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的太原,“希福中醫第六屆抗癌明星交流大會”現場,65歲的常師傅舉著腹部CT報告,指尖劃過“未見異常”的結論,笑出了滿臉褶子:“最近8年,我每年都查胃癌,從來沒出過岔子。”
誰能想到,這個能平靜曬報告的老人,12年前剛經歷胃癌轉移的至暗時刻——從手術化療到拒絕再次化療,從“死馬當活馬醫”試中藥,到如今“把癌癥熬成慢性病”,常師傅的康復路,藏著普通患者最清醒的生存智慧:不迷信“必須化療”,找到能讓自己“安心活著”的方式,就是勝利。
![]()
2011年5月,常師傅的大便開始發黑、帶血。到醫院查,胃癌——但他有嚴重心梗,醫生不敢貿然手術,他躺在病床上熬了35天,才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切除了大部分胃。
術后6個療程化療,他咬著牙扛過了惡心、掉發的日子,以為“總算把癌摁住了”。可2013年12月5日,復查報告像一盆冷水:腹腔淋巴結增大,考慮轉移。
醫生建議再化療,常師傅卻猶豫了:“之前6次都沒擋住,這次能有用?”
猶豫時,他遇到了長治縣二中的老同學楊師傅。楊師傅的愛人方女士,3年前得卵巢癌,化療后瘦到76斤,肝腹水脹得肚子像鼓,吃不下飯,走路要人攙。后來聽病友介紹找袁希福院長,喝了4個月中藥,體重漲回104斤,不適全消。楊師傅說:“她現在是‘吃三個月中藥,化療一次’,我信這‘保險’。”
![]()
常師傅動心了:“那就陪你試一次。”2013年12月30日,他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到袁希福院長。
第一副藥吃一天半,常師傅的咳嗽、流鼻涕就好了——這是他化療后最難受的癥狀。2014年4月24日復診,他興奮得拍大腿:“頭發開始長了,體重從67公斤漲到70公斤,啥不舒服都沒了!”
他跟袁院長說:“中藥管用,我就不化療了!”可心里還是怕——直到聽說方女士復查,卵巢病灶和肝腹水全消失。
![]()
之后他更堅定了:為了喝中藥,甚至推遲復查。袁院長勸他:“得看看現在的情況啊!”他才在2015年11月去復查,除了心臟有點問題,胃癌相關指標全正常。2016年5月,腹部淋巴結穩定,CA199(胃癌標志物)也沒異常。
之后的日子,常師傅慢慢“活成了正常人”:2017年7月,他說“能和老伙計一起打太極,心梗只是偶爾針刺樣疼”;2024年9月參加交流大會,他掏出一沓檢查單:“最近幾年,我每年花兩三千做慢性病復查,胃癌這邊從沒問題。”
有人問他“不怕復發嗎?”他笑:“怕也沒用,我現在能給孫子做紅燒肉,能陪老伴逛超市,這就夠了。”
常師傅的故事,沒有“奇跡”,只有“選擇”——
選擇相信老同學的親身案例,選擇給中藥一個機會,選擇用“年年檢查沒問題”給自己安心。
![]()
對很多癌癥轉移患者來說,他的經歷像一面鏡子:治療從不是“非此即彼”,找到能讓你“踏踏實實活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