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國當談判籌碼,去和美國討價還價?俄羅斯人想得倒是挺美,只可惜打錯算盤了。
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一度吸引了全球目光的“雙普會”落下了帷幕。川普和普京在時隔6年之后再度握手。峰會的公開議程圍繞著持續了3年半的俄烏沖突,雙方都擺出了尋求和平的姿態。
然而,在這場精心編排的外交大戲背后,有一個自始至終都沒有上桌的“隱身的第三者”,它的存在就宛如一頭“房間里的大象”,雖然雙普都盡量心照不宣地不去提它,但其巨大的身影卻籠罩著這場阿拉斯加峰會那短暫的每一分鐘。
![]()
這兩天我上網的時候在俄羅斯某軍事論壇(topwar.ru)上刷到了一篇俄羅斯的鍵政愛好者撰寫的、剖析此次“雙普會”的評論文章。這篇文章把主要篇幅都放在了美俄兩國身上,關于中國的地方有且僅有一處著墨,但恰恰是這一處著墨,卻讓我窺探到了俄羅斯人內心深處對于中美俄三角關系的小九九。它是這么說的:
“美國根本不需要我們俄羅斯聯邦最終‘屈服于中國’,因為這樣只會強化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也就是中國的世界地位。美國需要的是俄羅斯在中美之間保持獨立。為此,美國人或許愿意在烏克蘭問題上對我們做出一定讓步。”
![]()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
其一,美國對俄的核心目標,是防止俄羅斯“徹底倒向中國”,同時維持俄羅斯作為“制衡歐洲的獨立力量”。
其二,俄羅斯對美的博弈籌碼,是以“避免‘中俄聯盟;強化”為杠桿,要求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作出讓步。
![]()
國與國之間沒有什么永恒的友誼可言,只要價碼合適,任何所謂的“友好關系”都是可以擺上談判桌做交換的
俄羅斯人的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明,只可惜,他們打錯了時代,也看錯了對手。今日的中國,早就不是國際棋盤上被動的看客了,而是手握關鍵棋子的棋手。任何試圖拿中國當談判籌碼進行密室交易的企圖,都將面臨難以承受的代價。俄羅斯人的這場騎墻游戲耍到最后,反倒很可能發現自己在中美兩邊都無法靠牢。
這場精心策劃的三角博弈,看似給了俄羅斯左右逢源的空間,但博弈勝負手并不由莫斯科單方面決定。俄羅斯人試圖左右騎墻的想法,之所以注定是癡人說夢,是因為它嚴重低估了今日中國的實力和意志,也高估了美俄之間達成實質性和解的可能性。
俄羅斯自身的騎墻空間極其有限。中俄關系之所以演變成今天這個態勢,這不完全是我們和俄羅斯人主動塑造的結果,俄羅斯承擔不起公開背棄對華戰略伙伴關系的代價,否則將立刻喪失其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信譽,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
而所謂之對美媾和的構想,也存在著難以突破的上限。美國任何對俄羅斯的實質性讓步,都將面臨國內國會等強大反俄政治力量的阻撓。而且,川普當局那糟糕的信用記錄,實際上也沒法令俄羅斯人安心。
現在的美國已經陷入了深刻的戰略矛盾。一方面, 其“遏華優先”的核心國策,要求它必須團結所有西方盟友,共同對俄羅斯施加壓力;而另一方面,其“聯俄制華”的戰術構想,又必須以放松對俄制裁為前提。問題是這兩者在本質上是相互沖突、無法調和的,這叫什么同志們?這就叫一根筋變成了兩頭堵。
![]()
美國國內一直有一股強大的反俄親烏勢力
最關鍵的是,今日的中國,已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底氣,來破解任何針對我們的套路了。
阿拉斯加峰會,本質上是美俄在中國巨大影響力陰影下的一次試探性接觸。正如廣大中國吃瓜群眾之前就預判到那樣,它最終并沒能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議,而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俄羅斯試圖以“避免徹底倒向中國”作為杠桿,撬動美國的讓步;美國則希望用烏克蘭的利益作為籌碼,制造中俄之間的裂痕。
![]()
其他東西都是虛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強大才是實的
然而,雙普這對老狐貍算計到最后都發現了,恰恰是中國,這個未曾到場的“第三者”,才是決定棋局走向的關鍵。通過堅實的經濟綁定、深化的安全協作和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中國已經有能力將任何損害其核心利益的潛在交易的成本,推高到美俄雙方都難以承受的地步。
這場大國博弈的最終結局,絕非取決于雙普在阿拉斯加那短暫的握手與密談。俄羅斯的“雙頭鷹”戰略或許在歷史上曾為其帶來過輝煌,但在21世紀的今天,面對一個實力和體量都已遠超自身的戰略伙伴,任何試圖將其當作籌碼的想法,都無異于一場危險的賭博。“雙普會”的落幕不是游戲的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真正的大國博弈,這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