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通,眾景熱。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成千上萬的游客涌入關嶺自治縣,只為一睹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的曠世風姿,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最佳觀橋點”科力寨、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等眾多景區景點隨之大熱,成為大量游客“打卡”的旅游目的地或旅行線路中的重要一環。
![]()
航拍花江峽谷大橋
位于該縣花江鎮五里村的科力寨,一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寨子,卻因花江峽谷大橋而名聲大噪。
今年1月17日,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此后前來觀橋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峰值最高時單日接待游客達3000人次以上;9月28日,花江峽谷大橋通車當日,上萬人聞訊而來,只為見證這一非凡時刻;“雙節”長假期間,單日觀橋車輛破萬,數以萬計的游客從天南海北蜂擁而來,只為親眼領略大橋橫跨峽谷的雄偉,感受我國基建的創新偉力和卓越魅力。
![]()
花江峽谷大橋夜景燈光秀
廣東深圳的自駕游客廖建邦跨越1200多公里,終于在科力寨與自己的“夢中情橋”——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影,言語之間的激動、毫不吝嗇的夸贊和“瘋狂”按下的快門鍵詮釋了他對大橋的鐘愛。
“我這一輩子看過很多橋,但還是花江峽谷大橋最為壯觀。”71歲的貴陽游客龐紅云第二次來到科力寨,在同一個位置見證了花江峽谷大橋晝夜的不同之美,她觀賞了大橋橫貫于白云薄霧之間的飄逸和壯美,也見識了大橋在夜幕包裹之下綻放出五彩燈光的絢麗和驚艷。
![]()
游客在科力寨觀景點與花江峽谷大橋合拍
聚焦科力寨這一“最佳觀橋點”,花江鎮政府投入300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22公里的觀光路線,配套建設觀景臺、公廁、商業中心,同時搭建了可容納上千輛車的停車場,充分滿足游客出游基本需求,并且為了進一步挖掘世界級大橋所在地的橋旅融合發展潛力,還引進企業在集鎮建成世界第一高橋關嶺飛行基地,可乘坐直升機數分鐘直達花江峽谷大橋,加上轄區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的游艇、快艇,已經形成水、陸、空多維觀橋體驗渠道,游客可以360°覽盡大橋雄姿。
走進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前來暢游峽谷看大橋的游客絡繹不絕。在北盤江上乘船踏波,穿梭于“地球裂縫”花江大峽谷,觀山游水的同時,還能看到花江鐵索橋和花江峽谷大橋“一景同框”,感受古今時空在橋梁之間交相輝映。
![]()
游客在花江大峽谷游玩看橋
“花江峽谷大橋就建在花江大峽谷之上,所以我們特地來到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不僅能游覽險峻秀美的峽谷風光,還能換個視角看大橋,一舉兩得。”湖南懷化的游客魏薇說道。
在花江峽谷大橋的“流量”帶動下,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自帶的“研學”屬性,在“雙節”期間迎來了旅游小高峰,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前來探尋遠古生物的奧秘,感受2.2億年前的生命奇跡。
![]()
小游客在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體驗化石挖掘
從云南昆明到關嶺自治縣看橋的游客方喻,專門為孩子制定了“花江峽谷大橋—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壩陵河大橋”的研學旅游線路。在科力寨看完花江峽谷大橋后,他們便駕車來到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通過實物化石展示、多媒體互動裝置、VR虛擬現實技術等方式,讓孩子系統了解了地球演化史和古生物知識。
“看橋之余,帶著孩子來到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不僅看到魚龍、海龍、海百合等各種各樣的古生物化石,還體驗了化石挖掘、拓印,大大激發了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方喻笑著說。
![]()
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研學游”火熱
據關嶺自治縣旅游發展中心統計,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該縣借助花江峽谷大橋開通的“東風”,同步組織開展了飛艇觀光、文化展演等一系列文旅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橋旅融合快速發展。截至10月8日,共接待游客34.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86億元,兩項數據分別同比增長33.5%和27.1%,其中花江峽谷大橋關嶺岸的景區景點、特色村寨共接待游客高達20余萬人次。
關嶺自治縣旅游發展中心主任楊安充表示:“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圍繞花江峽谷大橋這一世界級的‘特意性’資源,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豐富旅游業態,著力在大橋周邊開發打造觀景點、咖啡廳、民宿、停車場等項目,同步圍繞民族醫藥、康養旅居、戶外運動等元素,推出更多的旅游線路,做好更優質的旅游產品包裝,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全力書寫好橋旅融合這篇大文章,為我縣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安順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