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喲,家人們,今天我可真是開了眼了,笑中帶淚那種。
你們刷到那個熱搜沒?“券商人均月薪五萬”直接沖上熱榜。我第一反應(yīng)是:嚯,這不得天天米其林三件套,朋友圈全是紅酒配雪茄?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有內(nèi)部老哥私信我,說他們公司人均五萬是真,但人均跑滴滴也是真!白天在陸家嘴西裝革履敲鍵盤,晚上套個馬甲就鉆進車里接單去了。這哪是金融精英啊,這是“金融民工變形記”!
我一聽就樂了,趕緊追問細節(jié)。好家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位老哥在某頭部券商做投行,正兒八經(jīng)985碩士起步,工作五年,月薪稅前五萬是平均水平。但你可別被這數(shù)字唬住——稅后到手三萬八,公積金頂格交,聽起來不錯對吧?可他一開口,我直接破防了。
“我住北京五環(huán)外,房貸一萬六,孩子剛上國際幼兒園,一個月八千,車貸三千,老婆全職帶娃,家里倆老人還得每月貼補四千……”他掰著指頭算,“再加上應(yīng)酬、聚餐、買衣服撐場面,五萬?撐死剛夠平賬。”
我說,那你這不還是白領(lǐng)天花板?他說:“哥,你不懂,我們這行,表面光鮮,背地里全是窟窿。你以為五萬是純賺?那是拿命換的!”
原來,券商這活兒,真不是人干的。一個項目跟半年,天天凌晨三點回微信,周末?不存在的。客戶一個電話,立馬從飯桌上站起來回公司。出差更是家常便飯,飛來飛去,機票報銷,但時間全沒了。他說最慘一次,連續(xù)三周每天只睡三小時,項目落地那天,直接在會議室沙發(fā)上睡過去了,夢里還在改PPT。
“你以為獎金多?去年行情不好,年終獎直接砍掉一半。前年還發(fā)了八個月工資,去年就兩個月。你說我敢不敢歇?不敢啊!所以滴滴成了我的Plan B。”
我驚了:“你真跑滴滴?”
“跑啊!下班早的話,六點就上車,跑到十一點,能賺三百多。一個月多跑十天,就多三千,夠孩子半個月奶粉錢了。”
我說你不怕被客戶認出來?
他樂了:“怕啥?上個月還真碰見個熟人,我客戶公司的HR總監(jiān)。他一上車就說‘師傅你聲音怎么這么耳熟’,我趕緊說‘我感冒了’。他也沒多想,還跟我吐槽他們公司裁員呢。我一邊聽一邊默默打表,心里五味雜陳。”
這事兒聽著荒誕,但細想真不稀奇。現(xiàn)在的“高薪”標簽,早被社交媒體吹變形了。你以為月薪五萬就是人生贏家?可現(xiàn)實是,一線城市里,五萬可能連“體面生活”的門檻都摸不著。房租、教育、醫(yī)療、社交成本,哪樣不是硬通貨?更別說金融圈那套“精致窮”文化——你不穿阿瑪尼,客戶都覺得你不專業(yè);你不請人吃飯,項目就落不到你頭上。
而且這行還有個潛規(guī)則:收入波動太大。牛市來了,獎金翻倍;熊市一來,全員降薪。所以很多券商人表面年薪百萬,實際存款還沒老家縣城公務(wù)員多。人家是細水長流,他們是“靠天吃飯”。
更扎心的是,這行還特別“吃青春飯”。三十歲前拼體力,三十歲后拼資源。四十歲要是沒升到VP以上,基本就得考慮轉(zhuǎn)行了。你說這壓力大不大?不跑滴滴,難道等哪天被優(yōu)化了,全家喝西北風(fēng)?
所以啊,別再拿“月薪五萬”當(dāng)段子嘲諷了。這背后是多少人在一線城市拼命掙扎的真實寫照。你以為人家光鮮亮麗,其實人家可能正一邊等紅燈,一邊算下個月信用卡怎么還。
現(xiàn)在想想,那位跑滴滴的券商老哥,說不定比誰都清醒。他知道,真正的安全感,從來不是工資條上的數(shù)字,而是多一條活路。白天為資本打工,晚上為自己掙錢,這不叫丟人,這叫活得明白。
下次你打車,要是司機說話文質(zhì)彬彬,還會順手給你推薦個理財產(chǎn)品,別驚訝。搞不好,人家白天剛幫誰融了五個億,晚上就來幫你從國貿(mào)開到回龍觀了。
這年頭,誰還不是個“副業(yè)剛需”的斜杠青年呢?
金融精英+網(wǎng)約車駕駛員+家庭頂梁柱,這簡歷,夠不夠卷出銀河系?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