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大家都覺得今年生意不好做,但南城香截至目前凈利潤增長114%,年終大概率能實現同比翻倍。不是我們有多特別,只是在行業迷茫的時候,我們選擇做‘反常識’的事 —— 別人追規模,我們練內功;別人拼低價,我們建體系;別人怕變革,我們主動掀翻過去的自己。”
這是近日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在森林游學北京站的一段最新分享。
今年,外賣平臺補貼退潮后,“低價廝殺” 成了常態,加之消費需求多變,讓整個餐飲行業陷入了 “不變革等死,亂變革找死” 的迷霧。
而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南城香不僅實現了凈利潤增長114%,年終有望實現同比翻倍,更讓人意外的是,它不僅沒跟風開店,反而主動關了不少店。
在 “規模為王” 的餐飲圈,這種 “反常識” 的操作背后,藏著怎樣的調整邏輯?
當行業都在焦慮 “如何活下來” 時,南城香如何做到 “不僅活下來,還能掙到錢”?
以下是汪國玉《餐飲的模式創新》分享摘錄,從他對餐飲大環境的精準判斷、內部變革路徑,到對未來趨勢的解讀,或許能為迷茫中的餐飲人,點亮一盞破局的燈。
![]()
![]()
看透周期:
餐飲十年一迭代,我發現“老模式的天花板到了”!
“餐飲行業從來沒有永恒的爆款,只有永恒的周期。”
南城香的每一次關鍵突破,都源于對 “周期” 的敬畏與把握。
2014 年,南城香經歷第一次重大變革。
關店收縮、打造 “飯香串香餛飩香” 模式、搭建飛碟型組織,最終抓住外賣風口實現爆發。
2024 年,恰好是十年周期的節點,我發現 “老模式的天花板到了”。
即使門店還在盈利,即使顧客還在消費,但 “中午流水下滑、老客審美疲勞、新客吸引力不足” 的信號,已經預示著必須啟動新一輪變革。
“很多企業看到南城香關店比開店多,就覺得我們‘不行了’,其實我們是在主動‘刮骨療毒’。”
從去年4月份開始,南城香就啟動了 “輝煌行動”,計劃用3年的時間,目前已經走過一半。
核心就是 “不盲目追求門店數量,而是把不掙錢的店關掉,把老門店的模型再造,把新模型的坑踩透”。
截至目前,南城香門店數量從200多家精簡至近200家。
但單店日均流水仍穩定在2.8萬 - 3萬元,部分新模型店甚至突破3.5萬元。
更關鍵的是,在流水與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公司總用工減少了950人。
相當于 “用更少的人、更低的成本,做了同樣的生意”,這正是凈利潤增長 114% 的核心密碼。
![]()
![]()
破局關鍵:
不拼單品拼“體系”,擁抱市場變化用 “三大戰略” 降本增效
“現在做餐飲,靠單一爆款、單點優勢已經贏不了了,必須靠體系化作戰。”
南城香的 “體系化”,體現在三個維度:
全時段的場景覆蓋、自建體系的成本優勢、數字化的精細管理。
1、從 “三餐” 到 “全時段”,把門店坪效拉滿
“很多同行看到我們門店‘不排隊’,就覺得生意一般,可晚上一結賬就會發現,我們的流水比排隊的對手還高很多。”
秘訣就在于 “全時段經營”—— 不是簡單地從早賣到晚,而是通過產品結構、廚房動線、設備設計的優化,讓每個時段都有 “精準供給”。
比如早餐,南城香推出3塊錢自助早餐,把 “剛需早餐” 做成了流量入口;中午主打 “小鍋現炒”,把煙火氣、鍋氣做出來。
“全時段不是‘硬撐’,而是‘巧打’”。
舉個例子,門店低峰期,我們也可以生產產品,就是一個客人、兩個客人,也不顯得尷尬,我們有炒菜機,可以隨時現炒。
南城香是利用設備和設計,體系化地去走這個全時段的路線。
全時段不是簡單的從早上開門,賣到晚上,你的產品的結構,包括廚房的設備動線各方面設計,它是完全做得不一樣的。
