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一起車禍讓小米再次陷入信任危機。
時隔近7個月時間,小米汽車再次因車禍起火,未能打開車門及時救援導致事故出現死亡案例而沖上熱搜。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參數丨圖片)仁壽視高段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據現場目擊者拍攝視頻顯示,該車車身翻滾至對向車道并瞬間燃起明火,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至全車。據悉涉事車輛為小米SU7。
![]()
事發后,駕駛人員被困車內,其間有多名路人主動參與救援,徒手或用工具猛砸車窗,但因車門無法打開且火勢迅猛救援失敗,最終駕駛員不幸遇難。
事發當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相關警情通報。但截至發稿時,小米汽車仍未就該事件做出聲明,而小米汽車客服的回應則是,“最終結果以警方調查為準”。
依舊是打不開車門的慘劇
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相關警情通報中可以看到,駕駛該車的駕駛員涉嫌酒后駕駛。據現場多段網傳視頻及目擊者描述,事發時涉事車輛行駛狀態出現明顯異常,該車在路口等待紅綠燈時,車內疑似傳出駕駛員呼喊聲,隨后以遠超道路限速的速度駛離。
![]()
另有網絡流傳的行車記錄儀視頻顯示,涉事車輛在超越一輛時速104km/h的汽車后便發生事故,目擊者更稱其時速可能超過150公里。
毫無疑問,在這樣的狀態以及車速下發生車禍并導致車輛起火,已經不再是單一家車企可以為人詬病的理由,而這次網友集中討論的點也放在了“車門打不開”上。在現場視頻資料中顯示,參與營救者采用了多種方式試圖打開車門,但遺憾的是不論是用手還是用腳,都沒辦法打開車門,成功營救。
事實上,這已經是小米SU7在今年發生的第二起引發廣泛關注的致命事故了。并且諷刺的是,上次事故至今還沒等到技術鑒定(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最后調查結果或者是否公布調查結果),這次的事故就接踵而至了。
將目光拉到今年3月29日,3名女大學生駕駛小米SU7標準版從湖北自駕前往安徽參加考試,當車輛行駛至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時發生碰撞事故,隨后車輛起火燃燒,這場事故導致3人不幸身亡。在安徽這起事故發生后,雷軍在社交媒體上表明態度,代表小米承諾會全力配合警方的調查工作,不回避任何應承擔的責任,并且會積極回應社會各界的關切。
然而,成都此次發生的悲劇,讓雷軍之前作出的承諾受到了更多的質疑。但事故發生至今,小米乃至雷軍未就這場事故做出更多說明。
僅時隔7個月的時間,連續發生兩起碰撞起火后車門無法從外面打開導致的悲劇,無疑也將電動化汽車的安全冗余設計推向輿論焦點。
今年9月份,工信部發布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已明確指出電動式把手存在"斷電失效""緊急操作困難"等四大隱患,并強制要求配備機械釋放功能,確保事故后非碰撞側車門無需工具即可開啟。
而在小米3月份事故發生后,面對“車門為何無法打開”的質疑聲,小米方面曾作出回應給出類似答案,表示車輛配備了機械應急拉手,從理論上來說,即便車輛斷電,車門依然能夠通過手動方式開啟。
但仍有一個疑問,車內人員陷入昏迷或其他情況下,無法自主打開車門又應如何?
資本遇冷和法律責任界定
與小米保持沉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市場的反應。受該事故影響,當天午間收盤時,小米集團股價下跌7.82%,創下近期較大跌幅,收盤時,股價下跌5.71%,每股報價為49.08港元,單日市值蒸發約 773.03 億港元。在14日,小米股價持續下跌。截至當日收盤,小米汽車股價下跌0.94%。
![]()
其次,關于網友討論度較高的問題,小米汽車是否為此次事件負責?
針對此,中車網咨詢律師了解到:我國產品責任采用嚴格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即生產者無論是否存在過錯,只要產品存在缺陷并造成損害即需擔責。
生產者的嚴格責任適用于所有產品缺陷導致的損害,無需受害人證明生產者存在過錯。例如,即使生產者已盡到質量把控義務,但若產品仍存在缺陷并造成損害,仍需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駕駛員的過錯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關鍵,但這并不意味著汽車制造商(小米)必然免責。制造商的責任屬于產品責任范疇,其核心在于車輛是否存在“缺陷”。
這意味著,在本次事故中,小米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將取決于:認定事故原因是否與產品缺陷有關;損害后果是否因產品缺陷而擴大。
而這則需要等待下一步事故調查結果和專業的技術鑒定。
但對于小米汽車而言,本次車禍發生后小米汽車不僅股價在持續下跌,且網上負面輿論持續發酵已經蔓延至小米的直播間以及雷軍的個人社交賬號。有了3月份的“敷衍”引起網友不滿情緒后,本次事件如何妥善處理,如何進行后續說明等問題將成為其渡過此次“危機”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