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大平臺圍繞本地生活,尤其是到店餐飲業務的動作,越來越多了。
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宣布GMV 突破 3000 億,并加大餐飲板塊扶持;快手加大同城團購,對下沉市場商家尤其有吸引力;小紅書同年上線“同城”和“附近”入口,推動本地商戶在站內做長尾流量。
到了2025年,高德趕在國慶前推出了“掃街榜”,以用戶搜索、導航到店、收藏等行為數據為基礎,對美食、景點和酒店等商家進行綜合評分排名;小紅書推出了本地生活訂閱會員服務“小紅卡”,用戶花168元購買年卡后,可以在精選門店中享受9折優惠。
餐飲商家也聞風而動,把目光投向不同的平臺。
除了大眾點評,一些商家在店鋪開業前就在小紅書造勢引流,一些商家把目光放在了抖音直播團購,還有一些商家更重視私域的運營。
我們很好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在大眾點評、小紅書和抖音上,餐飲商家的營銷效果分別是怎么樣的?我們采訪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商家和相關從業者,試圖探究一二。

餐飲商家,不再“獨寵”大眾點評
通過到店餐飲業務,平臺連接了商家和消費者,一邊幫商家引流拉新,一邊幫消費者找店。
根據浙商證券研究所的報告,2023年到店餐飲業務的線上化滲透率約為10%,市場空間廣闊。而在所有平臺中,美團到店業務歷經千團大戰,并在合并大眾點評后,靠商家供給和點評體系形成了壁壘,吸引許多商戶入駐、做營銷。
但因為平臺對商家和消費者沒有獨占性,不同商家的需求又有差異,所以隨著像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開拓到店業務,餐飲商家對平臺的選擇也變多了。
從事大眾點評代運營相關工作多年的@毛毛表示,在她從業的幾年時間里,餐飲商家對營銷的認知發生了很多變化——
過去,很多商家幾乎沒有營銷意識,今天,線上推廣已經不可或缺;過去商家只知道大眾點評,現在對不同社媒平臺都有所涉獵。
“拿我們自己來說,我們原本是只為商家提供大眾點評代運營服務的,但后來也開始提供抖音、小紅書的方案。”
有的商家更愿意在抖音上下功夫。
比如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漢堡王等連鎖品牌餐飲商家,它們更愿意在抖音主打“折扣”和“低價”,通過直播間上架團購套餐和代金券等玩法,進行全國性營銷活動,在不同區域都能實現“貨找人”。
有的商家則更青睞小紅書。
這些店鋪通常規模不大,有精致、出片的環境與菜品,店主會在小紅書分享符合調性的店鋪日常,然后通過“預約制”的模式,將流量從公域轉到私域,積累自己的店鋪熟客。用戶在小紅書上“看內容-到店消費-曬圖”的閉環,也推動這些小店被更多人種草。
@劉芳 是杭州文叨劉小酒館的主理人,2022年從阿里辭職后,她在一個小區的一樓開了一間只有30平左右的小店,菜品除了葡萄酒,還有她在全世界旅行時品嘗到的、印象深刻的菜系。
![]()
(文叨劉小酒館的菜品)
比起傳統的餐飲模式,這里更像“買手店模式”,主理人選酒、分享菜品、定期舉辦品酒活動,尋找到了一批忠實的周邊社區熟客。“我們還是希望跟客人能離得更近,多聊一聊,聊酒也好,聊餐也好。”
今年年初,他們開了第二家分店,也是從新店開始,@劉芳 嘗試在不同平臺推廣。
6月,她決定暫時把重心放在小紅書,因為過往的經驗表示,這類小而美的店鋪,人力、面積等接待能力有限,與其去俘獲廣泛的用戶,不如培養精準的常客。
![]()
(小酒館會定期舉辦活動)
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店鋪,有不同的考量。@明月 是一個三線城市的餐廳運營,這家餐廳定位中高端、帶有商務接待性質,在策劃線上推廣之初,就決定不運營大眾點評。
@明月 表示,小城市往往擁有強大的“人際關系圈”和“口碑圈”,這些關系足以為一家餐廳帶來穩定的客流,而且“當地人不依賴大眾點評,更多會看小紅書、抖音、視頻號”。
@毛毛 也提到,在縣城,可能沒人做大眾點評,但有孵化抖音IP的公司,會策劃一些內容,比如“從大城市放棄高薪工作,來小城市開店的一天VLOG”。