2、把成本壓到 “別人的拿貨價以下”
“為什么我們的奶皮子能賣3塊9,別人拿貨都拿不到這個價?“
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中央廚房,從研發、生產到配送全鏈條自控。
舉個例子,南城香的奶皮子生產車間按醫藥級標準搭建,空調風口稍有細菌進入就可能導致整批產品報廢。這種 “極致的標準化” 不僅保證了品質穩定,更把成本降到了極致 —— 單杯生產成本比外購低 40%,即使賣3塊9仍有利潤,類似的還有梅菜扣肉、肥牛等核心產品。
3、數字化管理:單店投入 6 萬,省出 “看不見的成本”
“過去餐飲人覺得數字化是‘花錢的事’,其實是‘省錢的事’。”
南城香現在單店的數字化硬件投入標準是 6 萬元,包括收銀系統、物流系統、辦公系統,未來還要上線財務系統,總投入雖達幾百萬,但帶來的效率提升肉眼可見。
像是訂貨環節,排班環節,督查環節,“數字化不是高大上的概念,而是幫你把“模糊的成本”算清楚,把“浪費的效率”搶回來。”
比如現在南城香總部管理干部只有30多人,卻能管理近200家店,靠的就是數字化系統打破 “部門墻”,讓財務、后勤、維修等部門集中辦公,快速響應門店需求。
![]()
![]()
未來打法:
雙模型并行,抓住“第四級消費時代”
南城香深諳餐飲行業的 “周期魔咒”—— 再火的模式,生命周期往往不超過10年;再經典的產品,也會被顧客 “吃膩”。
為此,南城香沒有固守單一模式,而是啟動 “2.0老模型改造+3.0新模型探索” 雙軌戰略,用“滾動式創新”對抗周期。
1、2.0老模型升級:從 “性價比” 到 “品質感”,抓牢老顧客
南城香的老模型 “飯香、串香、餛飩香” 曾是其核心競爭力。
但隨著消費需求升級,單純的 “便宜”和“固定搭配” 已無法滿足顧客。
汪總提出 “2.0升級”:
增加早餐自選
推出3元自助,產品豐富、現場制作、自由選擇。
小電飯鍋嘗試
效果有限,提高米飯品質的根本是用好米。
產品升級:
增加炒菜,找到痛點,打破 “單價不超過26元” 的限制,允許開發 50-80元的高品質菜品,同時保留幾塊錢的低價菜,覆蓋 “大眾消費” 與 “品質消費” 兩端;
取消免費水果:
將省下來的2000多萬元投入 “衛生升級”“環境裝修”,提升門店體驗。
效率升級,優化用工,減少950人:
引入炒菜機替代部分人工,例如用5000瓦炒菜機單次可炒 3 份菜,效率比人工高 2 倍,且可以覆蓋全天時段保證“現炒”;
全公司減少 950 人,卻實現 “服務、品質、衛生不下降”。
改造后,老模型店雖然流水增長不顯眼,但回頭客占比提升、人均消費增加,成為凈利潤增長的 “壓艙石”,這也讓南城香實現了 114% 的凈利潤增長。
新一輪2.0菜單革命啟動
價格帶拉伸,打破菜系界限,不留戀老產品,外賣產品專制,環境干凈舒適,有品質有休閑。
2、3.0自助現炒菜新模型:自選稱重模式,采用差異化競爭
面對市場上興起的快餐自助模式競爭,南城香沒有回避,而是針對性開發 3.0 自選模型,并通過 “差異化” 建立優勢:
葷素定價差異化:
對手采用 “葷素同價稱重”,南城香則 “葷素分價”,避免顧客因 “夾一塊肉和夾一把青菜一個價” 而覺得吃虧;
推出 “6元拼3-4個素菜”,用極致性價比吸引價格敏感型顧客。
現炒體驗差異化:
采用 “明廚現炒 + 小鍋快炒”,讓顧客看到菜品制作過程,解決 “自選菜是剩菜” 的顧慮;
優化動線設計:
設置 “自助回餐口”,培養顧客自主送餐具的習慣,減少服務員成本。
目前,南城香目前自選模型店不多,數據表現亮眼,未來可能會開拓100-200 家,成為我們增長的新武器。
既有不斷迭代2.0飯香串香餛飩香的老模型,又有3.0自助現炒新模型,雙模型一起更能面對市場的變化。
![]()
![]()
誰是下一個倒閉的企業?
