同時,國產算力在當下急需生態建設。而AI工作站的軟硬協同模式,剛好可以拉動大模型、軟件和算力之間的適配鏈條,加速生態完善。
AI工作站和國產算力之間,是“場景需求”和“技術供給”之間的互相成就。AI工作站為國產算力提供落地場景和生態土壤,讓國產算力在應用中不斷完善,將技術突破轉化為產業價值。國產算力則推動AI工作站進一步覆蓋能源、政務、金融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
根據IDC數據,2025年Q1中國PC工作站市場同比增長1.2%,其中信創細分市場增速超30%。
面對這一趨勢,“行業熟手”也早已給出了回答。
聯想開天將多年的硬件生產、研發經驗,與對信創市場的深度挖掘緊密結合,已經連續十四個季度獲得信創市場的第一名。
今年七月,聯想開天推出了兩款AI工作站產品,信創旗艦單路工作站P5h G1t與主流工作站P3h G1t。
![]()
從聯想開天的產品布局上,我們可以看到AI工作站在信創領域推動AI小型化革命的關竅。
首先,是從需求倒推性能。
聯想開天P5h G1t和P3h G1t兩款產品,前者面向復雜CAD/CAE、模擬仿真、人工智能等專業場景,后者面向簡單CAD/BIM設計、虛擬仿真、多媒體內容生產等泛在場景。
因此,P5h G1t提供高性能、高并發的AI算力,而P3h G1t則提供更具經濟性的算力。
![]()
其中P5h G15搭載16核32線程國產海光3490處理器和48GB全尺寸顯卡,足以在本地運載32B大模型,滿足大規模數據的全局處理和實時分析。
![]()
P3h則搭載8核心16線程架構的國產高性能海光3350處理器和16GB顯存,來滿足主流2D圖形處理和3D渲染任務。
除去算力之外,聯想開天的AI工作站整體性能都緊密貼合信創場景的具體需求。
比如AI工作站需要在辦公室、教室等場景本地化部署,就需要在確保穩定散熱的同時控制噪聲。P3h整機采用宇航級蜂窩式風洞結構,搭配智能調速風扇和純銅散熱管,讓設備可以“無干擾”運行。
![]()
又比如關鍵領域需要業務穩定運行,對設備本身的穩定性要求很高。P5h和P3h分別搭載1100w和750w專業級電源,可以保障工作站滿載長時間穩定運行,避免業務意外中斷。
接下來,是打通國產算力和國產軟件的通路。
和大多數選擇AI工作站的客戶一樣,信創領域客戶,也期望通過工作站獲得從軟件到硬件一步到位的體驗,尤其像圖形設計、仿真模擬這些專業領域,國產軟件生態起步較晚,軟硬協同發展相對弱勢。
![]()
面對這種需求,聯想開天與大量國產軟件進行了大量適配工作,經過國產主流ISV軟件的深度認證。比如中望CAD、浩辰CAD、Z-ENGINE等。不論是制造業、傳媒業還是工程BIM,都能在聯想開天的工作站上實現最佳性能表現。
最后,是通過服務補齊體驗閉環。
能源、金融、教育這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與其說他們需要國產化硬件、軟件,不如說他們需要以一種更確定性的方式走入AI時代。滿足這一需求,除了產品本身的硬件性能和軟件生態,也需要后續妥貼的服務來完成閉環。依托于集團豐富的服務資源,聯想開天為兩款AI工作站提供了周密的服務模式——3年原廠質保、全國4400家服務網點、7*24小時專屬技術熱線,為關鍵領域提供全周期守護,確保從部署到運維的每一步都安心無憂。
![]()
信創領域需求的崛起,給了AI落地一個更復雜的命題:AI革命,取決于技術的先進性,更取決于普及的深度和安全的底線。
從聯想開天給出的答案是,唯有將硬件性能、軟件適配與全周期服務深度融合,才能打造“開天之力”:讓每一個關鍵行業都能安全、高效、低成本地擁抱AI。讓“AI小型化革命”,真正成為支撐數智中國的核心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