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文旅消費Top10目的地城市,成都位居全國第二。作為聚集了眾多文博資源的青羊區,自然是游客游玩成都的首選地。假日期間,寬窄巷子人潮涌動,位于青羊區的各大博物館一票難求,各大美食店外排滿了等待的游客……這個假期,青羊區不光人氣爆棚,消費火力也全開。
![]()
記者了解到,青羊區假日期間共接待游客316.12萬人次,同比增長7.1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2.85億元,同比增長8.59%。
游玩場景
古韻新潮交織 解鎖多元體驗
旅游不僅是看風景,更在于沉浸式感受在地文化。國慶中秋假期,位于青羊區的特色街區推出了眾多豐富多彩的文化類活動,給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游玩場景。
9月26日至10月8日期間,寬窄巷子以“家國共此時·藝境共潮生”為主題,推出非遺科技展、潮流藝術展、皮影互動、童謠巡游、市集體驗等豐富活動。從古老皮影到數字科技,從童真繪畫到潮流IP……這條承載成都記憶的歷史街區,為市民游客營造古韻與新潮交織的熱烈氛圍。在寬巷子23號院落舉行的“寬窄院巷·家國萬象”文化科技展以“禮贊·文脈傳承”“互動·數字之境”“智匯·科學普及”“ 繪夢·耆童共創”四大板塊串聯,既賦予古老非遺全新的生命力,又讓市民游客在AI影像技術與傳統皮影的跨界融合中,感受千年蜀都的文化魅力和成都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面貌。
10月6日,中秋之夜,寬窄巷子舉辦“月亮走,我也走”月下巡游會。嫦娥、玉兔、蘇軾等NPC角色緩緩沿著街區行進,現場市民游客紛紛領取“發光玉兔棒”“桂花箋”等互動道具,加入巡游吟唱,并參與巷內商家消費促銷互動,集中秋福袋。在光影、歌聲與互動中,團圓氛圍與夜間消費活力交織升溫,成為中秋夜最溫馨的記憶。
走出街巷煙火氣,成都西村則為游客勾勒出“把生活過成詩”的愜意場景。國慶中秋假期,成都西村與德陽文廟共同啟動“潮玩西村·古韻文廟”首屆藝術生活節。生活藝術展、村民生活秀、燭光音樂會、竹林市集……現代潮流文化與千年儒家文脈創新對話,更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在文商旅體領域的深度實踐。
10月1日至8日,文殊坊圍繞“東方華彩·文殊新趣”為主題,開展了“2025成都進口嘉年華·青羊國際好物節”國慶中秋活動,創新場景氛圍,以“月升東方-中秋氛圍場景”“印月詩詞-互動體驗”“流光長廊-光影氛圍”“微光舞臺 百巷新戲-主題演藝”等一系列沉浸式演藝以及互動文旅活動,在假期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旅游盛宴。同時,活動還匯聚超過20家優質進出口企業,搭建進出口商品市集,配套開展餐飲券、演藝券抽獎等惠民促消費活動,并與天府111聯動,以“坊里漫步,公園拾趣”為主題共同呈現「好個遛遛秋·城市漫游指南」打卡活動,進一步釋放假期消費潛力。
今年假日期間,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成為市民游客周邊微旅行的“爆款”選擇。小黃鴨主題樂園化身“歡樂海洋”,讓“大小朋友”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非遺民俗表演輪番登場,點燃全場熱情。
2025非遺購物節火熱進行,攤位上匯集了木雕、染織、竹編、鉤針等非遺技藝制成的手工藝品,“非遺+潮玩”的結合,讓更多人以一種更有趣、更年輕化的方式看到非遺、接觸非遺。
![]()
博物館
文化活起來 服務暖人心
10月8日下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內,一群小朋友興奮地展示著手中的“青花瓷彩繪”作品,為連續8天的“感知青韻?金沙之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這場覆蓋全年齡段、融合文化體驗與公益服務的假日盛宴,不僅讓天南海北的游客沉浸式感受古蜀文明魅力,更以貼心服務與人文關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融合答卷。
這個假期,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充分整合展廳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資源,同步開放三大特色展覽,并推出80余場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聽與互動體驗。此外,金沙遺址博物館還通過“古蜀金沙文明科普流動展”進社區和“點亮微心愿·金沙傳溫情”主題公益活動進醫院等方式,將博物館的文化溫度延伸至展館之外,為社區居民和醫院患兒送去節日祝福和關愛,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不同群體延伸,彰顯文博機構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同樣人氣高漲。該館以“浣花好時節 金秋譜華章”為主題,推出涵蓋展覽、消費、互動、演出、講座、研學六大類別的國慶中秋多元文化活動,以“新場景、新體驗、新消費”為出發點,深度踐行文化惠民理念,通過多維舉措讓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聚焦詩意主題,以“夢回洛陽——唐代東都文物精華展”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53屆盆景展暨川派盆景邀請展”為雙核心,同步衍生漢服妝造、古裝講解、主題研學、文化講座、文創市集等配套活動,構建覆蓋全齡段的文化體驗體系,讓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新活力。
