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與降級并存的當下,茶飲企業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主張。
![]()
一杯茶飲,兩種命運。當蜜雪冰城以近5.3萬家門店筑起“萬店帝國”,奈雪的茶卻仍在虧損泥潭中掙扎,新茶飲上市公司的業績分化從未如此明顯。
2025年上半年的新茶飲戰場,硝煙彌漫卻戰果分明。蜜雪冰城營收148.75億元,凈利潤27.18億元,以絕對優勢領跑;霸王茶姬從云南起家一路殺入納斯達克,上半年營收67.25億元;滬上阿姨則穩步收獲18.18億元營收和2.03億元利潤。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卻錄得21.78億元營收和1.18億元經調整凈虧損,成為目前已上市新茶飲企業中唯一虧損的品牌。
業績分化: 冰火兩重天的茶飲市場
2025年上半年,新茶飲上市企業交出了一份高度分化的成績單。
蜜雪集團憑借148.75億元的營收和27.18億元的凈利潤,成為行業無可爭議的霸主。
更令人驚嘆的是其53014家的全球門店數量,半年內就新增了9796家門店,這一數字已超過許多跨國餐飲巨頭在中國的門店總和。
古茗控股則以56.63億元營收和121.5% 的凈利潤增速,成為增長最快的品牌,其11179家門店數也已突破萬家規模。
霸王茶姬作為新晉美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67.25億元,凈利潤13.07億元,全球門店數達7038家。
相比之下,奈雪的茶不僅營收同比下降14.4%,更是業內少數仍在虧損的企業。
從門店規模看,奈雪的茶1638家門店數僅為蜜雪冰城的3.1%,這種數量級的差距已難以用定位不同來解釋。
選址邏輯:下沉市場與高端商圈的路線之爭
新茶飲行業的競爭,從選址開始就已分化。
蜜雪冰城在中國內地的門店中,近77% 位于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布局尤為深入,門店總數已接近2.8萬家,半年內就新增超5700家。
古茗同樣遵循“地域加密”策略,其81% 的門店位于二線及以下城市,鄉鎮門店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9% 提升至43%。
灼識咨詢報告指出,二線及以下城市是新茶飲行業未來五年增速最快的城市線,預計凈新增近30萬家門店。
反觀奈雪的茶,九成門店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重點二線城市,堅持在這些線級城市“進一步擴張門店網絡并提高市場滲透率”。
奈雪門店曾選址城市核心商圈,面積通常在200㎡以上,空間設計講究。
然而,大店模式在疫情后客流不穩定的大環境下,反而成為沉重的成本負擔。
運營模式:加盟擴張與直營堅守的效率比拼
加盟與直營的不同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茶飲企業的擴張速度與盈利能力。
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來自商品和設備銷售,該項收入占比超過97%,其商業模式本質上是供應鏈輸出。
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均以加盟模式為主,能夠快速擴大規模,降低運營成本。
而奈雪的茶仍以直營模式為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1321家直營店,加盟店僅317家。
這種重資產模式限制了公司的擴張速度,增加了運營成本,降低了經營靈活性。
在成本結構上,奈雪的茶也面臨挑戰。其財報顯示,隨著外賣業務量的激增,支付給第三方平臺的配送服務費達到2.01億元,占總收益的比例從6.7% 攀升至9.2%。
與此同時,奈雪還要承擔高額的租金成本,盡管通過關閉部分門店,其使用權資產折舊費用有所減少。
產品定位:高端崩塌與性價比當道
奈雪曾憑借“高端現制茶飲+軟歐包”的雙品類模式,開創了新式茶飲的賽道。
如今,這一定位卻遭遇了嚴峻挑戰。
根據美團2025年上半年數據,10元以下茶飲產品的訂單占比已從2022年的23% 上升至41%,而25元以上產品的占比則從15% 下降至8%。
消費者選擇茶飲品牌時,“價格合理”和“口感好”分別以68% 和72% 的比例位居前兩位,而“品牌知名度”和“店面環境”的重要性則明顯下降。
面對市場變化,奈雪去年也悄然加入降價陣營,產品價格逐步向中端品牌靠攏。
然而,降價并未帶來預期的銷量爆發。更尷尬的是,降價沒能留住高端客群,也沒能吸引到對價格敏感的下沉市場消費者。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堅持6元左右的均價,霸王茶姬聚焦原葉鮮奶茶細分市場,都通過清晰的價格定位贏得了各自的目標客群。
在差異化競爭這條路上,奈雪可能還需要做更多的功課。
茶飲賽道:差異化競爭的三大路徑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茶飲企業主要通過三大路徑實現差異化:文化戰略;供應鏈深耕;零售創新。奈雪的競品們做得都更有特色:
文化戰略:
霸王茶姬從容品牌為它制定的“文化戰略”中獲益匪淺。它摒棄全品類混戰,只做原葉鮮奶茶,從“糖的競爭”轉向“茶的深耕”。
其從戲曲中提取繡片和云肩元素,做成文化裝置,成為門店打卡熱點。通過“去云南·玫瑰普洱”、“山野梔子”、“桂馥蘭香”、“萬里木蘭”四次營銷飛輪,
成功將東方茶文化從抽象概念變為可感知的消費體驗。
供應鏈深耕:
蜜雪冰城已實現核心飲品食材100%自產,其采購網絡覆蓋全球六大洲、38個國家。
古茗98% 的門店實現“兩日一配”冷鏈,茶百道全國倉配中心已增至26座,約93.8% 的門店實現下單補貨后次日達。
零售創新:
茶顏悅色開辟了另一條差異化路徑。截至2025年,其零售業務營收占比已達到30%,2024年電商銷售額突破億元,同比激增12倍。
截至2025年5月,茶顏悅色已開發超過500個SKU,涵蓋茶葉、茶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等多個品類。
未來展望:茶飲行業何去何從
灼識咨詢預測,2028年中國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約5500億元,中國零售茶飲市場規模約6500億元,周邊及生活零售市場規模約5萬億元。
這意味著,新茶飲公司通過擴展業務范圍,可觸達超過6萬億元的市場。
對于奈雪而言,轉型之路依然艱難。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的現金、存款及大額存單總額高達27.93億元,這為其轉型提供了充足的試錯成本。
有投資者注意到這些現金儲備,認為:“現金及存款合計27.93億元,銀行貸款1億元,市值只有25億元,自己說買不買吧?”
但另一部分投資者則對此表示懷疑,一位投資者尖銳地指出:“這奈雪印象中就沒盈利過,市場又飽和,基本不存在增長點,買的人咋想的?”
在消費升級與降級并存的當下,茶飲企業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主張。
業內人士表示,賽道競爭已經轉向精細化運營,擁有供應鏈優勢、成功的差異化定位的長跑者將受益。
曾經的奈雪,以“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開創了“茶飲+軟歐包”雙品類模式,門店鋪設曾專門請為愛馬仕設計燈光的團隊來操刀。
如今,這些打造高端體驗的努力,在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極致追求面前黯然失色。
新茶飲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們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節奏,而奈雪的茶仍在探索其盈利模型。
在這場殘酷的長跑中,真正的升級不是價格的提升,而是性價比的提升;在消費降級的當下,也不是單純的降低價格,而是那些能夠在合理價格下,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品牌才能最終勝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