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先生今年42歲,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夜班司機。為了省油錢,他常年把“湊合吃”當習慣:白米飯就咸菜、泡面加火腿腸,偶爾在服務區買份涼拌菠菜,覺得“綠色蔬菜總不會出錯”。上周六傍晚,他收車后回家,看冰箱里還剩一大把菠菜,便熱油下鍋,隨手撒了兩勺鹽,三分鐘后端上桌。
那天他胃口好,一個人吃掉了整整一大盤,連湯汁都拌了飯。夜里兩點,劉先生被一陣惡心攪醒,沖進廁所干嘔,卻什么也吐不出。第二天一早,他雙腿像灌了鉛,眼皮腫得睜不開,尿量只剩平時的一半,顏色像濃茶。妻子催他去社區醫院,醫生一聽“少尿+水腫”,立刻讓轉上級醫院。
急診化驗單出來,血肌酐飆到980 μmol/L(正常上限97),尿素氮28 mmol/L,尿酸670 μmol/L,等于一夜之間腎“罷工”。腎內科主任追問飲食,得知那盤菠菜沒焯水,再結合他既往IgA腎病Ⅲ期,當即判斷為“急性草酸鹽腎病”。
住院后緊急補液、堿化尿液、連續血液凈化,三天后肌酐才回落到200左右。劉先生躺在病床上,看著手臂上的透析管,怎么也沒想到:一把看似清爽的菠菜,竟成了壓垮腎臟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一、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腎臟,這個位于我們腰部兩側的器官,雖然體積不大,卻承擔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就像一臺精密的“凈水器”,每天不停地過濾血液,將代謝廢物、多余的水分和電解質排出體外,形成尿液。
同時,腎臟還是一位出色的“調節大師”,它能調節體內的酸堿平衡、電解質平衡以及血壓穩定。當腎臟功能受損時,這些生理過程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如水腫、高血壓、貧血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近年來,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相關研究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高達10.8%,這意味著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而且,由于腎病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很多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腎病的發病原因復雜多樣,除了遺傳因素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高鹽飲食、高脂高糖飲食、過度飲酒、濫用藥物等,都是導致腎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
二、這4種食物加速腎臟壞死
1.高鹽食物
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過量攝入鹽分卻會對腎臟造成嚴重傷害。高鹽飲食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多,引起水鈉潴留,增加腎臟的排泄負擔。長期如此,腎臟會不堪重負,功能逐漸下降。
常見的高鹽食物有咸菜、腌肉、咸魚、方便面等。為了保護腎臟,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在烹飪時,可以盡量少放鹽,多用蔥、姜、蒜、醋等調味料來增加食物的風味。
2.高磷食物
磷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但過量攝入磷元素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對于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身體可以通過腎臟將多余的磷排出體外。但對于腎病患者來說,腎臟排泄磷的能力下降,過量攝入磷會導致體內磷潴留,引發高磷血癥,進而加重腎臟負擔,加速腎臟壞死的進程。
常見的高磷食物有動物內臟、海鮮、堅果、碳酸飲料等。腎病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食物,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控制攝入量。
3.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在體內代謝后會產生尿酸,當尿酸水平過高時,容易在腎臟內形成尿酸鹽結晶,引發腎結石和腎間質炎癥,損害腎臟功能。
常見的高嘌呤食物有動物肝臟、肉湯、海鮮、啤酒等。對于有腎病風險的人群,尤其是已經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患者,應嚴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多吃低嘌呤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4.楊桃
楊桃是一種口感鮮美的水果,但對于腎病患者來說,它卻可能是致命的。楊桃中含有一種神經毒素,健康人食用后可以通過腎臟正常排出體外,但腎病患者的腎臟排泄功能受損,無法及時將這種毒素排出,導致毒素在體內蓄積,引發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出現打嗝、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腎病患者應嚴格避免食用楊桃。
腎臟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保護腎臟健康刻不容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用那些加速腎臟壞死的“食物元兇”。同時,定期進行體檢,關注腎臟健康指標,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