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紀音樂圈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抽象。
最近音樂圈爆紅的兩大頂流,都不是人寫的。
一個是采樣自臺灣政治人物王世堅質詢名言的《沒出息》。一個是由 suno AI 創(chuàng)作的《 技能五子棋》。
![]()
王世堅的“從從容容”雖然已經是紅了十幾年的熱梗,但最近經由各位網友改編,尤其是音樂人王搏的創(chuàng)作,聽得牛馬都再無心上班,紅得都傳到王世堅本人那里去了......
問世堅情為何物?只教人嘆為觀止!
![]()
另一邊是起源于今年的綜藝《喜人奇妙夜2》一支小品的片尾曲《技能五子棋》,經由 00 后抽派音樂人代表單依純翻跳之后已在內娛實現病毒式傳播。因為實在太火但這個名字又太讓人摸不著頭腦,如今它已經成了一個需要被特別解釋的詞條。
![]()
總言之,都是紅得匆匆忙忙,但火得從從容容。
從音樂人到歌曲,發(fā)現 21 世紀音樂圈,不講道理講抽象。
1.
王世堅,以詞人出道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無論你知不知道王世堅或者《沒出息》,最近刷視頻是逃也逃不開這個長得有點像南海鱷神的老人家在激昂發(fā)言。
![]()
網友把王世堅本來用以在政壇質詢場合的這段發(fā)言,配上了自己
“早上要上班,結果選擇再睡 5 分鐘”的心路,一下子就擊中了人心底最柔軟又不好說的那點沉重!
![]()
不得不說,這金句真的太好用了,無論是帶娃,通勤,趕進度......都是那么普通卻那么好用。遺憾中帶著豁達,激烈中帶著釋然......
![]()
當然這只是個緣起,緊接著,這邊音樂圈人才開始發(fā)力。
有網友給這段話陸續(xù)配上了鋼琴伴奏,DJ 說唱......誰說音樂不行了!
![]()
真正助推到高潮的是音樂人王搏的改編:
哥們兒好像本來是個理工才子,這兩年出圈作品不少,核心特征就是抽象,以及由抽象延伸出的各種情緒共鳴。
他之前最有名的就是《白云與黑土》:這則春晚經典小品這幾年梗都被玩爛了,沒想到哪些對白被用歌詞唱出來,竟然......想哭。
“第一次看搞笑,第二次挺感觸,第三次再聽越聽越有感覺”
”剛放假:從從容容;假期過去一半:游刃有余;假期最后三天:匆匆忙忙;機器最后一天熬夜:連滾帶爬”。
評論區(qū)的聯動估計王搏和王世堅看了都要懵逼:這邊和那邊的聯動沒想到就這樣完成了。
嗯,再聽一遍吧,覺得又像出租車司機里會聽到的音樂,又像 OST......反正就,不能再聽了,真的洗腦。
2.
技能五子棋
這邊王世堅填詞首作《沒出息》意外破圈讓無數青中年人共鳴,那邊 Z 世代《技能五子棋》紅得更是讓邏輯成了個笑話。
“傳統的五子棋,就是把五個子連成一條線,好無趣,好無聊。而技能五子棋,就是在傳統的五子棋,加入技能,好好玩,要爆了……

這支小品《技能五子棋》片尾的魔性唱跳片段,被小抽單依純翻跳之后,她又帶著老抽王力宏在演唱會上翻跳,再接著是張藝興、二手玫瑰......這個小品其實競技得分很低,但《技能五子棋》這首歌成了今秋最 TOP 最魔性的梗。
![]()
別說梗了,光看張藝興和二手玫瑰這兩個名字擺在一起,就挺魔幻的,如今世界越來越陷入共時性、無次元狀態(tài)。
“五十年內沒人能看得懂這個視頻”“盡管第一次看時不知道笑點在哪里,但后面多次刷到,還是忍不住點進去看。”
如果你問別人《技能五子棋》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去看節(jié)目吧”!因為沒辦法傳達,比起《沒出息》的火多少帶著情緒共鳴,《技能五子棋》的火,則更表征和無意義, 是更徹底的“抽象”。
3.
抽象,華語樂壇新風潮
有人覺得這種怪誕感有意思,有人完全無感;但不得不說,現在抽象,已經成為 21 世紀音樂圈(乃至社會)的一種技能和品質。萬物皆可抽象。
音樂圈的抽象起源尚不可考,但發(fā)跡于以陶喆怪叫為代表的現場,如今的華語樂壇,如果說抽象是 Z世代藝人自出生就有的加持技能,驀然回首他們會發(fā)現,老藝人也個個都是抽象真神。
新歌手代表的有單依純,一首《珠玉》火得現在全網都在樓梯間、浴室、操場等不同場景挑戰(zhàn),一張嘴全是
“雪白的天色,忽爾就炎夏”
![]()
中生代歌手派出徐佳瑩,抽象名場面來自她今年的鄭州演唱會現場,在致謝環(huán)節(jié)大搞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問政歌舞”, 把各種機關部門全都即興編進歌里唱,魔音繞梁,票是越賣越快;后來寧波等地也相繼整上,戲曲歌舞梗層出不窮,最大獲益者當然是文旅局:免費宣傳片,有了!
![]()
![]()
那英、ALin、戴佩妮......這些曾經憑借著自己的熱歌占據一壁江山的音樂人們,如今都相繼有了小品天王,小品天后的美譽......
當然看似群雄逐鹿,實則一超多強。真正一個人活成一部圖鑒的還是華語樂壇 R&B 教父陶喆。
著名抽象現場包括怪叫、社牛式演唱,和韓紅合作的《無地自容》,以及和胡彥斌合作的《我讓你哭黑色柳丁》......(具體參考資料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一人打遍全樂壇,陶喆的抽象是一種形神一體的抽象,他本人的性格和抽象所代表的跳躍節(jié)奏和邏輯怪象形成了完美卡點。抽象甚至變成了他的一種救贖。
![]()
當然能借力打力,首先你是得有力:這些人的作品,都是實打實的。
華語樂壇已成抽象圖鑒。再說回之前爆火全球的攬佬,外國人就算聽不懂歌詞,也都在《大展鴻圖》的腔調和舞蹈里紛紛上頭。
國外樂壇這種抽象火得也不少。 之前那個給貓貓配樂的南非電子作曲家 The Kiffness 不就是嗎?
![]()
4.
現在是萬物都可被說一句“很抽象”,抽象到底什么意思?可能就是一種去意義化。以前強調意義,深度,如今一切都成了一種表征。
很有趣的是,在這個各種精細標簽當道的時代里,”抽象”反而變成了一種人最普適的感覺。 這是一種純自心而發(fā),純粹的感受路徑,無關任何審美評判,和所謂道德是非評判標準。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語樂壇甚至各種圈子的抽象圖鑒,其實也是一種類似于布迪厄說的權力場域結構的悄悄轉移,以前人們信神話,現在去中心化,人們信自己的解讀感覺。
對音樂來講,抽象是個中性詞,它打破了刻板印象,但很明顯其實也是內容真空的結果。
不過當在被抽象逗樂過后,仍然會被陶喆精細的編曲和 20 年前超前的表達打動,仍然會覺得哪怕是《沒出息》這種無心插柳的歌曲,最擊中人的核其實是那幾句唱遍人世欣涼的歌詞;就知道,那些有溫度和生命的“具體”,仍然被需要著,且不能取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