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戲開局即開掛:從荒地到新城的 9 年速通
“輸入‘ROADTOOL’解鎖無限道路,敲‘MONEY’獲得十億資金 —— 這是《模擬城市》老玩家的作弊口訣。”
但在雄安,現實比游戲更夸張:2017 年還是蘆葦蕩的荒地,2026 年已矗立起 180 棟寫字樓,30 萬常住人口,200 家央企分支機構扎堆入駐。
北京白領張磊第一次自駕去雄安時看傻了眼:“從六環出發 1 小時就到,雙向 12 車道的馬路比長安街還寬,紅綠燈都帶智能倒計時,可路邊的早餐攤屈指可數 —— 就像游戲里剛刷出建筑,還沒來得及生成 NPC。”
這種 “硬件速成” 正是雄安的第一重作弊碼。《模擬城市》里要等十年才能解鎖的 “中央商務區”,雄安用 5 年就建成投用:中化集團總部大樓從奠基到入駐僅 22 個月,比常規工期縮短一半;雄安高鐵站單日發送旅客峰值突破 8 萬人次,相當于把一座中型車站 “一鍵復制” 到新區。
![]()
二、作弊碼拆解:雄安的四大 “游戲外掛”
1. 無限資金掛:白給的真金白銀
企業遷入即享 “三重補貼”:辦公用房前 3 年免租,研發投入按 15% 返還,高管個人所得稅最高返還 40%。
某中關村科技公司創始人算過賬:“在北京一年運營成本 2000 萬,遷到雄安后直接砍到 800 萬,政府還補了 500 萬搬遷費 —— 等于倒貼錢請你去。”
更狠的是 “人才紅包”:碩士落戶給 20 萬安家費,博士直接配 120㎡人才房,連配偶工作都能 “對口安置”。
這相當于《模擬城市》里的 “超級居民吸引器”,只不過雄安用的是真金白銀。
![]()
2. 一鍵建造掛:企業遷移零痛感
北京某央企行政總監李娜的經歷很典型:“原本以為遷址要跑工商、稅務、社保十幾個部門,至少 3 個月。沒想到雄安派了個‘服務專班’上門,我們只簽了 3 個字,30 天后所有手續全辦好,連員工的公積金都自動續上了。”
這種 “1+N” 無感遷移服務,本質是把企業當 “巨嬰” 喂養。就像游戲里的 “自動規劃工具”,不用玩家費心布局,系統直接幫你擺好建筑、連好管線。
3. 地標解鎖掛:直接搬運北京資源
擔心孩子上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已招生 3 屆,師資由本部直接派駐;怕老人看病不方便?協和醫院雄安分院的專家號能直接從北京預約。這些操作堪比《模擬城市》里的 “地標解鎖秘籍”,跳過幾十年的資源沉淀,直接把頂級配套 “空降” 到新區。
![]()
甚至連產業生態都能復制:中關村科技園雄安分園里,樓上是芯片設計公司,樓下就是封裝測試廠,“上下樓即上下游” 的布局,比游戲里的 “產業集群 buff” 還高效。
4. 政策豁免掛:規則都是我定的
在雄安,企業注冊不用核名,營業執照 “秒批”;跨境貿易能走 “單一窗口”,清關時間從 3 天縮到 4 小時。
這些突破常規的政策,就像游戲里的 “規則修改器”,把原本復雜的流程改成 “簡單模式”。
![]()
三、開掛的后遺癥:缺了煙火氣的 “空心城”
“晚上 8 點去商場,店員比顧客還多;想找家老面館,全是連鎖品牌;周末朋友聚會,翻遍外賣軟件只有 300 多個選項,還不如北京一個小區的多。” 這是疏解干部王鵬的真實吐槽。
雄安的硬傷,恰是《模擬城市》里作弊帶不來的東西 —— 煙火氣。游戲里建個餐館就能自動生成食客,但現實中,一家能讓人常去的小館子,需要老板的手藝、熟客的情誼,這些都得靠時間熬。
![]()
更尷尬的是 “周末候鳥” 現象:某央企 120 名疏解員工里,只有 32 人全家搬遷,其余都成了 “周五回北京、周一返雄安” 的通勤族。就像游戲里的居民只住不消費,城市看似熱鬧,實則沒有真正的 “人氣循環”。
硬件的堆砌能騙得了數據,卻騙不了人心。雄安的醫院有最先進的設備,但缺能跟病人拉家常的老醫生;學校有漂亮的教學樓,卻少了積淀幾十年的學風;寫字樓遍地都是,卻難尋能讓人放松的小酒館。這些 “軟件缺口”,正是開掛帶不來的短板。
![]()
四、這場游戲的終局:能造城,能造生活嗎?
雄安的本質,是一場用行政力量加速城市生長的豪賭。它想證明:通過精準計算和強力投入,能跳過城市自然發育的漫長過程,直接造出一座理想之城。
但城市從來不是建筑的集合,而是人的江湖。就像《模擬城市》資深玩家都懂的道理:光靠作弊刷出的城市,沒有居民的喜怒哀樂,終究是座 “死城”;只有讓人們愿意扎根、愿意消費、愿意創造,城市才有真正的靈魂。
現在的雄安,正從 “作弊建城” 轉向 “用心養城”:引入夜市攤主免租政策,鼓勵社區開便民小店,甚至組織 “北京老字號進雄安” 活動。這些動作,終于不再是簡單的 “開掛操作”,而是學著像自然生長的城市那樣,慢慢培育煙火氣。
![]()
普通人該怎么看這場 “游戲”?
- 想搞事業的,趕緊上車:政策紅利期內,雄安就是創業的 “新手村福利房”,成本低、機會多,適合想低成本試錯的人。
- 想定居的,再等等:等菜市場里有了講方言的小販,小區樓下有了能修鞋的老店,餐館里有了老板的拿手菜,再談 “安家” 也不遲。
- 想吃瓜的,搬好板凳:這場 “開了作弊碼的城市實驗”,不管成功失敗,都是幾十年難遇的社會學樣本。
![]()
雄安的故事告訴我們:建城可以靠作弊,但造生活不行。就像《模擬城市》的終極樂趣,從來不是靠秘籍刷出滿分城市,而是看著一片荒地慢慢長出街道、店鋪、人情,最終變成有溫度的家園。
現在的雄安,剛過了 “開掛建城” 的上半場。接下來,能不能把 “作弊刷出來的骨架”,填上 “時間養出來的血肉”,才是這場游戲真正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