成都博物館則以“寵粉”姿態贏得游客青睞。10月1日當天,為方便廣大市民在觀禮天府廣場升旗儀式后能擁有一個溫暖的文博去處,成都博物館提前至7點20分開門迎客。不僅如此,假日期間還開展了類型豐富的體驗活動,讓觀眾不僅能看展看表演,還能親自動手,與古老的文物親密接觸。10月2日至3日,博物館請來“火鍋店長”,以館藏重點文物庖廚俑為原型,打造成博庖廚俑coser營業,為觀眾現場“烹飪”美味的“火鍋”——觀眾現場看菜單“點菜”,選擇自己喜歡的火鍋食材外形公仔,庖廚俑coser便會將這些“食材”一一放入同樣由毛絨材質打造的“火鍋”中翻滾攪動,再以“上菜”的方式將商品打包給消費者。
四川博物院同樣亮點紛呈,舉杯邀明月、博物館探秘發現營、國慶文物手作活動等一系列活動令人眼花繚亂。手作活動中,將四川博物院的青銅文物、青銅器上的紋飾、巴蜀圖語或者蜀錦蜀繡上傳統紋飾進行結合,參與者可在手工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紋飾進行創作,感受紋飾于文物的意義。
消費市場
惠民政策助力 消費活力迸發
購買地方特色產品,已成為旅游的重要一環。這個假期,青羊區以豐富的業態、創新的場景有效吸引市民游客參與體驗。據統計,假期期間全區重點商圈累計吸引客流達243萬人,實現銷售額2394萬元。
![]()
美食是激活市井消費的重要密碼。在祠堂街舉行的“成都必購必帶+重慶渝伴禮”聯動展銷集市上,圍滿了不少前來購物的市民游客。來自成都的飯掃光鮮辣脆爽、菊樂牛奶醇厚奶香、丹丹郫縣豆瓣紅油透亮,來自重慶的江津米花糖入口酥脆、陳昌銀麻花香甜可口、重慶小面調料香氣濃郁……“我們逛了人民公園順便過來看看集市,感覺這兒很不錯,不出祠堂街就能把川渝風味打包帶回家。”來自貴州遵義的游客朱睿現場買了菊樂酸奶、永川豆豉、潼南檸檬等多種特色商品,“試吃后感覺味道很不錯,準備帶回家讓親戚朋友們也嘗嘗。”
與此同時,在10月1日至8日期間,2025年“食在蓉城 味美青羊”餐飲消費券持續發放,領取后即可享受最高立減200元的消費優惠,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大快朵頤和薅羊毛的雙重享受。除餐飲消費外,青羊還面向廣大市民游客發放滿50元減15元、滿100元減30元、滿200元減60元、滿600元減200元的日用品消費券,以用于西單商場、仁和春天百貨、青羊萬達、西源集、鵬瑞利青羊廣場、城西優品道商場部分商戶及全家直營門店、屈臣氏所有門店、紅旗連鎖青羊門店等地使用,讓市民游客充分享受“逛逛逛”“買買買”的樂趣。
![]()
中秋國慶假期,也是一年之中“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青羊蘇坡汽車產業園成為汽車消費的熱門地,不少市民專程前來領禮品、試新車、享優惠。假期里青羊通過“國補+區補+廠補+園區補”四重疊加補貼的方式,最大限度讓利消費者、激發市場消費活力。在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和區級汽車消費獎勵活動的帶動下,雙節期間全區汽車銷售額破億元,汽車消費同比增速達70%以上。
以舊換新領域同樣喜訊頻傳。結合“國補資金下發”“中秋國慶雙節同慶”等契機,不少青羊家電企業同步開展“政企雙補”家電煥新活動,以新品發布與假日促銷形成消費合力。例如,京東五星電器向廣大消費者發放滿1000元減100元、滿5000元減500元、滿10000元減1000元等五個檔次的滿減券,四川成都、自貢、德陽、瀘州等多地的18家指定線下京東自營門店均可支持使用。
“政企雙補”的促銷方式,充分激活了消費者從觀望轉向行動。假日期間,“四川省以舊換新平臺”數據顯示,青羊全區家電以舊換新收到補貼申請共11375單,其中家電3583單、數碼7592單、家裝200單,拉動消費4401萬元。
![]()
從街區里的古韻新潮
博物館里的文化活化
再到商圈里的消費熱力
這個國慶中秋假期
青羊以316.12萬人次游客量
42.85億元旅游綜合收入的亮眼數據
印證了“人文青羊·航空新城”
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吸引力
通過“文化為魂、體驗為核、惠民為本”
青羊既讓市民游客觸摸到
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蘊
也在購物消費中感受到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活力
未來
隨著文博資源的持續創新活化
消費場景的不斷豐富升級
青羊將繼續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以文商旅體融合發展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
注入更多文化與經濟動能
報道:鄭棟梁 陳靜
視頻:湯郁彬 張濤 張凱棟 齊安
編輯:梁藝懷
轉發周知,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