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氣的走向,就是財富的流向。
又一波國慶黃金周開啟了,出國游成了很多國人的新選擇。
今年以來,俄羅斯旅游的熱度持續(xù)上升,除了首都莫斯科,有一個海濱小城也吸引了國人的注意力。
它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我們一般叫它海參崴。
現(xiàn)在的海參崴,不僅吸引國人前往旅游,還吸引不少東亞國家前往投資和合作,吸金能力讓整個遠東都為之震撼。
![]()
最近,連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也不在莫斯科待著了,而是出現(xiàn)在了海參崴,普京每年都會往海參崴跑上一兩趟,足以看出俄國對海參崴的重視。
巨額的資本和資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這座小城匯集。
海參崴到底有什么魅力,成了財富的新流向?
![]()
實際上,一提到海參崴的名字,有不少人就會扼腕痛惜。
因為海參崴的歷史太沉痛了,從它現(xiàn)在的風土人情中,你完全找不出它曾經(jīng)是中國領土的任何痕跡。
160年以前,霸道的俄國欺負衰敗的清政府,輕輕松松拿走了海參崴這塊地。
緊接著,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就倒了大霉。
蘇聯(lián)一心想“去中國化”,首先把城市的滿文名字換成了俄文名字,然后把這塊土地上的人和物基本上全換了,就像耕田一樣全翻了一遍,不留一點余地。
所以這里幾乎沒有會講中國話的人了,也沒有古老的中式建筑了。
![]()
本以為靠著“東方舊金山”的愿景,海參崴可以帶著全新的面貌,成為一個先進的城市。
可惜的是,前蘇聯(lián)為了國家安全,把它建設成了殘酷的軍事基地,并且實施封鎖管制。
1959年到1999年,它消失了整整40年。
直到蘇聯(lián)解體,海參崴終于被放了出來。
但是以前,俄羅斯的重心一直在歐洲,對這個遠東小城一直不上心。
同一時期的港口城市,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都在專心搞經(jīng)濟,借助全球貿(mào)易增長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物流和制造中心。
而海參崴卻長期被俄羅斯忽視,經(jīng)濟停滯不前,像一只沉睡的“老虎”。
海參崴的市徽主體就是一只金色的大老虎,寓意著重新出發(fā)的力量和勇氣。
盡管喚醒這只“老虎”困難重重,但普京想把它打造成遠東“心臟”的決心不會變。
![]()
如今,海參崴的港口有24小時工作不間斷的破冰船隨時待命,巨型塔吊晝夜不息地裝卸著來自東亞的集裝箱,滿載貨物的火車從這里頻繁地通往歐洲。
一切跡象,都在表明海參崴的繁榮已經(jīng)到來。
![]()
海參崴地處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南端,三面環(huán)海,擁有天然形成的優(yōu)越良港,極大地方便了船只停靠與避風。
俄羅斯其他地區(qū)的港口,一年四季都會被西伯利亞的嚴寒冰凍著,而海參崴的港口只有冬季才會結冰,并且擁有先進的破冰船,不會讓船只被冰面阻礙。
海參崴連接著東亞各國,處于極佳的地理位置,像極了曾經(jīng)也是小漁村的深圳。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我國東北的商品從海參崴出海到國內(nèi),能少走很多彎路,省時又省錢。
同時,像日本和韓國這樣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又急切地需要近距離的供給。
海參崴自然就成了東亞各國利益的交匯點。
![]()
實際上,海參崴的發(fā)展最大的推手還是俄國政府。
我們知道,以前俄羅斯的強大是因為跟著西歐混,什么都跟西歐學,就連跟首都直線距離6200公里的海參崴,到處都是學來的歐式建筑。
可是,現(xiàn)在西歐和俄羅斯鬧掰了,兩人玩不到一起了。
俄羅斯才想起它還有遠東這么個大兒子,人煙稀少的遠東占據(jù)了俄羅斯一半的國土面積,擴大亞洲市場已經(jīng)是當務之急的事了。
于是,被冷落已久的海參崴重新得到了恩寵,海參崴的價值從“可選”變成了“必選”。
俄羅斯的戰(zhàn)略東移,各種紅利政策都開始傾向于海參崴。
