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酒店行業的日子不好過。
一邊是五星級酒店關門的消息一條接一條傳來,一年就銳減上百家,豪華酒店從昔日神壇跌落,變成拍賣場上的“燙手山芋”。
另一邊,卻有一家中檔連鎖酒店殺出重圍,靠著“房間里多放幾瓶水”,硬是成了網絡爆款。
![]()
網友們調侃:全季酒店是不是怕人渴死?一進房間,桌上、冰箱里整整齊齊擺著8瓶水,喝不完還能帶走。就這一手,直接把五星級酒店比得沒脾氣。
這背后,究竟是噱頭,還是生意經?
01
要說酒店里最基本的服務,水算是頭一號。
但這么多年下來,不管你住的是快捷酒店,還是高端大牌,房間里大多就放兩瓶水。
喝完了怎么辦?要么硬著頭皮給前臺打電話,要么自己下樓買。很多人心里打鼓:再要水是不是顯得“摳”?偏偏酒店老板也覺得——少放水能省錢,一年下來也是成本。
可全季直接來了一招“降維打擊”。
![]()
每間房標配8瓶水,而且服務員還會笑瞇瞇地補充:“不夠再拿。”
客人一進門就傻眼:這也太大方了吧!于是刷屏的帖子來了,“全季是不是渴死過人”“住全季就要喝水喝到飽”。
看似小小的8瓶水,瞬間成了營銷利器。
02
很多人以為:全季是不是虧本?
實際上,人家算得比誰都精。
華住集團跟農夫山泉、樂百氏談了大單合作,采購價一瓶水只要3毛錢。8瓶水成本2塊4,還順帶減少了人工送水的麻煩。
![]()
這樣一來,錢沒多花多少,客人卻覺得自己“賺大了”。
打工人最愛算賬:住一晚,晚上喝兩瓶,早晨再喝兩瓶,還能帶幾瓶走。一個細節,直接把消費者拿捏住。
要知道,那些動輒吹噓“戴森吹風機、智能馬桶”的高端酒店,客人心里早就認定:我花了大價錢,本該享受這些。可“多幾瓶水”這種極低成本的剛需,卻沒人管。
全季的思路就是——把不起眼的小事做到極致。
有人說:細節,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03
數據不會騙人。
2025年一季度,華住集團營收54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酒店業務收入225億元,同比猛漲14.3%。
光是全季,2024年門店數就突破2000家,全年營收239億元,增長9.2%。
反觀高端酒店呢?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有超1000家中高端酒店停業,不少五星級項目流拍無人接手。
![]()
為什么?
豪華酒店成本太高,客源卻越來越挑剔,講究性價比的年輕人不愿買單。過去那套“堆砌奢侈品”的玩法,在今天的消費環境里,已經不好使了。
全季卻反其道而行之:中端價格,高端體驗。
![]()
比如:
免費WiFi早在2012年就普及;30秒自助入住,省掉繁瑣手續;鐘點房也能免費洗衣,還是LG高端洗烘機;大堂為深夜趕路的旅人留出休息角落;外賣小哥進來借廁所,還能順手接一杯熱水。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卻牢牢抓住了消費者的心。
![]()
04
說到這里,就得提全季背后的掌舵人——季琦。
這位江蘇小伙,出身農村,靠高考考進上海交大。畢業后闖蕩美國,看到互聯網機會,1999年回國和沈南鵬他們一起創立攜程。
創業不易,他甚至經歷過被投資人酒桌刁難:一缸白酒喝下去,才換來簽約。
![]()
后來,他創立如家,又被排擠出局。可他沒有放棄,2005年創立漢庭,切入商務酒店市場,2008年門店過百。
2010年,他敏銳發現中端市場的缺口,于是全季誕生。
十幾年后,全季不僅撐起了華住的半壁江山,還成為打工人心里的“性價比之王”。
有人稱他是“酒店教父”,因為在他手里,攜程、如家、漢庭、全季,都是響當當的百億公司。
![]()
而全季的崛起,靠的就是他那句信念:要想贏,就把客人的小事做到極致。
五星級酒店倒閉潮來了,很多人歸咎于大環境不好,歸咎于消費降級。
可事實擺在眼前:不是沒有人愿意花錢,而是沒人愿意花冤枉錢。
全季用一瓶水告訴行業:最好的營銷不是廣告牌,不是代言人,而是讓住客發自內心覺得“貼心”。
![]()
真正的奢侈,不是大理石的浴缸,而是細節里的溫柔。
未來的酒店賽道,還會更卷。卷裝修,卷配置,卷營銷。可最終留下來的,一定是那些能讀懂消費者心思、把小事做到極致的玩家。
就像全季,用8瓶水,狠狠地給同行上了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