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中有一個「消費者主導理論」,意思是說,消費者在市場上每花一元貨幣就等于一張選票,向這一商品的生產者投了一票;在這一經濟學理論主導下,最終一款產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托舉它的品牌成為產業符號。
9月26日,理想i6正式上市。作為寄托理想純電戰略轉折的關鍵車型之一,當所有人都在期待這款車的改變,以及理想要如何圍繞其大辦特辦的時候;沒人料到,理想選擇了一種最為低調的方式,沒有直播實時互動,沒有刻意制造的輿論爆點,甚至在外界圍繞產品熱議時,理想也并未釋放任何主動交流的窗口,只用一場冷靜、克制的錄播,完成了對 i6 的全部呈現。
有人說,這種「去表演化」的發布策略,目的在于隱藏宣傳意圖,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完全聚焦于產品本身;也有人說,理想的這場發布會有些過去“平鋪直敘”了,按部就班宣布配置、功能與價格,像一場傳統意義上的產品說明會。但不可否認,恰恰是在這種「反套路」的方式下,理想i6卻反而激起了市場的一番漣漪。
5分鐘大定破萬,當晚大定突破2萬臺,隨著理想i6發布會后兩組數據的陸續公布,所有人都看到,在純電這條賽道上,i6幫理想穩住了!也讓理想汽車在純電賽道上,再一次贏回了市場主動權。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聽勸」的理想i6
從一年前MEGA上市遭受市場的冷遇、i8 的配置調整,到如今 i6 的輕裝上陣,理想汽車在純電路線上展現出了「聽勸」姿態,將 i8、MEGA 乃至一年前 L6 身上暴露的問題,在 i6 上進行了系統性優化。
回顧理想純電的兩款產品。MEGA 則在車型定位上略顯模糊,雖主打 “大空間”,卻未能精準擊中家庭用戶的核心痛點,導致市場反響不及預期,于是在今年推出MEGA Home,利用兩把零重力旋轉座椅力挽狂瀾,讓理想MEGA實現市場突破,連續三個月成為50萬級MPV和50萬級純電車型雙料冠軍;i8繁復、混亂的SKU設置曾讓不少用戶犯難,入門版缺失關鍵智能配置,中配版卡在 “想要的功能差一點”,頂配版價格又超出了部分家庭用戶的預算,盡管后續迅速做出調整,但錯失先機。
這些問題,在理想 i6 身上幾乎都得到了化解。
![]()
首先是 SKU 的「減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理想 i6 沒有復雜的配置梯度,而是只推出了一個配置版本,用 24.98 萬元的起售價疊加 1 萬元的終端優惠,圍繞用戶需求一步到位。這種簡化選擇的背后,不僅是理想對于當前純電市場的深度研判,也是對用戶在復雜市場環境下一種“決策疲勞”痛點的精準捕捉。
甚至,針對可能存在的內部車型的競爭,理想也已經提前為用戶做好準備。理想透露,今后不會再有 i7車型。這是因為,在理想i6產品定義之初,就明確了要為用戶提供一款體驗越級的產品。在30萬以下,只有理想 i6 一個車型,在空間、配置和底盤體驗等方面都提供超越30萬元級別的產品力表現,成為五座純電SUV用戶一步到位的選擇。
![]()
其次是配置的貼合度。理想從用戶反饋中發現,家庭用戶對純電車的核心需求集中在 “靠譜”“好用”“實用” 三個方面。因此,整場發布會中,沒有過多冗余的呈現、沉悶的表達,所有都基于一個目的——一切以市場需求出發。如對接外賣app完成到店取餐,甚至自主調用車外攝像頭和支付app完成停車場掃碼繳費,每一個場景的落地,都能看到理想圍繞一款產品的用心。
更不用提,從涂鴉鯊魚風格的設計,到打破十年慣例首次邀請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璽,從可變裝的理想同學,再到整個上市傳播中,理想都在將更多“年輕人”的元素注入到產品的設計和傳播當中,目的就是打造一款新形態五座SUV,打破消費者對于純電車型的所有想象。
![]()
說到底,理想的「聽勸」本質上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落地,而理想 i6 上市,則讓外界再一次看到了,一個始終堅持為夢想造車、為用戶夢想中的車的理想,這也是之所以今天理想 i6 能夠重新喚醒市場熱情的核心所在。
2
標配即頂配,理想 i6 壓住了新能源造車的「浮夸風」!
