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氣溫開始下降,醫院皮膚科門診因身體單側出現成簇水皰并伴隨劇烈疼痛而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這很可能就是秋季高發疾病“帶狀皰疹”在作祟。這種被稱為“纏腰龍”的疾病究竟從何而來?為何在春秋季節特別活躍?又該如何科學應對?
潛伏的病毒與免疫力下降的危
![]()
帶狀皰疹的本質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它同時侵犯神經和皮膚。令人意外的是,這種病毒并非來自外部感染,而是早已潛伏在我們大多數人體內。研究表明,90%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潛伏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
病毒最初通常在兒童時期通過首次感染進入人體,引發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會完全消失,而是潛伏在神經節中,就像冬季的種子,靜靜等待重新發芽的機會。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到了中年以后,當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時,病毒可能再次被激活,引發帶狀皰疹。
![]()
氣溫下降之所在秋季導致帶狀皰疹高發,主要是因為氣溫下降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力有所降低,從而激活了潛伏在體內的病毒。除了氣候因素,過度勞累、長期壓力、睡眠不足等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都可能成為激活這種潛伏病毒的“扳機”。
![]()
帶狀皰疹的三大癥狀表現
帶狀皰疹在完全展現其特征性皮疹前,往往會提供一些“預警信號”。在前驅期,患者可能會有輕度發熱、乏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類似感冒的癥狀。更特別的是,患者可能在未來出疹的區域出現皮膚灼熱、感覺過敏或神經痛,這些前驅癥狀可能持續數天至一周不等,猶如暴風雨前的悶雷,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疾病。
![]()
皮膚癥狀是帶狀皰疹最典型的標志。這些沿某一周圍神經區域呈帶狀排列的紅斑和水皰,通常出現在身體的一側,如胸背部、腰腹部、面部或四肢等,且很少超過體表中線。水皰一般呈簇集狀,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隨著病情的發展,水皰可能逐漸干涸結痂,這個過程如同一場局部的“微型火山爆發”,沿著神經路徑依次噴發。
![]()
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具破壞性的癥狀,可能出現在皮疹之前或與皮疹同時出現。這種疼痛多樣,可表現為持續性單一疼痛,如燒灼痛或刀割樣痛;也可能是放射性、撕裂性疼痛;還有促發性疼痛,表現為異常性疼痛(即輕觸引起疼痛)和痛覺敏感(輕度刺激導致劇烈性疼痛)。疼痛往往夜間加重,讓簡單的睡眠成為奢望。老年、體弱患者的疼痛可能更為劇烈,難以忍受。
![]()
值得警惕的是,帶狀皰疹還有一些特殊臨床類型。眼帶狀皰疹可能導致視力下降、失明等嚴重后果;耳帶狀皰疹則可能引發面癱、耳痛、聽力喪失等癥狀,這些特殊類型的帶狀皰疹就像潛伏的特工,攻擊人體關鍵的神經樞紐。
![]()
科學治療:多管齊下的應對策略
抗病毒治療是帶狀皰疹的核心治療手段。早期、足量使用抗病毒藥物是關鍵,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這些藥物可以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癥狀,縮短病程。用藥時機極為重要,最好在皮疹出現72小時內開始治療,就像救火需要趁早,否則一旦火勢蔓延,撲滅就更加困難。
![]()
抗病毒治療無疑是應對帶狀皰疹這一疾病的核心治療手段。在臨床實踐中,早期且足量地運用抗病毒藥物顯得尤為關鍵。像阿昔洛韋、伐昔洛韋這類常用藥物,它們能夠精準地作用于病毒,有效地抑制其復制過程,從而顯著減輕患者所承受的癥狀,比如緩解皮膚的疼痛、灼熱感以及瘙癢等不適,還能大大縮短整個病程的時間跨度。而關于用藥的時機把控更是重中之重,理想情況下,最好在皮疹出現的72小時之內就迅速啟動治療程序。這就好比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必須趁火勢尚小之時及時撲救;倘若拖延至火勢蔓延開來,后續想要徹底撲滅就會面臨極大的困難與挑戰,不僅治療難度增加,患者的恢復周期也可能隨之延長。
![]()
![]()
針對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需要根據疼痛程度采取階梯式鎮痛策略。輕中度疼痛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緩釋膠囊。嚴重神經痛可能需要加巴噴丁膠囊或普瑞巴林膠囊等神經病理性疼痛藥物。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發展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這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需早期干預。
![]()
局部護理同樣不可忽視。皮疹局部可涂抹阿昔洛韋乳膏等外用抗病毒藥物,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水皰未破潰時可冷敷緩解癥狀,破潰后可使用無菌敷料保護。這如同看護一片受傷的皮膚花園,需要細心和耐心。
![]()
物理治療和中醫治療也可作為輔助手段。紫外線、紅外線等局部照射可促進水皰干涸、結痂,緩解疼痛。中醫將帶狀皰疹歸為“蛇串瘡”,辨證施治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清熱利濕,外治可選用青黛散或金黃散調敷。這些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法,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緩解痛苦的途徑。
![]()
預防勝于治療:構筑免疫防線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帶狀皰疹的基礎。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減少壓力,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避免過度勞累尤為重要,因為長期過度勞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帶狀皰疹的風險。這就像為身體的免疫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和休息,讓它們保持最佳戰斗狀態。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接觸感染源。帶狀皰疹患者的皰液具有傳染性,避免接觸患者的皰液或接觸其使用過的物品可預防感染。在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使用防曬霜和遮陽傘等,這些簡單的防護措施,如同為身體穿上隱形的防護服。
![]()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是預防帶狀皰疹的有效方法。建議50歲及以上的人群接種疫苗。對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等,預防帶狀皰疹尤為重要。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降低帶狀皰疹的復發概率,但需注意,任何疫苗都不具有100%的保護作用,所以即使注射該疫苗后,也需要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
![]()
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也是預防帶狀皰疹的重要環節。這就像定期檢查身體的防御系統,及時發現并修復潛在的漏洞。
![]()
疫苗:重要的防護屏障
帶狀皰疹疫苗作為一種預防性措施,可以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概率。特別是對于自身抵抗力比較低的人群,及時接種帶狀皰疹疫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概率。這如同為身體配備了一支專門對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特種部隊,隨時準備消滅試圖復活的病毒。
![]()
需要注意的是,帶狀皰疹并非“一次中招,終身免疫”,與水痘不同,患過帶狀皰疹的人仍有可能再次患病。因此,即使曾經患過帶狀皰疹,仍可以考慮接種疫苗,尤其是對于高危人群。
![]()
當秋風送爽之時,我們既要享受季節帶來的愜意,也要警惕如帶狀皰疹這類隨季節高發的疾病。了解它的病因、識別它的表現、掌握治療方法和預防策略,特別是考慮接種疫苗,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預防措施,是我們對抗疾病最堅實的盾牌。日常需留意身體細微變化,若出現單側皮疹伴疼痛麻木,應及時就醫。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從根源降低患病風險,讓秋日時光無憂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