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迄今為止,俄軍攻下的唯一一座“萬人城”——恰索夫亞爾,是俄軍第98空降師為主打下來的。
![]()
這一仗是實打實的“馬林卡式”的硬仗,從2024年4月初俄軍車隊展開對恰索夫亞爾微區的沖擊開始,攻城戰一直持續到了今年7月底,整整打了16個月。
在如此漫長的交戰期中,雙方大量的航彈、炮火、無人機轟擊在了恰索夫亞爾,使得這座高地之城被炮火反復洗地,變成了一座廢墟之城。
而在這斷壁殘垣之下,則浸透著雙方成千上萬名傷亡人員的鮮血。
毫無疑問,攻下恰索夫亞爾的第98空降師也是付出了相當代價的。
但很有意思的是,該師在進攻恰索夫亞爾的后期,還曾分出了一個團去支援庫爾斯克方向的作戰。
按理說以一師之力攻擊堅城,第98空降師的實力不應當如此雄厚,畢竟空降兵的訓練不易,其一個建制師的兵力也不至于很夸張。
![]()
那俄軍是怎么做到攻城之余,第98空降師還有余力的呢?
實際上這就跟俄軍當前的動員、補兵模式相關。
自2022年秋季俄軍部分動員30萬人之后,其便沒有再進行類似動員;但我們知道,為了應付戰爭,俄軍不可能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其仍然在動員,只不過是以不太引人注意的方式進行。
首先,俄軍依然維持了正常的征兵模式,在此基礎上每年均會有大量義務兵參軍,但同樣會有相當數量的新合同兵可以參戰。
俄軍并不舍得在消耗性大的作戰中,投入這部分“良家子”。
可戰爭在持續,沖鋒總得有人打吧?
俄國人的辦法就是以高薪待遇從偏遠苦寒之地招募“志愿兵”,這部分兵力會補充到正規單位中,比如第98空降師中其實就補充了大量的此類兵員。
![]()
他們并不需要進行專業的空降訓練,只是作為突擊步兵存在;在陣亡后列入志愿者陣亡名單,而不計算在空降單位之列。
當然,以前還有更好用的囚徒兵,只不過在囚徒兵大量死亡后,這部分的兵力來源會逐漸枯竭。
還有就是一些海外的雇傭兵,俄軍也會將其編入突擊隊使用。
除此之外,俄軍的一些動員兵團目前也已經具備了野戰能力,使得俄軍可用于進攻的部隊更多。
只不過進攻作戰總是不好打的,消耗大不只體現在傷亡減員和武器裝備彈藥消耗上,對人的體力、精力消耗也很大。
所以正常情況下,主攻單位在完成任務后,需要進行適當休整。
既然第98空降師立下了當前階段獨一份的功勞,那自然在休整上也得到了獨特的待遇。
![]()
最近,第98空降師已經整建制移師到了赫爾松(除了支援庫爾斯克的第217團),看起來好像是從一個戰區移動到了另外一個戰區,實則卻不然。
因為在赫爾松隔河對峙的局面下,烏軍沒有力量對河對岸的俄軍發起戰役級行動,俄軍暫時也沒有渡河西進的想法。
所以在赫爾松戰區,雙方主要就是日常炮擊、無人機互擾,以及對河中洲地帶的小型戰斗。
由于這邊的戰線已經固化三年之久了,俄軍早就建立了龐大的地下工事;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遭受傷亡,日子過得相當悠哉。
所以第98空降師過來,基本就是享福來了,算是對其攻下恰索夫亞爾的褒獎。
那第98空降師過來了,恰索夫亞爾那邊咋辦?
——第70摩步師過去了。
![]()
這個第70摩步師是俄軍新建的第18集團軍的主力師,該師組建后就一直在赫爾松蹲坑;如今第98空降師過來享福,第70摩步師便挪屁股到了恰索夫亞爾,去經受大戰的考驗了。
這是一個經過完整訓練的整建制師,雖然欠缺大戰經驗,但兵力裝備都是滿員的;加上恰城北翼的第200摩步旅已經擴編成第71摩步師,恰城南翼還有第6摩步師,使得俄軍在高地帶方向已集兵3師,外加一票旅級部隊,實力倒也比較可觀。
因為恰城可以直接威脅到斯拉維揚斯克城市帶,所以將來這一方向的動向也可以注意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