別追風口,先練 “內功”
“現在很多餐飲人焦慮,是因為把‘風口’當成了‘出路’—— 看到外賣火就做外賣,看到自選火就做自選,卻沒搞清楚自己的‘內功’是什么。”
分享最后,我們來聊一聊,誰是下一個倒閉的企業?
哪些事我們該做,哪些事我們不該做。
不上市、不融資,靠自有造血走得遠
“資本就是高利貸,沒有絕對上市把握就別碰。”
很多老板最后不是虧在經營上,而是虧在賭上市的資本游戲里。
南城香自始至終堅持 “零負債、不融資、不上市” 的路線,我們要做百年企業,就不能被資本綁架,靠自有造血雖然慢,但抗風險能力強。
警惕 “規模陷阱”:不貪店數、先做模型,盈利才是硬道理
“別被‘有多少家店’的表面數字迷惑,不賺錢的店再多,也是撐面子的‘累贅’。”
南城香這兩年主動關掉不盈利的門店,寧愿放慢擴張速度,也要把精力放在 “門店模型打磨” 上。
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不是規模,而是 “能持續盈利的模型”:“現在很多品牌跑馬圈地,看似占了位置,可模型沒競爭力,等我們的模型打磨好,那些位置早晚是我們的”。
別羨慕別人店多,要想多少年以后誰還能活著。
利潤率低、不賺錢的生意,暴雷是早晚的事;只有模型過硬、能持續盈利,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規避 “合規雷區”:提前整改、公司化運營,不做 “小作坊”
“餐飲合規是早晚的事,現在不合規的企業,就是在埋雷。”
打破 “老化魔咒”:新人上位、重倉研發,不依賴 “老經驗”
“團隊老化是企業的隱形殺手 —— 老人靠過去的經驗做事,看似熟練,卻做不出現代化的管理流程,最終還是‘單打獨斗’。”
南城香這兩年大膽 “換血”,讓年輕人走上管理崗位,就是因為 “年輕人更懂現代化運營,能打破老經驗的束縛”。
在研發上,更是顛覆了傳統餐飲的 “輕研發” 思維。
“以前我們不知道研發費用怎么花,現在一年投入上千萬 —— 門店模型改造、設備試錯、餐具迭代,哪怕買錯的設備、廢掉的餐具,都算研發成本。餐飲早不是‘憑感覺做菜’的時代了,沒有研發投入,就跟不上消費者需求,早晚被拋棄。”
少聽 “專家忽悠”:自己做專家,聚焦核心業務
“現在外面的‘定位專家’‘運營專家’太多,可他們的價值觀未必和企業一致。”
“別盲目聽專家的話,要把自己變成專家 —— 多琢磨消費者需求,少參加無關的活動,別搞脫離核心業務的多元化。很多老板掙了錢就瞎折騰,一會兒做投資,一會兒搞跨界,最后把主業的錢都虧沒了。我們只聚焦餐飲,與業務無關的活動能推就推,這才是專注。”
在追求 “快” 的時代,慢下來練內功;在追逐 “風口” 的浪潮里,沉下心守初心,或許這才是企業穿越周期、走向長久的真正密碼。
職業餐飲網總結:
餐飲的未來,是 “體系力” 的競爭。
汪總的分享中,“折騰” 與 “體系” 是高頻詞。
南城香的逆勢增長,不是靠某個爆品、某次營銷,而是靠 “供應鏈打底、多渠道提效、雙模式抗周期、強組織落地” 的體系化能力。
在他看來,未來的餐飲行業,不再是 “單點突破” 的時代,而是 “體系力比拼” 的時代 。
誰能構建更穩定的供應鏈、更高效的運營、更靈活的模式、更專業的團隊,誰就能穿越周期,成為 “百年企業”。
主編丨陳青 統籌 | 楊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