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北京商報)
11月7日,在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北京)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彭雪海表示,北京市深化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依托市大數據平臺匯聚高頻高需求數據超8200億條,累計為各部門、各區共享數據超2.9萬億條,提供數據服務55億次。據《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 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到2027年,實現數據基礎制度建設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試點任務在京率先完成。到2029年,數據要素實現順暢流動、高效配置,數據要素成為北京城市競爭新優勢,有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推進數據要素綜合性立法
彭雪海表示,《實施意見》的發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著眼鞏固北京市數據、科技、人才、市場、生態等多方面優勢,搶占數據發展制高點,提升未來城市核心競爭力;著眼破解數據領域發展難題,探索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數據價值全面釋放;著眼強化政府引導,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各方共同投身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
從工作成效來看,彭雪海介紹,在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方面,北京市圍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探索制度創新和落地路徑。今年以來,全市陸續出臺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配套改革等政策制度,還將加快制定出臺公共數據登記、政務數據共享以及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制度,推進數據要素綜合性立法。率先成立北京市數標委,形成標準創制計劃,開展京津冀區域協同數據標準化行動,加快編制數據匿名化處理、數據流通安全評估等一批急需標準。
構建近50個數據流通場景
在超前部署數據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市夯實算網基礎,全市IPv6綜合發展指數保持全國第一,北京市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已接入48家算力服務商,算力匯聚總量超6萬P,覆蓋京津冀蒙等跨區域資源。系統布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以國家先行先試任務為契機,綜合數場、區塊鏈等技術方向建設運行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已構建近50個數據流通場景。鼓勵社會主體圍繞新材料、消費、藥品、空天等領域建設一批可信數據空間,14個在京項目入選國家首批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
打造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核心樞紐
在培育繁榮數據市場方面,北京市深化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依托市大數據平臺匯聚高頻高需求數據超8200億條,累計為各部門、各區共享數據超2.9萬億條,提供數據服務55億次。創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金融專區累計為80多萬家市場主體提供數據服務超5億次,加快建設氣象、時空等新一批公共數據專區。圍繞工業制造、商貿流通、醫療健康、教育教學等重點領域打造高質量數據集,加強供需對接與場景推廣,助力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支持北數所強化規則引領、夯實技術支撐、提升定價能力、構建交易生態,打造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核心樞紐,截至9月,北數所場內交易額實現同比增長109%。圍繞醫保、交通、市場監管等領域加強央地合作,探索央地共建服務載體。深化京津冀數據合作機制,有序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數字貿易。
加快打造智慧城市綜合應用示范
在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方面,北京市以智慧城市建設為牽引,統籌推進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和數字生態文明建設。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速達9%。深化“數據要素×”行動,激發全社會用數活力,挖掘各行業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典型場景,2025年北京分賽吸引了1173家市場主體參與。加快在首都功能核心區、朝陽區、海淀區、城市副中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打造智慧城市綜合應用示范。
支持各區打造一批數據產業集聚區
此外,彭雪海表示,在發展數據要素生態體系方面,數智北京創新中心正式運行,開展數據創新、概念驗證、評測驗證、展示推廣、創新孵化等五大核心業務,首批發布了政策推演、會展消費等七個聯合實驗室。北京數據集團揭牌成立,加快打造數據產業生態建設的服務載體。北京城市數智化發展協會成立,集聚資源、技術、服務、應用等各類生態企業,構建數智北京創新生態鏈。優化數據產業空間布局,支持各區打造一批協同互補、特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產業集聚區。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程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