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美元家族信托“防火墻”被徹底擊穿,許家印懵了。
離岸信托有資產隔離“防火墻”的稱號,也就是說只要信托設立了,里面的錢就是私人財產,受到法律保護,不能隨意動用,不能用來償還債務。
所以,在2019年前后,許家印和丁玉梅就在美國設立了高達23億美元的單一家庭信托基金,指定兩名兒子為受益人。
![]()
許家印當時的打算估計是未來不管你們怎么清算,這23億美元信托至少是安全的,每年的利息都有幾億人民幣,足夠子孫后代過上富足的生活。
現在這個想法要徹底破滅了,9月16日,香港高等法院做出判決,凍結許家印在全球高達77億美元的資產,并任命清盤人作為許家印資產的接管人,其通過離岸家族信托持有的財產一并納入接管范圍,這意味著許家印在美國設立的23億美元家族信托被擊穿了。
離岸家族信托為什么會被擊穿呢?香港法院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香港法院懷疑許家印對信托財產仍然保有實質控制權。也就說信托獨立性形同虛設,可認定其為“虛假信托”,不被法律認可。
既然失去了獨立性,那信托就應該被認定為許家印的固有財產,納入清算范圍。
第二,香港《破產條例》規定,任何意在損害、遲延或欺騙現有或未來債權人的資產轉移行為均屬無效。有證據顯示,恒大早在2017年便埋下巨額財務黑洞,但后面幾年仍然在大手筆分紅。許家印明知恒大危機即將爆發,卻將巨額財產轉入海外信托,有欺詐性資產轉移的嫌疑。
第三,當信托被濫用于逃避債務時,法院就會傾向于突破信托結構,以保護債權人免受不誠實債務人侵害。英美法系法院普遍認可的一點:防止法律形式被濫用于逃債,是維護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
大概的意思是信托設立,如果是為了規避債務,那就不受法律保護。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許家印設立信托是為了逃避債務。
官方已經認定恒大2019年和2020年財務造假,而許家印在2019年設立信托。明明知道公司債務纏身,危機即將爆發,許家印卻仍然緊急設立信托,這就證實了他欺詐性轉移資產的事實。
![]()
不得不說,香港法律還是更完善一點,一直是它們在凍結、追討許家印和丁玉梅的資產。在內地,公司和個人的債務、資產看似分得很清楚,卻讓一些人鉆了空子,出現了窮公司,富個人的現象。
恒大負債2萬多億,許氏家族分紅500多億,加上套現的錢等等,估計接近千億。公司跨了,欠下巨額債務,實控人家族卻富得流油。
到目前為止,對許氏家族財產的處罰上,只有因為2019年和2020年恒大財務造假,許家印被證監會罰款4700萬元,其它就沒有了。
許家印本來想將財產轉移到境外就安全了,沒想到反而更麻煩了。恒大境外債務高達450億美元,約3200億元人民幣。就算許家印在境外有千億資產,也不夠還債的。
現在香港法院任命的清盤人已經采取了很多行動,比如向主要離岸金融中心的法院申請承認香港判決和禁制令,英國倫敦法院已經和香港法院一起對丁玉梅發出了全球資產凍結禁制令。還有就是清盤人通過訴訟逐層擊破資產轉移涉及復雜的信托與公司嵌套結構。
![]()
說實話,如果連離岸信托都被擊穿了,那其它資產就更不安全了。恒大的案子影響實在太大了,估計對許家印的資產追討會做成一個典型案例,所以,對許家印和丁玉梅的資產會一直追討下去,直到徹底清算完成。
許家印家族信托被擊穿,也給那些富豪家族敲響了警鐘,以后想通過技術性離婚、突擊轉移資產等手段來逃避債務清償,最終可能得不償失。世上沒有絕對牢不可破的“財富避風港”,遵紀守法才是財富保全之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