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星圖”)攜旗下星圖測控、星圖地球、星圖維天信等公司和多項商業航天領域技術成果亮相。
本屆東博會以“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吸引了來自60個國家的3200余家企業參展。中科星圖作為中國商業航天企業代表,參加了“中國—東盟技術對接會系列之商業航天與空間智能會議”,并于B1館D009展位展示了包括天路應用平臺、天信·商業航天空間天氣服務平臺在內的多項創新成果,吸引眾多與會嘉賓關注。
聚焦技術前沿共商商業航天新發展格局9月18日,中國—東盟技術對接會系列之商業航天與空間智能會議在廣西南寧開幕,各方共商商業航天新發展格局。本次會議以“推動商業航天與空間智能領域國際深度合作”為主題,匯聚來自中國、東盟多國及亞太地區的航天機構、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聚焦低軌星座組網、空間信息應用、北斗系統國際化合作等前沿議題。
星圖地球星圖云研究院院長羅恒作關于星圖云的主題報告,重點介紹了星圖云平臺的應用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方向。羅恒表示,星圖云是立足于自主IT基礎設施搭建的、匯聚空天信息產業鏈多圈層能力的云平臺。秉承“開放共享”的理念,星圖云深度整合云上數據、算力、計算以及應用能力,為用戶打造涵蓋空天信息數據獲取、智能計算、應用開發到行業應用等全流程服務一站式在線服務體系,構建開放協同、智能高效的空天信息服務生態。
![]()
中科星圖參與組織的以“大規模商業星座如何助力中國—東盟航天合作”為主題的圓桌對話成功舉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副理事長徐文,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柳欽火,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項目運營與數據服務部部長塔提亞·楚恩塔貢,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晉年,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郝雪濤五位權威專家,重點探討衛星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災害應急、人工智能解譯及太空資產協同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與發展路徑。
![]()
郝雪濤介紹了中科星圖在自然資源和災害應急領域的實踐,指出了當前衛星服務時效性不足和用戶體驗不佳等行業痛點。他表示,中科星圖將建設太空算力、太空感知、氣象、電磁等商業星座,夯實地球多圈層數據感知能力;聚焦太空算力構建天基能力從而實現大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傳輸等;構建太空交通管理服務“太空云”系統,實現對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全面賦能,支撐“天數天算”。
錨定創新成果解鎖商業航天應用新可能中科星圖攜商業航天領域的多項技術成果亮相南寧國際會展中心B1館D009展位,展示了包括天路應用平臺、星圖云、天信·商業航天空間天氣服務平臺等產品,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關注。
![]()
商業航天發展勢頭迅猛,中科星圖作為商業航天產業鏈條的整合者,立足自身優勢,建設商業衛星星座,完善商業衛星測運控網絡,深化創新空天信息應用,布局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形成了應急救災、氣象預報、測控服務、空間防務等領域天地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
天路應用平臺天路應用平臺
是以智能調度系統為指揮中樞的測控地面系統。天路應用平臺由天伺饋、跟蹤、信道、基帶、智能調度、存儲轉發、數據交互等組成,集成多個高精度算法,實現對火箭、衛星等航天器的跟蹤測量、遙測遙控數據的收發等。
![]()
天信·商業航天空間天氣服務平臺
平臺聚焦全球氣象海洋環境基礎預報、中高層大氣環境預測、發射場精細化風場預報等場景需求,匯聚全球氣象與海洋實時站點信息、風云氣象衛星、測風雷達等數據資源,為商業航天規劃支持、發射保障、在軌安全等提供全鏈條保障產品和決策建議。
![]()
展望未來,中科星圖將繼續以開放協同的姿態,攜手與生態伙伴共享商業航天發展機遇、共探數字未來,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來源:TechWe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