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9日,AMD在其Youtube官方平臺發布了一個視頻,介紹其下一代RDNA圖形架構,主要包括三大核心特性:神經陣列(Neural Arrays)、輻射內核(Radiance Cores) 和通用壓縮(Universal Compression)。注:有傳聞稱,
這些技術革新由AMD與索尼聯合研發,將為未來的RDNA顯卡帶來顯著性能提升,尤其在圖像升頻、光線追蹤及路徑追蹤等關鍵場景中,將重新定義游戲圖形表現。
![]()
一、輻射內核:專為光線追蹤優化的硬件
輻射內核是下一代RDNA架構的核心創新之一,專為加速實時光線追蹤與路徑追蹤設計。它集成了專用光線遍歷硬件,能夠高效處理光線與場景幾何體的交點計算,顯著提升光線追蹤性能。
光線追蹤和路徑追蹤是現代游戲圖形的核心技術,但其計算需求極高。在傳統架構實現中,著色器程序需同時處理光線遍歷(確定光線與場景三角形的交點)和著色(應用紋理與光照效果),這會導致嚴重的性能瓶頸,中低端顯卡根本扛不住。
而AMD通過重新設計硬件與軟件流水線,推出了輻射內核,徹底改變這一現狀。
輻射內核接管光線遍歷任務,釋放著色器核心專注于光照與紋理計算,從而提升整體效率。另外,輻射核心還可與神經輻射緩存結合,形成全新的渲染方案,支持更高效的實時路徑追蹤。
總的來說,輻射內核可顯著降低光線追蹤的性能開銷,為開發者提供更強大的工具,以實現逼真的光影效果。
![]()
二、神經陣列:AI驅動的協同計算集群
神經陣列由一組相互連接的計算單元組成,這些單元能夠共享數據并協同工作,形成一個獨立的AI引擎。這一設計大幅提升了神經渲染性能,為下一代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及 PlayStation Super Resolution(PSR)技術提供支持。
傳統顯卡的計算單元通常獨立運行,缺乏高效的數據共享機制。神經陣列通過智能連接計算單元,優化機器學習任務的執行效率,尤其在圖像升頻、降噪和幀生成等場景中表現出色。
神經陣列的計算單元通過共享數據和任務協同工作,形成功能強大的 AI 引擎,可避免傳統架構中“各自為戰”的低效問題,為復雜的神經渲染任務提供了更高的計算吞吐量和可擴展性,并優化了圖像升頻和光線重建算法,顯著改善畫質和渲染效率。
總的來說,神經陣列解鎖了機器學習任務的新高度,為 FSR 和 PSR 提供更出色的畫質,同時為未來的電影級渲染技術奠定了基礎,為未來實時神經渲染開辟了新可能性,
![]()
三、通用壓縮:高效的帶寬優化方案
通用壓縮是一種全新硬件模塊,旨在評估并壓縮顯卡內的所有數據類型,從而大幅降低內存帶寬占用,提升整體性能。
現代游戲對顯卡內存帶寬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在高分辨率紋理和復雜模型加載時。傳統壓縮技術通常針對特定數據類型優化,通用壓縮則通過統一的算法,覆蓋顯卡內所有數據,顯著提升效率。
通用壓縮算法能夠動態評估和壓縮紋理、幾何數據等,減少帶寬需求,顯卡可以更快地加載紋理和模型,提升游戲性能和響應速度。與此同時,還可降低帶寬占用意味著更低的功耗。
![]()
四、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AMD將與索尼聯合推出的下一代RDNA架構,通過輻射內核、神經陣列和通用壓縮三大特性,針對光線追蹤、AI渲染和帶寬優化進行了革命性升級。這些技術不僅將提升未來顯卡的性能和效率,還將為游戲開發者帶來更多創意空間,推動行業向更沉浸、更高效的實時圖形時代邁進。
目前,AMD尚未公布搭載這些技術的產品何時可落地,消費者什么時候可以體驗到,但預計這些創新將在2026年率先落地于消費級產品和游戲主機中,小編將在第一時間分享更多相關最新動態和爆料,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