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合肥的天鵝湖畔,通勤族們還在為早高峰的擁堵而焦慮時,一款外形酷似 “未來座駕” 的航空器悄然出現在城市上空 —— 它沒有長長的跑道,卻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它以電力為動力,卻能輕松跨越百公里距離。這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而是 2025 年 10 月 13 日,在安徽合肥正式發布的新一代長航程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VT35” 所帶來的現實震撼。這款被業內譽為 “空中出租車” 的新機型,不僅填補了我國中長途電動空中出行領域的空白,更以顛覆性的技術優勢,為人們勾勒出一幅 “告別地面擁堵,擁抱天空自由” 的未來出行藍圖。
![]()
提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很多人或許還停留在 “短途代步工具” 的認知層面。此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大多受限于續航里程和載荷能力,只能在城市內部進行短距離通勤,難以滿足跨城市、跨區域的中長途出行需求。而 VT35 的橫空出世,恰恰打破了這一局限。作為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旗艦機型,VT35 從設計之初就瞄準了 “中長途空中出行” 這一核心場景,無論是跨城市商務出差、跨海域旅游觀光,還是跨山區應急救援,它都能憑借強大的性能輕松應對,真正讓 “空中出行” 從 “短途嘗鮮” 走向 “長途實用”。
![]()
從外觀來看,VT35 的設計既兼顧了科技感與實用性,又充分考慮了空氣動力學原理。整機長度約 8 米、高度約 3 米、翼展約 8 米,尺寸與一輛大型 SUV 相當,這意味著它無需占用過多空間,即便在城市中心區域也能靈活起降。其采用的串列翼雙座布局,不僅讓機身線條更加流暢,更能在飛行過程中提供充足的升力,有效降低能耗。而 8 個分布式升力螺旋槳的配置,則是 VT35 實現垂直起降的關鍵 —— 這些螺旋槳均勻分布在機身兩側,通過精準的動力分配,確保航空器在起飛和降落時平穩安全,無需依賴傳統機場的跑道,大大拓展了其起降場地的選擇范圍。
![]()
如果說獨特的外觀設計是 VT35 的 “顏值擔當”,那么卓越的性能參數就是它的 “實力內核”。據官方發布的信息顯示,VT35 的滿載設計航程突破 200 公里,這一數據在當前全球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領域處于領先水平。要知道,此前同類產品的續航大多在 100 公里以內,200 公里的續航里程意味著什么?它可以輕松完成從合肥到蕪湖的跨城市飛行(兩地直線距離約 130 公里),甚至能覆蓋合肥到南京的大部分行程(直線距離約 170 公里),中途無需補充電力。而 216 公里的經濟巡航速度,更是讓 VT35 的出行效率遠超地面交通 —— 以合肥到安慶為例,地面駕車需要約 2.5 小時,而 VT35 僅需 40 分鐘左右就能抵達,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
![]()
除了續航和速度,VT35 的載荷能力同樣令人矚目。其最大起飛重量為 950 千克,有效載荷超過 200 千克,這意味著除了兩名乘客外,還能攜帶一定數量的行李或貨物。對于商務人士而言,這一載荷能力足以滿足他們攜帶公文包、行李箱的需求;對于應急救援場景來說,更是能搭載必要的救援設備和物資,為生命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VT35 的續航時間達到 1 小時,這不僅保障了中長途飛行的需求,也為飛行過程中的應急調整留出了充足時間,進一步提升了飛行的安全性。
![]()
在科技配置方面,VT35 更是將 “智能化” 與 “安全性” 做到了極致。作為一款無人駕駛航空器,VT35 搭載了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具備強大的探測和避讓功能。通過機身搭載的多組傳感器和高清攝像頭,VT35 能夠實時感知周圍環境,無論是空中的其他飛行器,還是地面的障礙物,都能及時發現并做出避讓動作,有效避免碰撞風險。而全備份架構設計,則是 VT35 安全性的另一重保障 —— 從動力系統到控制系統,每一個關鍵部件都配備了備份裝置,即便其中一個部件出現故障,備份部件也能立即啟動,確保航空器能夠平穩飛行或安全降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風險。
![]()
集群管理功能則讓 VT35 在未來的規模化應用中具備了先天優勢。想象一下,在合肥的濱湖新區、政務新區以及各大交通樞紐,分布著多個 VT35 的起降點。這些航空器可以通過統一的調度系統,按照預設航線實現自動飛行,還能根據實時的出行需求,靈活調整飛行計劃,支持多機協同運行。比如在早晚高峰時段,調度系統可以根據乘客的預約情況,合理安排航空器的起降順序,避免起降點的擁堵;在節假日期間,還能增派航空器,滿足游客的跨城市出行需求。這種高效的集群管理模式,不僅能提升 VT35 的運營效率,更能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順暢的出行體驗。
![]()
對于很多人關心的 “VT35 在哪里起降” 的問題,答案遠比想象中更加靈活。這款機型可以適配絕大部分城市內的起降場地,尤其是能夠直接復用億航智能此前推出的 EH216-S 的起降場 ——EH216-S 作為一款成熟的短途 eVTOL 機型,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布局了起降點,VT35 對這些起降場的復用,不僅省去了重新建設起降設施的成本,也讓 VT35 的落地應用速度大大加快。
![]()
未來,隨著 VT35 的普及,城市內的公園、寫字樓頂、露天停車場等場地,都有可能被改造成為它的 “停靠點”。比如在合肥的政務區,某棟寫字樓的樓頂可能會被改造成 VT35 的專屬起降點,商務人士從辦公室出來,乘坐電梯直達樓頂,就能快速登上 VT35,飛往其他城市;在濱湖公園的一角,也可能設置一個小型起降點,游客們可以在這里乘坐 VT35,俯瞰巢湖的美景,或者前往周邊的旅游城市。這種 “隨處可飛、隨到隨走” 的出行模式,將徹底改變人們對 “機場” 的傳統認知,讓空中出行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
當然,一款新機型要真正走向市場,離不開權威部門的認證與監管。令人振奮的是,目前中國民航局已正式受理億航智能遞交的 VT35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型號合格證(TC)是民航局對航空器設計符合適航標準的認可,是航空器能夠合法生產、銷售和運營的關鍵前提。民航局的受理,意味著 VT35 的設計方案已經通過了初步審核,接下來將進入更加嚴格的測試與驗證階段。據億航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 VT35 的各項內部測試與試驗飛行正在穩步推進,研發團隊將根據測試結果不斷優化機型性能,確保其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完全符合民航局的適航要求。按照以往的認證流程來看,一旦型號合格證(TC)獲批,VT35 就能快速進入量產和商業化運營階段,距離普通民眾乘坐 “空中出租車” 出行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了。