營銷意識變高,手里預算變少
越來越多平臺能提供本地生活服務,讓商家有了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商家的手頭變緊,因此也讓商家在平臺選擇上,愈發的謹慎。
根據@毛毛多年服務商家的經驗,雖然商家們的營銷意識變高,但“手里的預算都變少了”。因此,商家們都開始結合自己過往的經驗,對在哪些平臺營銷、怎么營銷這些事上精打細算,希望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
從本地生活服務的業務邏輯來看,商家和平臺的關系注定了“付費項目”的存在。
在大眾點評上,商家向平臺交錢獲得更多權益、流量和曝光度,平臺向商家收取傭金(包括代金券、套餐、買單,平臺根據產生的交易額來收費)和多種廣告費。
像抖音、小紅書等看似“免費”“0保證金”“扶持”的政策背后,也有賣流量的生意。小紅書有面向商家推廣的“聚光平臺”、為達人推廣的“蒲公英”,抖音也有相應的本地通和“Dou+”。
@毛毛 所在的代運營公司,主要負責幫助商家在平臺上運營四大內容:視覺設計、流量操作、活動策劃和評價管理,這些都與平臺曝光掛鉤。
比如一家新店想在大眾點評迅速“冒頭”,首先要開通9800元/年的商戶通,有了商戶通,商家才有“裝修”主頁的權利,即上傳更多頭圖、展示招牌菜,更新活動......
![]()
(開通商戶通后,商家的頁面可以裝飾得更豐富)
如果想要獲得更多流量,商家還可以選擇使用“推廣通”付費推流,購買搜索廣告位,讓店鋪推薦更靠前,從而獲得更多點擊。據@毛毛 透露,點評平臺的推廣通為5000元起充,單日最低投流150元。
![]()
(使用推廣通的商戶圖片左下角,會顯示“廣告”)
有預算的商家還會考慮推出“團購”套餐,雖然團購套餐會進一步壓縮餐廳的利潤,平臺也會在每一單團購中抽走大約在3%-5%的返點(傭金),但團購套餐的銷量與店鋪的人氣、推薦位息息相關。
除了線上花錢,線下門店也需要在人力和門店運營上下功夫,比如引導用戶進行收藏、打卡、好評,這些消費者行為不僅可以提升店鋪評分,還能結合點擊率、成交率,幫助商家沖上口味榜、環境榜和服務榜。
不過,花出去的錢,不一定能獲得理想中的成效。
如果手頭本就不寬裕,營銷后也沒啥起色,商家就會進一步減少在特定平臺上的營銷費用。在@毛毛 服務過的商家,就有后悔花錢、花精力營銷的。

平臺之爭,各有困局
面對入局本地生活服務的各大平臺,不少商家都在結合自己手里的錢、營銷的效果來觀望,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各個平臺都面臨著不同的困局。
大眾點評過去作為搭建商家、消費者之間信任紐帶的平臺,如今需要更有信服力的評分體系,才能讓消費者更信賴大眾點評,給商家帶來流量和銷售。
事實上,大眾點評已經在通過一系列舉措穩固自己的公信力,比如加大對“消費后評分”的權重,將榜單的類別、地區進行細分,讓普通小店也能有上榜機會.......
文叨劉小酒館開店一年多后,@劉芳 才終于在大眾點評上架了自己的店鋪及團購,沒有付費商戶通和推廣通,卻意外在今年被收錄進所在區域的口味榜第一名,評分也隨著“消費后好評”的增加,上漲到了4.8分。
小紅書則需要解決“種草真實性”的問題——“xxx天花板”“沒有對手”等引流型標題與貨不對板的“出片”,讓很多人都吃過虧。
曾經是大眾點評等級最高的V8用戶@兔子 現在日常也會用小紅書獲取資訊,大數據也會向她推送本地的美食餐廳,“不過我知道95%以上都是廣告,所以遇到拍照很好看、夸的很用力的,也都不太相信,被這些東西騙了太多次”,“如果真要去吃,我也會去人均不高的店,放低期待”。
抖音的考驗,則在于實際的轉化和復購。
抖音的低價團購和直播模式往往自帶“沖動消費”的基因,@毛毛 透露,據她了解,抖音團購的核銷率可能在20%左右,直播可能好一點,在30%左右。
“抖音的泛流量容易讓用戶畫像層次不齊,被引流團購吸引到店的用戶可能是偏年輕、消費力偏低的學生,如果恢復原價,他們往往不會產生復購。”
@劉芳 在新店開業后,被抖音官方邀請入駐,并參加了他們的“免費試”活動,即達人到店享團購套餐免單,再輸出相應的探店內容。
但她表示后續沒有太大的效果:“他們本身對我們店里的菜品沒有興趣。”

盡管餐飲商家已經開始向不同的平臺探索新的營銷方式,在一、二線城市,大眾點評仍然是相當一部分商家,尤其是連鎖品牌商家布局的必選項。
不過,平臺分流,已成定局。
而且現在本地生活的戰局,不僅僅是內容平臺與垂直平臺之間的競爭,不同平臺的效果也并不是恒定的。
@劉芳 表示,在做了幾個月小紅書以后,她發現小酒館的新店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她不打算再“盯著一個平臺”,因為關鍵還是“用戶的留存與轉化”。
接下來,她準備“梳理出一個定位,去大眾點評也好、小紅書也好、私域也好,往各個方向滲透。”
未來,餐飲商家們想要活得更健康,在營銷上可能也得越來越像投資一樣——學會不同平臺的“組合拳打法”,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
作者/堅 果
編輯/鄭曉慧@mersailles
設計/戚桐琿 運營/蘇洪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