如果說「聽勸」讓理想 i6 抓住了用戶需求,那么 “配置穿透、滿配標配” 的策略,則讓理想成為了今天新能源市場「浮夸風」的終結者。
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陷入了一種的怪圈。車企們卷配置、卷功能,卷誰比誰更花哨,但始終沒有一個企業一步到位將需求都滿足。有的品牌把高端配置當宣傳標簽,但只在頂配版上搭載;有的宣傳接近L4級智駕,卻連高速NOA都做不到流暢……相比之下,用一款車型、一個配置的頂滿,理想 i6幾乎讓所有“浮夸”造車的風氣都得到某種程度的壓制。
![]()
比如,當前市場上,主流的輔助駕駛系統幾乎都采用 “訂閱制”。華為的ADS 2.0以前是按月收680元的高階包費用,特斯拉的FSD更是要一次性付6.4萬美元。而理想 i6 則直接把基于VLA司機大模型的AD Max高級輔助駕駛作為標配,而且終身免費使用,沒有任何隱藏費用,打破了過去“基礎功能免費,高階功能收費”的套路。
并且,輔助駕駛終身免費,是理想汽車一直以來的傳統,這是基于理想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在理想看來,當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階段」已經基本完成,消費者早就體驗到了用電安靜、成本低、加速快這些好處;那么在接下來的「智能化階段」,高階輔助駕駛一定是最核心的競爭點和用戶關注的焦點,理想早已提前布局。
![]()
再比如,在此之前,空氣懸架一直被視為高端車型的標志,在20-25 萬元價位的純電車中,幾乎沒有車型會配備空懸,大多是選裝項,費用普遍在 1.5-2 萬元。理想 i6 在限時首銷期間,雙腔空氣懸架免費贈送,而且支持高低和軟硬調節,在顛簸路面上,能自動升高懸架,提升通過性;在高速行駛時,能自動降低懸架,減少風阻。對用戶而言,這種配置帶來的不僅是舒適性升級,更是實用性的提升。
簡單算一筆賬,在同樣搭載高價智駕和空氣懸架的基礎上,特斯拉 Model Y 若選裝空氣懸架和 FSD,總價將接近 30 萬元,遠超 i6 的 24.98 萬元;其他同價位競品如問界M5、小鵬G6的實際落地價也普遍高出理想 i6。
更重要的是,理想i6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即便不靠「標簽」,也同樣可以賣好車。
![]()
3
現在還不到給想「慶功」的時候!
當然,一款車的成功不僅取決于上市時的熱度,更取決于接下來交付、服務、產品磨合的一整個鏈條;一個品牌的立足,不僅取決于一款產品的爆發,更取決于體系能力的支撐。換句話說,上市只是圍繞理想i6吹響的號角,接下來的交付、服務以及市場中的情緒磨合,每一場都是「硬仗」。
從現實情況來看,交付是理想i6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理想 i6 和 i8 共用常州第三工廠的生產線,目前該工廠的產能規劃為4萬-5萬臺/年。為了保證交付,理想常州工廠排產計劃和節奏進一步加快,預計10月開始,常州工廠產能開始爬坡,達到1.3萬臺;11月、12月,理想情況下規劃的產能分別是2.3萬臺、2.5萬臺,基本能夠覆蓋年內的訂單。
![]()
但如何盡可能快地保證交付,推動產能匹配上訂單需求,不僅是工廠,關鍵部件供應壓力也是挑戰。根據理想內部員工透露,i6當前的生產卡點主要在供應端。雖然官方未明確具體部件,但電池作為核心零部件,對此理想的做法是通過引入寧德時代和欣旺達兩家供應商來分散風險,保障i6的電池供應穩定。
一邊是在交付端保證生產,一邊也要在銷售端積極爭取更多的訂單。在i6上市之前,理想汽車銷售體系在常州召開了一次全國銷售代表大會,主要內容是向各大區傳遞總部關于i6的一些銷售節奏,以及關于這臺車的銷售目標——力爭10月底之前消化掉今年i6所有產能。甚至在一些門店,理想要求一線銷售開始上“通班”,從早上9:30到晚上10點,都要守在門店,盡可能接住i6的意向用戶。
![]()
發布會中,理想還透露了其最新的超充站數量,達到3300個,數量位居車企第一;其中高速超充站已經超過1000座,打通了國內九縱九橫主干網絡,平均不到150公里就有一座超充站。
當所有人都覺得,理想已經到了開香檳慶祝的時候,但理想深知,還遠遠沒有到松懈的時候。圍繞i6這款「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車型,理想必須做到不留一絲遺憾。從供應到服務,從產品迭代到用戶運營,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做極致,才能真正在純電賽道上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