![]()
除了性能和認證進展,價格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此次發布會上,億航智能也公布了 VT35 標準版在中國市場的官方指導價 ——650 萬元人民幣。對于這一價格,或許有人會覺得 “高昂”,但如果結合 VT35 的技術含量、性能優勢以及未來的應用場景來看,其性價比其實相當可觀。首先,從運營成本來看,VT35 以電力為動力,相比傳統的燃油航空器,使用成本更低。據測算,VT35 每公里的能耗成本僅為傳統直升機的 1/5 左右,長期運營下來,能夠為運營商節省大量開支。其次,從市場定位來看,VT35 主要面向商務出行、旅游觀光、應急救援等領域,這些領域對出行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較高,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
![]()
比如對于跨國企業的高管而言,乘坐 VT35 跨城市出差,能夠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650 萬元的購機成本分攤到長期運營中,其實是一筆劃算的投資;對于旅游公司來說,引入 VT35 開展 “空中觀光” 業務,能夠為游客提供獨特的旅游體驗,提升產品競爭力,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隨著未來量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不斷成熟,VT35 的價格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屆時或許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能夠享受到 “空中出租車” 帶來的便利。
![]()
VT35 的發布,不僅是億航智能在 eVTOL 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我國航空工業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從 “中國制造” 到 “中國創造”,VT35 用實實在在的技術參數和性能優勢,向世界證明了我國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領域的研發實力。與此同時,VT35 的出現也將對我國的交通體系產生深遠影響。長期以來,我國中長途出行主要依賴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民航客機,這些交通方式雖然成熟,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 —— 高速公路容易受擁堵影響,高速鐵路的建設成本高、周期長,民航客機則需要依賴大型機場,且航班時刻受限。
![]()
而 VT35 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些交通方式之間的空白,形成了 “地面交通 + 傳統民航 + 空中出租車” 的立體化交通網絡。這種立體化交通網絡,不僅能緩解地面交通的擁堵壓力,還能提高區域間的交通連接效率,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比如在長三角地區,VT35 可以將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緊密連接起來,形成 “1 小時空中交通圈”,讓人員、物資的流動更加便捷,進一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VT35 的普及還將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首先是航空制造產業,VT35 的生產需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傳感器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支持,其規模化生產將帶動這些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鏈條。其次是運營服務產業,隨著 VT35 的落地,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來負責航空器的調度、維護、管理等工作,這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此外,起降場的建設和運營、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升級、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等,也將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可以說,VT35 的出現,不僅是一次交通方式的革新,更是一次產業升級的契機,將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
當我們站在 2025 年的時間節點,回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發展歷程,會發現 VT35 的發布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讓我們看到,曾經只存在于想象中的 “空中出租車”,正在一步步走進現實;曾經遙不可及的 “未來出行”,正在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向我們走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當我們想要去另一個城市出差、旅游,或者探親時,不再需要提前規劃漫長的地面行程,也不再需要為航班延誤而焦慮,只需打開手機 APP,預約一架 VT35,就能在最近的起降點輕松出發,在藍天白云間享受高效、便捷、舒適的空中旅程。
![]()
合肥,這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見證了 VT35 的誕生;而 VT35,也將從這里出發,開啟我國中長途空中出行的新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認證的順利推進以及市場的逐步成熟,VT35 必將在未來的交通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驚喜,為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書寫新的篇章。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 —— 當 “空中出租車” 成為城市交通的常態,當天空成為我們出行的新通道,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