2015年,海參崴成了自由港,意味著它被賦予了經(jīng)濟崛起的重大使命。
2023年,海參崴成為中國東北的內(nèi)貿(mào)港口,這個事件被網(wǎng)友戲稱為“收復海參崴”。
![]()
俄羅斯愿意給中國“借道”,兩國之間的關系好像又回到了蘇聯(lián)老大哥時期,一碗飯還要分著吃,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國已經(jīng)不是小弟了。
停靠在港口的核動力破冰船不容小覷,俄羅斯真的下血本了。
以前,海參崴鎖著門不讓外國人進來,尤其是中國人。現(xiàn)在,中國人只要想來,電子簽證最快一天就能完成審批。
為了發(fā)展這個自由港,普京總統(tǒng)親自給海參崴送電,他下了2025年必須完成電網(wǎng)升級的死命令。
除此以外,遠東地區(qū)對投資者也特別友好,各種優(yōu)惠政策不斷疊加。
據(jù)了解,2027年起,遠東地區(qū)將進一步減免稅收,企業(yè)所得稅甚至可以做到完全免稅,外資審批流程也大幅簡化。
這一切的核心,正是為了打造遠東地區(qū)最具競爭力的投資環(huán)境。
總的來說,地理優(yōu)勢、市場需求和政策驅動三者合力,把俄羅斯一半的財富都吸引了過來。
![]()
海參崴的崛起,既是地緣政治變局下的必然,也是一場關于時間和耐心的豪賭。
因為說實話,這個坐落在山丘之上“小漁村”,實在是太小太老了。
整座城市,從東到西,不堵車的情況下,30分鐘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一次穿越。
走在海參崴的街頭,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建筑還是20世紀蘇聯(lián)的風格,大街上行駛的大多數(shù)汽車居然都是二手老爺車,道路狹窄得天天堵車。
![]()
更要命的是,它居然只有60萬人口。
這個數(shù)字,甚至不及中國東部的一個縣級市,比如義烏的戶籍人口約190萬,卻被押上了俄羅斯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命運。
人口不足,基建落后,它和俄羅斯其他大城市也不怎么來往,更別提需要坐上六天六夜火車才能抵達的首都莫斯科。
離首都太遠,也是它的弊端,它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所以,它和中國香港、深圳的模式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至少深圳和內(nèi)地的連接是很密切的。
另外,它在科技創(chuàng)新以及金融方面的投入,遠遠不及香港和深圳,本土文化卻更加傾向于享樂主義。
去過海參崴旅游的人都知道,本地人只會俄語,英語和中文在這里行不通,溝通全靠手勢比畫。
他們不會為了招攬更多的游客,去做多國語言的廣告牌和指示牌,也不會給游客友好的微笑服務,反而是到點就下班,享受午夜啤酒的狂歡。
現(xiàn)在,俄羅斯舉半國之力,投錢、拉人、翻新基建,不遺余力地扶持它,把整個遠東的地區(qū)最好的資源都給它了。
很明顯,財富的流入會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吸引更多的人,但是能否將“奮斗文化”成功植入當?shù)兀@個很難說。
![]()
海參崴曾經(jīng)錯過了一次經(jīng)濟騰飛的機會,如今是被時代推上了遠東中心的舞臺,以后能否保持或者登上更大的舞臺猶未可知。
它不僅要彌補失去的40年,還要在歷史遺留的短板中殺出一條血路。
俄羅斯的這場押注,看上去依然是一場豪賭,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結果。
參考資料:
1.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 《九大關鍵詞讀懂“收復海參崴”》
2.百度百科詞條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3.澎湃新聞 《普京萬字演講:要在我們廣袤的遠東領土上發(fā)展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
作者:金句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