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小居住在城市里,對于人情世故看的比較淡然,在我的印象中結婚無非就是找個酒店,請個婚慶司儀,親朋好友聚在酒店吃個飯。
![]()
但是直到我國慶期間,去了廣西同事家里吃了一頓酒席后,我才發現原來中國的婚宴形式居然如此豐富,遠不止在酒店吃個飯那么簡單。
短短兩天的吃席經歷,卻徹底顛覆了我三十多年來對“婚宴吃席”的認知,尤其是其中有5點,讓我至今回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怎么也想不明白?
![]()
第一:廣西吃席,竟然真的不用隨禮?
之前我在網上刷到過廣西吃席不用隨禮的短視頻,我還以為是本地人自吹自擂的假消息,直到這次我去廣西同事韋哥家里吃席,才發現這居然是朕的。
同事韋哥跟我關系非常好的同事,他國慶節結婚,于是邀請我參加他老家的婚禮,我下意識地打開手機轉賬界面,問他:“禮金我先提前轉給你,到時候更方便。”
韋哥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拍著我的肩膀說:“我們廣西,不興這個!你人來了,就是最大的面子!”
當天到了韋哥家里,我想要找到寫禮的人,可是我轉了三四圈,也沒有看到哪里是寫禮的地方,只有幾位長輩在悠閑地聊天。
我再次確認,韋哥笑著把我推開:“跟你說了,人來就好!我們這里,結婚都不收禮,主家就是請親朋好友鄰居們過來熱鬧熱鬧,分享這份幸福,不用隨禮。”
![]()
第二:廣西宴席菜品真豐盛。
一般上海的婚宴講究排場與格調,通常是精致的八冷盤、十熱菜外加湯品點心,每道菜量不大,但擺盤精美,如今很多酒店都是提前做好的預制菜,吃起來味道很一般。
沒想到這次去廣西吃宴席,琳瑯滿目的菜品一上桌就把我“震住”了,光是那白切雞,那盤比臉盆還大的檸檬鴨,魚生就足以彰顯其豪邁。
更讓人我開眼的是廣西的扣肉太大了,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中間放的是粉糯的芋頭,底部放的是酸菜,吃起來入口即化,一塊扣肉抵上海的兩三片。
足足上了十六道菜,每一道菜分量都特別大,而且主食非常豐富,不僅僅有黃色的糯米飯,還有老友粉,瘦肉湯粉,白粥等等,主打一個現炒現做,量大管飽。
![]()
第三:一家人一桌。
在上海參加婚禮,一般是很多陌生人湊成一桌,或者相互認識的朋友們湊成一桌,但是大概率是和陌生人拼桌吃席。
這種拼桌吃席,大家相互之間不認識,找話題聊天,難免尷尬,整個婚禮氛圍比較冷清,而在廣西,吃席的時候居然是一家人一桌。
就是以家庭為單位來計算桌數,你可以一家人一起來吃席,也可以一個人來吃席,不管是一家人還是一個人來,這一桌酒席菜肴就是你們一家人的。
我們作為韋哥的同事,也被單獨安排了一桌,沒有陌生人的打擾,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孩子們也不用拘束,這種宴席安排,實在是太好了。
![]()
第四:一桌菜都可以打包。
在上海,人們一般吃席后,看到基本上沒有動過的菜肴,有的人也會打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不好意思去打包的。
但是廣西,卻不一樣,廣西吃席提倡打包,我看到了令我瞠目結舌的一幕:主人家主動給顧客分發塑料袋和餐盒。
我看到很多人都是一個人來吃席,吃了沒十分鐘就開始拿著袋子開始裝菜打包了,不僅飲料可以打包,就連糯米飯,老友粉之類的粉面主食也可以打包回去。
主人家還會主動幫助客人打包,這種光盤行動真的非常徹底,一點食物都沒有浪費,客人將菜肴酒水打包回去,晚上一家人好好吃一頓,這或許才是廣西吃席最大的意義所在,跟家人一起分享喜悅。
![]()
第五:廣西結婚真熱鬧。
上海的婚禮像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臺劇,流程清晰,環節看似很浪漫,但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演給賓客們看的,說是演戲并不為過。
但是廣西農村的婚禮完全不一樣,沒有婚慶司儀,有的是全民參與的“嘉年華”,從新娘進門前的趣味“攔門”,到宴席間此起彼伏的猜碼劃拳聲,再到唱山歌,到夜晚篝火跳舞的狂歡……整個村莊都沉浸在喜悅里。
如果說上海的婚宴是一場城市里精美的喜劇,那么廣西的婚宴卻是一場豐富的中式古典婚禮,用最熱鬧最樸素的方式,讓人們為新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