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黎兜兜
![]()
作者:廠長
來源:電影工廠
娛樂圈從不缺話題,但能讓向太陳嵐時隔多年仍耿耿于懷的,恐怕只有劉亦菲了。
前兩天,向太在直播自己的直播間大大夸贊了劉亦菲。
她說當年14歲的劉亦菲被媽媽帶著來找她簽約,小姑娘一看就非常有修養,還會彈鋼琴,會騎馬,歌唱得也不錯。
那氣質,一看就是富養的結果,和普通人絕對不一樣。
![]()
但問題來了,向太話鋒一轉,講到自己婉拒了劉亦菲。
為什么呢?
理由不是長相、不是資源,而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細節——
“她全身名牌,一進門就點名要化妝師、造型師,講話像個小大人,大小姐脾氣太重。”
說這話意思就是,覺得當年的劉亦菲太嬌氣,可能以后吃不了拍戲的苦。
講真,如果我14歲時能頂著劉亦菲那張臉,還有媽媽的絕對寵愛和從小培養的才華造詣。
可能我的尾巴都得翹上天。
而如今,再看劉亦菲的演藝生涯,或許向太自己都沒想到,當年那個被她“嫌棄”的小姑娘,早已成為華語影壇獨一無二的“神仙姐姐”。
而錯過她,或許正是向太事業版圖中最大的遺憾,腸子都得悔青了。
劉亦菲的美貌,從來不是娛樂圈流水線上的復制品。
14歲出道時,她身上那股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就讓人過目難忘。
《金粉世家》里的白秀珠驕縱卻天真;
《天龍八部》的王語嫣清麗脫俗;
《仙劍奇俠傳》的趙靈兒更是成為一代人的白月光。
她的美帶著古典韻味,丹鳳眼、鵝蛋臉。
這樣一個美人,有點自己的脾氣再正常不過,當年一個訪談節目中主持人談到關于男孩喜歡女孩哪一點。
劉亦菲霸氣又不屑地回答:我管他喜歡什么。
而當年向太口中的“大小姐脾氣”,或許只是少女時期的劉亦菲對自我原則的堅持——
拒絕潛規則、不炒緋聞,這種“不妥協”,在浮躁的娛樂圈何其珍貴。
若論人品,劉亦菲更是圈內少有的“零黑料”藝人。
合作過的導演演員無不稱贊她的敬業:拍《神雕俠侶》時在瀑布下被激流沖撞險些喪命;
拍《花木蘭》時每天300個俯臥撐練出肌肉線條。
![]()
私下里,她低調到近乎隱身。
當年向太認為的“難伺候”,如今看來不過是少女對專業性的執著。
陳金飛曾透露,劉亦菲14歲試鏡時就敢對導演說“我覺得臺詞不合理”,這份初生牛犢的坦誠,恰恰是優秀演員的雛形。
而劉亦菲的角色履歷,堪稱華語影視的“高光標本”。
電視劇時代,她幾乎包攬了所有“仙女”角色,出道23年僅僅演了9部電視劇,但每一個角色都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大銀幕的成績更是其他85花望塵莫及的。
《功夫之王》里冷艷的金燕子,《烽火芳菲》里堅韌的寡婦,《花木蘭》中颯爽的戰士。
迪士尼選中她作為首位華人公主時,《好萊塢報道》評價:
“她身上同時具備東方的柔美與西方的力量感。”
這種稀缺的兼容性,讓劉亦菲成為中外影壇的橋梁。
她出演的言情電影,更是引領了一代人的愛情觀。
《戀愛通告》;《露水紅顏》;《第三種愛情》。
![]()
更值得玩味的是劉亦菲的“不可替代性”。
在85花們紛紛陷入轉型焦慮時,她早已跳出了年齡與題材的桎梏:《夢華錄》中市井氣的趙盼兒讓觀眾發現“神仙姐姐”也能潑辣鮮活;
![]()
《去有風的地方》又用治愈系演技證明她不靠濾鏡照樣動人。
《玫瑰的故事》更是達到演技巔峰。
![]()
這樣一個寶貝,幸好向太“錯過”了。
不然,也許不會有現在的劉亦菲。
回頭看這場“錯過”,更像是命運的黑色幽默。向太的直爽性格在圈內聞名,但她對劉亦菲的判斷或許是她少有的“走眼”。
當年那個被吐槽“太可怕”的少女,如今手握金蓮花獎、入選好萊塢新星榜,連央視都稱她為“文化輸出標桿”。
而劉亦菲的成長軌跡也印證了一點:
真正的巨星,從來不是被資本馴化的產物。她的“大小姐脾氣”,實則是對自己羽毛的珍惜;
她的“可怕”,不過是過早顯露的巨星鋒芒。
如今的劉亦菲,依然保持著14歲時的眼神——
清澈中帶著堅定。
向太的吐槽反而成了她星途的注腳:在人人爭搶資源的娛樂圈,能堅持做“可怕”的自己,才是最大的幸運。
而當年那場擦肩而過,與其說是向太放棄了劉亦菲,不如說是劉亦菲注定要走一條更遼闊的路。
畢竟,鳳凰從來不會困于任何人的掌心。
作者:廠長,電影工廠,不錯過每一部好電影。關注我,從此告別片荒(微信號:vipid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