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這個聽起來有些拗口又陌生的名詞,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它不是什么罕見的絕癥,但卻是一種需要終身對抗的“慢性敵人”。
![]()
它到底是什么?不僅僅是“腰疼”
簡單來說,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風濕病。
慢性:目前無法根治,但可以控制疾病進展,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管理。
炎癥性:這種炎癥的本質并非細菌感染,而是源于免疫系統“敵我不分”,錯誤地攻擊了自身的關節和組織。
自身免疫性:根源在于免疫系統“失靈”,敵我不分。
AS的主要攻擊目標是中軸關節,尤其是連接骨盆和脊柱底部的骶髂關節和脊柱。炎癥反復發作,會導致關節、韌帶和肌腱附著點發炎。
在修復過程中,身體可能產生新骨,試圖“固定”住發炎的部位,最終可能導致脊柱的椎體之間“長在一起”,形成“骨橋”,使脊柱失去靈活性,變得僵硬、強直,故名“強直性脊柱炎”。
![]()
重要誤區:它不是“腎虛”,不是簡單的“腰肌勞損”,也不是普通的關節炎。它是一種系統性疾病。
![]()
哪些信號是它在“敲門”?
1.炎癥性腰背痛
這是強直性脊柱炎最核心的癥狀,與普通的機械性腰痛有顯著區別。
(1)隱匿性起病:慢慢開始,說不上具體哪天疼的。
(2)休息后加重,活動后減輕:晚上睡覺到后半夜或清晨時疼痛加劇,甚至痛醒;早上起來感覺腰部僵硬,需要活動一會兒才能緩解。這與勞累后(活動加重、休息減輕)的腰痛模式截然相反。
(3)持續時間長:腰背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
2.交替性臀區痛
屁股疼痛,有時左邊疼,有時右邊疼,可能交替出現。
3.附著點炎
腳后跟、膝蓋后方、胸肋關節等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腫痛。
4.伴隨關節外癥狀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虹膜炎、銀屑病、牛皮癬等其他系統疾病。
5.高發人群
本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與HLA-B27基因高度相關,多發于年輕男性,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
![]()
如何明確診斷?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實現早期診斷。
![]()
直面它,我們如何與之共存?
雖然無法根治,但現代醫學的治療目標非常明確:緩解疼痛、控制炎癥、防止關節畸形、維持正常功能,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藥物治療是治療的核心手段。
非甾體抗炎藥是緩解疼痛和僵硬的一線藥物;生物制劑能夠靶向阻斷疾病的關鍵炎癥因子,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傳統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對改善外周關節炎同樣有效。
運動是對抗脊柱強直的“良藥”。
推薦患者選擇游泳,因為它能鍛煉全身肌肉而不負重。此外,保持靠墻站等姿勢訓練、拉伸運動以及能夠維持胸廓活動度的深呼吸訓練等專項訓練也對改善疾病癥狀至關重要。
盡早戒煙,吸煙是明確的強直性脊柱炎加重因素,會加速病情進展。
心理支持不可忽視。面對焦慮、抑郁等情緒異常,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非常重要。
![]()
從“不死的癌癥”到“可控的慢性病”
過去,人們對強直性脊柱炎認知不足,導致許多患者最終脊柱強直、殘疾,因此它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但今天,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和生物制劑等創新藥物的出現,AS已經成為一個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
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規范治療、堅持運動。
![]()
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正被不明原因的“腰疼”困擾,請不要再簡單地歸咎于“勞累”。給予足夠重視,及時行動,或許就能改變未來的健康軌跡。
互動話題
您或您身邊的人有過類似的“腰背痛”經歷嗎?
對于這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病,您有什么看法或心得?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故事。
說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責編:解陽楊
審核:吳雙
![]()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